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杭州峰会结束之后,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从杭州回到北京,笔者去拜访他,特别想知道他作为主接待场馆负责人对于这次会议的感受。他谈了很多,其中给笔者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关于会议平台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G20是一个全球主要国家领导人的聚会,讨论的问题宏大而严肃,似乎几千名嘉宾都在为这次聚会本身而忙活,其实不然。会议本身当然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所有领导人都在会内会外安排了各种密集的会见和交流活动,而且这些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可能远超他们参加正式会议的时间。
所以,刘海莹说,G20峰会实际上是一个平台,会议的组织方与参与者都能通过这个平台达到各自想要的目的——或者社交,或者观点分享,或者达成某笔交易,再或者干脆就是传播自己想要传播的信息。
关于会议平台的问题很有意义。从操作层面看,涉及会议组织运营等的思路及策略;从理论上讲,又与会议的价值、功能及其发展变化密不可分,确实值得探讨。
互联网的能量是巨大的,能赋予一些古老的词汇全新的时代意义。“平台”便是其一。“平台”主要是指一家企业或机构创建特定的网络环境,以供某类产业链的成员或者某类人群在其中开展互通信息、业务等。会议作为群体面对面交流的一种方式,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平台性质,只不过这种功能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时机不到,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会议作为工具及平台的价值重视不够。
关于会议平台,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探讨:
第一,会议平台的功能是什么?会议平台的功能实际上是会议工具功能的进一步放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会议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会议的工具效用将被充分挖掘和利用,会议的平台功能也就随之显现并逐步增强。比如一个专业学术年会,一开始的时候规模小、参与者层次不高、运营管理经验不足、经费缺乏等,只是一个例行性的普通会议。后来情况变了:规模大了、参会者层次提高了、运营管理能力提升了、赞助商多了,这时候与会者的黏性开始增强,产业链条上下游的参与度也开始提高,这个会议也就成了业界品牌性的交流与业务平台。
从会议价值角度分析,会议作为平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信息互通——无论是会议的组织方、赞助商、参展商、参会者、演讲人等,都可以通过会议来发布、接收各种相关信息。
社交——会议是社会交往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不管你的工作机构是企业、社团、事业还是政府。
业务——网络再发达,许多重要业务尤其是B2B业务还是需要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才能达成最后交易,而会议则是构建这种场景的最好方式之一。
第二,会议平台有何意义?
对于会议组织方而言意义重大。所有人都想把自己的会议办得很有吸引力、很有影响力,而把会议做成一个业界有影响力的平台则是最有价值的选择。
对于参与者各方都有现实意义。时间成本日益成为参加会议的最高成本之一,这对高层负责人来说,选择平台会议来快速实现参会诉求就变得异常重要,而且这样的选择在经济上也最划算,无论是参会、参展、赞助、发言都一样。
对于中国会议市场发展也十分有益。从长远来看,成熟的会议市场结构应该是“品牌+平台”性质的。所有的会议及活动,要么直接就是一个平台,要么是某一个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所有的会议及活动,或者本身就是一个品牌,或者是某个品牌机构举办的。师出无名的会议将不会再有多少支持者。
第三,平台会议构建的两个要点:平台性会议对会议组织方和会议参与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牌性、平台性会议时代,预示着随随便便发个通知举办会议时代的终结。与此同时,对于各种类型的会议参与者而言,事先不做功课就可以在平台性会议上取得很好收获的可能性也将不复存在。会议品牌化、平台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因而会议的职业化、专业化也就成为了必须。
打通线上线下平台成为必然选项。只有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平台或者线下平台的体验和效率才能得到保证,会议平台自然不会例外。
当然,从初级会议市场走向成熟会议市场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说,会议品牌化、平台化也绝非一日之功。不过大家都明白,没有人愿意在会议上浪费时间和金钱,谁都想在一个会议上实现更多诉求。也就是说,参加品牌性会议、平台性会议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这样就好,竞赛开始了,看谁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