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立学历会展专业的必要性
作为服务贸易的一个新增长点,会展业从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开始兴起,并且以惊人的发展态势跃居为亚洲地区最强劲的会展大国。世界各地看好中国市场,近几年全球性的高级峰会纷纷选址中国各大城市,如APEC、财富论坛、亚欧经济部长会议、亚行年会等;国际顶级赛事和博览会也相继落户中国,如F1赛事、奥运会、世博会等;无数国际展览公司入驻中国市场,等待时机主办巨型国际展览活动。
中国会展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会展市场的急剧扩张。全国掀起了会展热、建展馆热,随之而来的是对会展人才的大量需求。但会展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素质、综合能力远远落后于市场的需求,这已成为会展业发展的瓶颈。
2002年,中国上海成功赢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权,也使得对会展人才的迫切需求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办好上海世博会,关键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会展管理人才。只有具备一支懂会展业务、熟悉国际商务以及熟练掌握外语的专业人才,才能将世博会办成功。据一项调查报告表明,上海世博会所需人才缺口很大,现有人才大体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需求。除了中国会展业起步较晚的原因之外,还存在着对这一新兴行业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储备不足等问题。
在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展览从业人员的大学本科比例达到了71.8%,大专学历为23.5%,会展项目经理的资质是大学学历并具有十年左右的工作经验。对照我国较发达城市的会展从业人员,目前大学以上学历的比例最高不超过25%,远低于其他现代服务行业的比例。
按照大学专业设置的一般规律,社会对某一行业领域的人才形成紧迫的需求,同时该新兴行业具备各种明显的条件且有长期发展的可能,就有必要设置这一新专业,以集中培养国家所需的专业人才。由于会展业已成为当前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的会展业也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为了适应国际“大经贸”、“大商务”格局,及时开设相应专业以加快会展人才的培养是必然选择。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应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发展而动,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4年增设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成为国内首批开办本科会展学历教育的高校之一。
二、国内会展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现状概述
从目前国内会展教育和培训的现状来看,由于对会展人才需求激增,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大量自发的会展人才教育培训机构,包括大专院校的专本科会展专业、各类会展项目培训班、与境外机构合办的认证班、地方政府设立的会展职业培训班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会展人才匮乏的难题。然而也应看到,有很大部分的专业教育和培训课程是在缺乏培养目标、师资力量、教学内容等情况下仓促上阵的,教育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效果褒贬不一。据初步统计,目前上海设立会展专业的大专院校已达30余所。有些学校已经招收了数量可观的学生,但会展教育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普遍存在着师资、教材、教学计划难以达到预期质量的问题。有些学校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隐患,甚至出现了“动员”学生去参加社会上的会展职称培训班的现象。
在社会培训方面,各类会展培训班、研究生班、认证班竞相开出。社会培训机构和职业类学校的运作特征是先招生,后找师资,以获得经济效益,而授课老师的来源、教学资历、行业知识、教学目标均难以得到保证。部分学校挂着会展专业的旗号,实际上连一些会展管理的基本课程都没有力量开设。课程内容多为东拼西凑、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效果可想而知。出自不同主管机构的会展职业证书培训层出不穷,由于尚处于试培训阶段,未形成成熟的培训体系,“证书”难以反映受训者的职业能力,众多热心者乘兴而来,失望而归,徒有一纸“证书”。
会展教育过热的现象已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社会培训班鱼龙混杂,受训学员对课程内容提出了质疑,会展企业对不同种类的会展职业认证缺乏普遍认可,有人开始对会展是否有必要办学历教育表示出怀疑态度,认为会展业从业人员需要有特别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大学本科教育难以胜任,更有甚者,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办大学本科。
2.发展趋势
