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展览业有所作为。但就目前来看,展览业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既没培育出与区域协同发展相适应的特色知名展会,同时传统著名品牌展会不断外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作为长期致力于中国展览业研究的知名专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贸与会展学院院长刘大可教授在近期进行的“京津冀会展业战略布局与协同发展研究”中明确提出,京津冀地区应建设大型展览场馆。
京津冀地区现有多个场馆,其中不少场馆出租率明显偏低。在这种情况下,为何还要新建大型展览场馆?已建成的场馆如何转型?新建场馆如何选址?
少而不旺原因何在?
“过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展览业并驾齐驱,而今无法再‘称兄道弟’。”刘大可指出,京津冀地区展览业地位“日渐衰落”,近年来还频繁出现“北展南移”现象,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统计显示,去年,全国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展会共有124个,其中长三角40个、珠三角33个,而京津冀只有12个。在各行业排名前三位的363个展会中,长三角有118个,珠三角有84个,而京津冀只有40个。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CIAPE)等重量级展会相继从北京移师上海,使得本已落伍的京津冀展览业处境非常尴尬。
“京津冀地区展览业陷入困境虽有诸多原因,但是场馆容量不足成为制约该地区展览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刘大可表示。
过去10余年间,京津冀地区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场馆数量有了改变。据统计,北京现有9个专业场馆,室内总面积为44.79万平方米;天津拥有3个,室内总面积为12.9万平方米;河北共有13个,室内总面积为27.55万平方米。
在刘大可看来,这些场馆均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各地从自身利益出发设计建设的,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发展定位雷同等问题,虽然曾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并不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难以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
不仅如此,京津冀地区目前只有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和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的规模达到10万平方米,其余均为中小型场馆。而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已投入使用的室内展览面积为40万平方米,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室内展览面积为33.80万平方米,今年9月28日开工建设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将高达50万平方米,京津冀地区场馆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协同发展合理布局
刘大可认为,随着国家战略重点的重新布局,京津冀现有场馆已经很难与地区经济体量和辐射能力相匹配,也很难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甚至成为制约京津冀展览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短板。因此,他建议,为避免资源浪费,可将已有部分场馆通过用途转移等方式改造成物流中心、超级市场、居民文体活动中心等。
刘大可分析认为,科学规划布局京津冀地区大型展览场馆的关键需考虑两大因素:一是从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出发合理选址;二是尽力选择区域对外交通枢纽地段,确保展览期间的人流和物流畅通。
刘大可表示,在北京新机场附近区域建设40万平方米左右的大型展览场馆,并配套启动京津冀会展产业园建设,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一方面,该机场地处北京大兴、河北廊坊和天津武清交界处,对京津冀地区的辐射能力强。另一方面,空港经济与会展经济协同发展有助于形成合力,迅速提升区域竞争力。此外,便利的航空交通能够成为推动展览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京津冀地区在未来发展中应成为辐射中国大北方经济的重镇,而京津冀地区的大型展览场馆能为大北方经济的崛起注入正能量。预见未来,坚信中国大北方经济能够在国家新的战略布局下崛起,就应该为其预留40万平方米左右的大型展览场馆。”刘大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