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会展研究
会展业与金融业——会展业与其它行业的关系之一
发布时间:2010-09-09  更新时间:2010-09-09  作者:亚太会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顾问 陈金钹  点击次数:6465

前言:多年来,我们集中精力研究会展与做会展。形象地说,我们生了孩子,却全部精力倾注在孩子本身,忽略了对周围环境、社会、学校、小区,甚至媒体对孩子的影响,结果孩子不能融入社会、不能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健康成长。笔者将从本期开始,撰文论述会展业与相关行业的关系,供行家们和学者参考。

1789-1794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从此欧洲进入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银行家族崛起,银行家们从此走向欧洲舞台。200多年来,从银行家发展到金融家,活跃于政治、经济、科技甚至于战争领域,长袖善舞、巧取豪夺,形成当今控制全球金融、经济的垄断集团与网络。

在现代经济体系与国家发展中,谁也离不开金融业,甚至国家的兴衰、产业的兴衰、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都与金融业息息相关,说句白话:金融机构想你生,你就快速成长;金融机构想你亡,恐怕你也做不了主。如果您不想与金融业发生关系也可以,那么就只能劳碌一生打一份工或者做点小生意。国际经济舞台如此,我国也开始进入金融主导的时代,当然也如此。

试想想,如果没有银行支持,全国房地产企业能风生水起吗?全国大批中、小企业如果从银行借不到钱,能加大生产规模吗?从事国际贸易的机构,如果没有银行提供L/C开证,能做成大宗生意吗?即使是地方政府财政,没有银行从中协助能使城市加快发展吗?全国庞大的基建也不无看到金融家们的手影。

会展业受到银行家们的不正常看待

我们看到无数的企业家们在金融界的扶持下,迅速成长;我们也看到不少企业家在落雨收伞的政策下走上破产道路。

那么金融家们如何对待会展业呢?这里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个方面:对会展中心的建设或热心或无奈

有一项统计工作至今没人做,笔者力量所限,也没有能力做实地调查,但从有限资料加笔者手上的个案分析,15年来全国新建会展中心大约200个左右,以平均投资额20亿计算,即15年来投资在会展中心的建设达4,000亿之巨。按正常观察,其中向银行贷款约70%,亦即2,800亿人民币是银行借出的钱。没有银行的贷款,大多数会展中心是建不成的。

那么人们会问:银行为什么愿意借那么多钱给会展中心建设呢?银行家们对借款风险和投资回报那么有信心?是无知而热心还是处于无奈?

先说说无可奈何这桩事。一个城市的政府,决定要建会展中心,并把它说得天花乱坠,既是城市支柱产业,又是天上洒下来的钱,更是城市标志性建筑。政府志在必得,谁能反对,于是召见银行界,经过一番真真假假的可行性研究,写出报告,贷款是也,这叫无奈。笔者亲身拜访过几个城市的银行管理者,他们的标准答案是:会展中心是政府要建的,银行也是政府的,能不借吗?看来,这种无奈贷款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另一类银行家对会展中心建设的贷款是热心的,也可以用盲目中的热心来形容。通常的程序是由投资者(大部分政府、少数民间)提供可行性报告及贷款数量要求,少数热心会展中心的银行家会视之为一笔大生意,对于可行性报告中若干耀眼的数据情有独钟,并未深入研究和论证,盲目地批贷。笔者手上有一个典型案例:某城市,由知名地产商投资一个会展中心联酒店项目,总投资近50亿人民币,会展中心规模仅六万平方米。其可行性报告中提到:每年可以举办30场展览(自办),每场展览会3,000个展位,每个收费8,000元,每年总收入30 x 3,000 x 0.8 = 7.2亿元,得出的结论是八年之内仅通过会展业的操作,其总收入近60亿,可以将酒店的投资成本也收回。此可行性报告的欺骗性在于:能不能自办30场展会?每场的规模都可达6万平方米?以及收费订价平均在8,000/9m2能否达到?但是所有这些指标贷款银行都相信了,做出30亿贷款的批核。该项目已建成运营3年余,实际的效果是每年展会收入连经营成本都不能满足。好在酒店经营尚可,用酒店利润在还息。此刻银行管理层清醒了,也迟了。

不管是无奈也好、热心也好,银行界对会展业的最大贡献是支持会展中心的建设(帐怎么算,以后再说)。但在笔者看来,银行的大手笔贷款,也使得某些城市建成会展中心之后成为城市的包袱,银行本身的利益也受到一定的伤害,如何处之,还待下回分解。

第二个方面:对会展企业持不闻不问态度

会展业的组成,主要包括策动组织者、会展工程、会展物流及会展场地等四个主要部分。如前所述,金融界对于场馆建设的支持是积极的、投放贷款是巨大的(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相反,对产业链上的其它环节,近乎零支持,这种畸形现象值得关注!

