在药交会、农博会之后,乳业博览会、广告与传播博览会、安全食品博览会、太阳能及光伏工程博览会、纺织机械及针织设备展览会等各行各业会展活动也将接踵而至。
自治区会展经济科学发展研究会秘书长李淑玲介绍,今年仅全区旅游系统的展会就由去年的48项增至100项,全区的会展活动总计应在200项以上。
“越是在特殊时期,越要通过会展盘活经济。研究表明,会展业的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比为1:9。”李淑玲以为,在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会展经济将会重焕青春。
争食会展羹肴
年初至今,药交会、农牧业机械展、农博会、城市购物节等会展蜂拥而至。据自治区会展经济科学发展研究会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内蒙古各类会展已超过40项。
1月31日,内蒙古药交会在喜庆的年味儿中开场。此次药交会中,香水、饰品也来凑热闹,很多小商贩抓住这次赚钱的机会。当日,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一楼大厅的角落里,经销者老王不时地吆喝:香港著名品牌,项链一条只需40元。仅1月31日当天,老王称净赚300元。
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初,内蒙古自1997年起每年两届的“药交会”累计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000多家正规医药企业参展,专业客流超过280万,按每人抵呼日消费500元计算,每届3日的药交会就为呼市带来4.2亿元的收益。
“一般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会展投入为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一个成功的会展带来的收益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参展商给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整个城市相关产业带来无限商机,对拉动消费、扩大就业、增进投资、遏制经济下滑等起到重要作用。”即将在呼举办内蒙古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深圳伯乐营销策略机构董事长哈学仁说。
内蒙古金穗旅行社总经理温凌云实实在在尝到了会展带来的甜头,每次会展都会迎来一次旅游商机,少则上百人,多则上千人,基本每人都会参加180-220元的1日游,每次会展给她带来至少2万元的收益。
李淑玲坦言,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部门也逐渐意识到会展业的经济带动作用,去年全区会展活动100项左右,而今年会展活动较往年至少增加20%,在200—300项之间,仅旅游系统的节庆活动就由去年的48项增加至100项。
服务市场博弈
在特殊时期,会展成为企业低成本宣传品牌和获取信息的一条捷径。
4月5日,内蒙古100多名企业代表组成的经贸代表团携2000余项目参加“西洽会”,参会人数、项目均创历届新高。此番“西洽”, 内蒙古共签约10个项目,协议总额14亿元。
与此同时,对会展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和环境的抱怨也此起彼伏。不少企业称“有效观众不多,看着熙熙攘攘,签约率少得可怜”……
在企业普缩银根的情形下,会展服务成为参展商决定是否参会的一大要素。4月1日内蒙古举办的农博会就经历了一次考验。
4月1日,为期3天的2009年第四届内蒙古国际农业博览会落下帷幕,与上届农博会成交额5亿元相比,本届农博会揽金10亿元之多。不过,钵满盆盈背后却饱含着鲜为人知的招商隐痛。
负责本次农博会的内蒙古东昭展览策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永文介绍,在上届农博会中有300多个展位,每个展位的价格在3000元左右。而本届农博会,不仅展位下降到不足200个,价位也在上届的基础上下降了30-40%,还有一些展位甚至跌到1半以下。
“没办法,参展企业今年老砍价。”赵永文无奈地说,在金融危机中,不少涉农企业纷纷倒闭,幸存企业也开始紧缩银根,每年两届的农博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为此,赵永文挖空心思,并将吸引点落在服务上。以往大多由参展企业自己印制的刊物广告和条幅,花费财力不说,还浪费人力。而本届农博会全部由“东昭”免费制作。在会展之前,“东昭”就帮着参展企业联系了不少潜在的有效客户观展,使得揽金10亿元之多的会展宾主尽欢。
在内蒙古上百个展会骤然兴起之时,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系副教授王光文认为,会展经营者要想赢得市场,必须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从会展前的信息咨询、广告宣传,到会展中的旅游、餐饮、住宿、交通,再到会展后的经验总结与保持联络等,提供全程优质服务。
挖掘优势资源
“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会展中心往往是供不应求,很多展会在排队等候安排展期,但是我们的会展中心远远达不到这样的饱和度。”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一位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场馆的利用率不到5%。”
内蒙古展览馆馆长闫利霞称,从2007年8月份到现在,少有大的展会。
资料显示,自1987年内蒙古第一个综合性展览馆——内蒙古展览馆在呼市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先后又落成了包头国际贸易中心、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等规模不等的专业展览场馆。据初步统计,这些展馆面积共约21.7万平方米,共有展位4420个。但随着场馆的完善,利用率低又成为一个新问题。
自治区会展协会秘书长高晓路介绍,内蒙古展会数量较少,且规格较小,此现象归因于我区产业群聚效应的缺失。“广东正是依托其电子、玩具、化妆品等企业的集群效应,其化妆品、电子产品、玩具的会展在亚洲排名第一。”
山东寿光的蔬菜水果,西安杨凌的农业,浙江义乌的小商品都打造成了全国知名的展览会,其效益、规模和影响都可以和北京的汽车展相比。李淑玲认为,正是因为会展经济与区域性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打造会展经济优质品牌,政府必须挖掘我区优势,并重点扶持。
她认为,内蒙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有着广阔的天然草原,占全国产量第一的羊绒生产企业,丰富的煤电和天然气资源,以及迅速发展的奶牛养殖业等众多推动自治区发展的资源和产业。尤其是呼和浩特占据着非常好的信息资源、人文优势,包头是内蒙古最重要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素有“羊”“煤”“土”“气”之称的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丰富,这些都是可造就内蒙古品牌展览会的无限资源。
李淑玲建议,内蒙古应利用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便利条件促进边境贸易发展培育“中蒙俄三国边境贸易洽谈会”。培育“中国奶业产品博览会”、“中国草牧业博览会”、“中国羊绒及皮毛博览会”,发展“内蒙古民族商品交易会”、“内蒙古文化产业博览会”、“内蒙古旅游交易会”、“内蒙古药交会”,做大做强“内蒙古那达慕大会”等具地区特色的品牌展览会。
与此同时,王光文也认为,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专项资金的扶持,而在区外的许多省市,会展业能享受到政府免税、减税等补贴,但在内蒙古尚未出台这样的鼓励措施。他建议政府对有发展前景、有品牌潜质的主体和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打造内蒙古会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