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昆明成功举办了以“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为主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这是办于中国的首届专业类世博会,为我国后来举办综合类世博会积累了经验和信心。
“是中国会展业走向世界的‘第一炮’。”1月16日,在“2015年昆明会展经济研讨会”上,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高度评价了以“99世博会”为契机发展起来的昆明会展业。
不过,在此后的十多年间,昆明会展业虽不断取得进步,但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诸多困难与问题。与此同时,成都、重庆等西部城市的会展业也逐渐兴起。因此,进入2015年,昆明会展业可谓是“二次创业”。而在“二次创业”中,昆明该如何克服阻力,怎样面对竞争,能否保持差异化发展,该以何种方式打开东南亚、南亚市场向外推广便成了此次研讨会的重点。
幸运的是,在2015年开年之际,研讨会顺利邀请到了省内外多名会展业专家、学者、精英。而“大咖”们也都对春城寄予厚望,积极为昆明未来的会展业发展“把脉”、建言。
昆明地理人文优势利于会展业发展
作为东道主,昆明市委常委、副市长谢新松首先代表市政府致辞并向与会嘉宾介绍昆明。
“满城山色半城湖,一年花开四季春。”谢新松向来宾们表示,昆明是春城,是花都,具有高原之美、历史文化之美、民族风情之美等“五美”,以及交通区位好等“五好”。而这“五美五好”也为昆明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是昆明会展所具备的优势。
吴建民认可春城,此外他还指出,昆明在“一带一路”中具有重要地位。他表示,“一带一路”对会展业具有很大影响,昆明会展业应充分考虑。
而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则用了一个接地气的词“昆明特色”。他表示,昆明近年来会展发展得有声有色,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储祥银建议,昆明应在此基础上打破定式思维,利用昆明山美水美,做出带有昆明特色的会展经济。
先有产业会展,才有会展产业
除表示利用好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资源外,储祥银补充,昆明会展业的发展一定要结合本地产业结构。“先有产业会展,才有会展产业。”因此,他表示,昆明发展会展业应注重产业的发展,而不是活动的打造。
储祥银的观点也得到了与会嘉宾的认同,比如中国会展理事会理事长、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就细化道,展览应选取与本地优势产业相结合的产业。此外,结合多年来对全国各地会展业的观察,会展杂志社的媒体人总结,应把比较成熟者完全推至市场,引进的展览要争取落户,而扶持的则是与当地产业结合的、新兴的项目。
“抓住优势产业。”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国际展览业协会全球执行副主席陈先进的建议言简意赅。
全面思考会展业未来
研讨会刚开始时,吴建民就曾言,会展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会展经济业则是现代经济的一部分。多位专家也都表示,会展业的发展将对昆明战略地位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那么,昆明会展业想获得“二次创业”的成功,具体又有哪些途径?
刘海莹认为,发展一个行业,政府部门要厘清职能界限。而会展业涉及很多部门,因此,政府必一定要划清界定,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环境。还有,刘海莹也表示,互联网及新技术必须要融入会展业,而这也应正了吴建民的看法,移动互联网会给会展业带来影响。
再者,之前提到的把会展业与本地产业结构结合业的观点也得到所有专家学者的赞同。此外,研讨会上还提出了充分调研产业园建设,打造B2B、B2C、O2O等多多元会展模式、低碳会展、绿色会展等建议。谢新松表示,这些建议将转化成未来发展的动力,推动昆明会展业界更好发展。
据了解,1月16日是此次中国国际会展经济论坛的最后一日。当天研讨会作为昆明市会展业年度系列重大活动之一,还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家参加。
昆明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研讨会希望借助全国会展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的智力等各方面资源,帮助昆明会展业理清思路,拓展视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昆明会展步上新的台阶。会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将认真总结分析研讨会成果,进一步加强会展政策研究,加大会展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产业基础、展馆设施和办展优势,坚持展览与会议并重,培育与优化并举,积极整合会展资源、优化会展环境、进一步规范会展市场,引领昆明会展业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品牌展览、壮大会展企业、延伸关联产业,大力集聚符合昆明市产业发展导向和城市发展战略的品牌会展,提升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水平,将会展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努力将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