众所周知,会展业的灵魂(或称核心主体)是会展活动的策划组织者。没有他们的牵动也就没有会展业。但金融界偏偏对主办机构相当冷淡、贷款免谈,什么原因呢?因为会展业是服务业,是没有砖头(房地产)作抵押的行业。正面的理解是银行界不知道如何介入会展业,负面的看法是银行界根本看不起会展界的低数量级贷款需求。

在笔者看来,中国会展业历经30年的磨练,已逐步走上成熟期。此时此刻,如果没有金融市场的协助,很难更上一层楼。现在的情况是各地政府出钱出力资助会展业,这是不正常的现象。首先,要知道政府的钱是谁的?是老百姓的、是纳税人的钱,我们使用别人的钱去扶持会展业,何不鼓励金融界加入呢?其次,如果金融界开放会展业融资贷款,则会展界必然经营更加专业谨慎、拓展业务更加进取、对会展业在目前台阶上更加向前推动、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

当然,我们研究金融界对会展界的支持必须严格遵守市场准则。这里我重点研究分析“展会抵押”问题。

例如某主办商经营展览会多年,手上有1-2个属于市场认同的品牌展。由于市场拓展的需要,缺乏一定数额的流动资金,再具体一些,他们每年有200万纯利,在中国众多主办者中,也算可以了。问题是,他们正在开发两个新项目,如果正式启动需要200万的流动资金,本来将200万纯利全部投入也可以,但风险太大,因为全部投入就缺乏流动资金,这种情况银行应该施于援手。银行要做好切实可靠的风险评估,首先对每年创造纯利的已成形2个展览做评估,从展览会性质、市场认受性、管理人员素质、展会可持续性等各方面进行分析,确定纯利是真而确的。好了,银行可以让该主办机构将已成熟展会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这种新型的模式是可取的,银行在小风险下进行贷款并获取利息。企业因银行的借贷而解决流通资金问题,可以放心发展,各方尽得其所,会展业向前推进一步。

顺便谈一下,当前有一种风,刮得很猛,它是政府有形的手,某些地方政府(个别中央政府)看到会展业在大环境下遇到一定的困难,马上出钱出力,取而代之。其实这是不科学而且非市场的做法,它确实可以解一时之渴,但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不与当地银行研究,以市场贷款方式协助会展企业渡过难关,比较政府直接出钱出力的办法,更加使会展业能健康地发展下去,也不会伤某些中、小会展企业的心。

同样道理,展览运输与工程企业需要添置新的设备,可否从银行借贷(甚至用分期付款形成)?以减轻中小企业求发展的负担。这里可以研究“设备抵押”或者“项目抵押”的可能性。某些大企业参加展览进行特装,动则几百万到几千万(汽车展随处可见),工程公司要承接这些项目,需要支付巨款押金,银行可否研究信用额度借贷给这些工程企业作押金之用呢?

展览业如此,会议业呢?用什么形式做担保让银行可以放贷。

政府与相关协会应着力研究这个问题

时至今日,会展业要有飞跃性发展,必须借助于金融的力量。这是全世界知名会展企业成长的经验。在我国,也许这是新生事物,但只要政府与相关协会出面,与金融界商确,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应该可以淌出一条新路。

笔者深信并大声呼吁我国金融界全力支持与介入会展界。尚成事,犹如一支强心剂,中国会展业将更健康地大步向前发展。更何况,会展业发展了,原先借贷给会展中心的贷款也可以逐渐松绑。

笔者还建议有关机构(如商务部)召开一次金融与会展的研讨会,有效地推动双方合作,探索一些可供参考采用的实施办法。此乃善事也。好过每年的各种论坛,夸夸其谈、缺乏实效(据统计去年全国各种会展论坛达20多场之多),还是做点实事好。

 


上一篇: 谈中国会展行业协会问题
下一篇: 会展新说 | 马歇尔产业氛围与行业展会如何引导产业创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