目前全国各地的展览公司,尤其是在会展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合格会展人才缺乏的现象非常严重,老一批的会展人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从其它行业转来,如外贸、外语、情报研究、企业管理、广告、旅游等,他们原有的行业知识在会展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实践中许多人成为会展业的能手。但由于他们的知识面较为单一,即使在经过多年的会展实践后,也会在会展业发展到较高层次后,遇到知识老化而出现瓶颈现象。对于新入行的员工来说,由于缺乏较完整的基础知识和实战经验,无法胜任展览工作,则是目前更为普遍的现象。
为了适应会展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缓解人才资源短缺矛盾,“充电式”的职业培训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已有的会展从业人员不可能再从头开始接受完整的教育,但凭借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通过适当的培训计划,边干边学习,就能应对新的工作挑战。
从长远的角度看,中国会展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是长期的,其趋势是逐渐走向高层次,会展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也必将更加正规化和专业化。因此,仅靠短期的职业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培养高素质的会展策划经营管理人才,需要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所以,只有具备相应的大学专业教育,才能构筑起相应专业的研究阵地,为本国行业实践提供理论研究基地,为不断地吸取国际新概念并将其本土化打下基础。
三、准确把握国内会展业对会展人才的要求
作为培养会展人才的院校,应该对会展行业的人才诉求有清晰的了解。会展工作是一项艰辛繁琐的工作,具体表现为在前期策划时需要绞尽脑汁;招展时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提供服务时要耐心细致、任劳任怨;现场工作时要快速周到等等,所以未来的会展人才应该是对会展工作充满激情、吃苦耐劳、具有良好服务意识的人。因此,在新生入学时就应帮助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消除其对将来从事会展职业的幼稚认识和模糊幻想。具体说来:
1.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会展职业观念
会展业是近二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许多学生对会展是一个什么行业、具体干什么工作还比较模糊,很多人认为会展是旅游业的一部分,或者就是展台的设计搭建,甚至有不少学校将会展业与旅游业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让他们有的放矢地学习。
根据会展行业的人才诉求,我校所确立的本科会展专业的宗旨和目标是:以会展经济与管理的本体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培养会议与展览企业和大公司中层管理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高度的专业素养、优秀的实践能力的会展管理人才。只有树立清晰正确的会展人才职业素质观念和目标,并明确传授给学生,才能向社会输送符合会展业期望的毕业生。
2.具备宽广的国际相关背景知识
今后若干年,中国的会展业必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竞争态势,并迅速融入国际展览业市场。中国的会展企业,尤其是越来越多入驻中国的国际会展业巨头对具有国际商务知识的会展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因此,熟悉国际商务知识、能直接涉外联系、具有国际商务背景的毕业生将成为未来数年的热门人才。
为满足这一社会需求,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国内外教学交流活动,建立和扩大与国际上先进的会展课程的合作,创造机会获取国际上最新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动态,以利于拓展国内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知识层面。与国外行业专家的广泛接触和交流还将有助于学生了解外籍人士的思维方式、多元的文化特征以及涉外行为准则和礼仪。条件成熟的院校,可以互派学生到对方国家进修和实习,使双方学生亲身经历不同发展水平的展会管理模式和运作流程,了解和学习各自的会展市场特征,取长补短,使学生的会展知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3.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
高水平的国际展览会必然需要具有很强的英语应用能力的会展人才。目前的会展企业员工,有的具有一定的展览工作经验,可缺乏足够的外语能力,在展览工作进入到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后,就无法再适应广泛的国际联络和深度沟通的需要,即使有相当部分员工有一定的外语基础,但由于缺乏国际背景知识和不同文化的交际技巧,最终无法达到商务目的;有不少外语专业的大学生,有志于从事会展业,但所学外语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不懂得行业惯例,不善于商务文件写作,即便从事会展工作后,也仍需一定时间熟悉业务。
为此,开设会展专业的院校应充分认识到语言知识对会展学生的重要性,将外语教学作为会展专业的重点课程来抓。我校的会展专业充分发挥英语特色教学的优势,同时借助中德合作办学英语授课的有利条件,对学生的英语知识和应用能力进行高强度和主动式的训练,以期符合国际会展公司和大型会展项目对会展人才的语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