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一句“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像人们见面打招呼常说的“吃了吗”一样,可以用在许多地方。笔者在这里想说的是:“交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根据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交流是信息互换的过程,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
交流,让行业内因为某一个意愿聚在一起的人们感觉彼此对等。日前,笔者参加了一个名为“学习型会议及展览组织者交流日”的活动,因为主办者赛诺迅方面将其定位为“交流日”,吸引了很多会展业界的同行纷纷从外地赶来北京参加。客观地说,交流会不仅是内容与别的各种会要有不同,就是现场的环境布置也要有所区别。在“学习型会议及展览组织者交流日”现场,会议桌由常见的课桌式改为圆桌式,这样拉近了与会者之间的距离,气氛轻松且融洽得多。
按说,人们惯常的心理,即便是自愿接受教育,也不愿意接受被灌输的方式,但交流的方式人们接受起来更容易。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是国家政策性文件的解读,只限于业务范围内的分享,交流无疑更有亲和力。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如此多的会展培训常遭到诟病的原因。当获取信息不再是一件难事时,人们对信息本身没有太多的兴趣,反而会倾心于成功案例的分享。期待从成功的案例中获得启发,规避可能会出现的不确定性而导致项目夭折。事实上,各类会展培训一成不变地由相关领导致辞开场,再由专家学者做宏观形式分析,偶尔的案例分析像是饭后甜点,可有可无。
笔者注意到,此次参与“学习型会议及展览组织者交流日”的女性会展人的比例相对较高。在做案例分析时,女性所特有的温婉和与生俱来的亲和力,让与会者更加乐于接受。但不利的一点就是,人们也常常认为女性不具备战略性规划能力,容易对其产生质疑。好在,随着女性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多努力,越来越多的女性被社会认可。近日在大连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900多名商界领袖,其中女性领导人超过320位,占到1/3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常听到会展业内人士抱怨:“各类培训太多了!”能够理解他们的怨气,因为许多会展培训确实宏观到没有实际内容。针对这一现状,有会展业内资深人士总结为:在相关的培训或论坛上,常听到的是专家学者们长篇大论却缺乏实际内容的“正确的废话”。会展业界需要培训,或者说教育,但不是拿出时间听人人都耳熟能详的“正确的废话”。
事实上,会展业内人士是愿意并且有能力付费接受培训的。笔者了解到,“学习型会议及展览组织者交流日”一天的费用在3000元左右,但仍有很多会展企业的员工从外地飞到北京来参加。甚至,深圳的一家企业来了4名员工,成都、珠海等地的多数企业都派出2名员工一起来参加。如果加上往返北京的差旅、餐饮、住宿等费用,一位员工的花销不是一笔小数目。可见,“学习型会议及展览组织者交流日”还是有“干货”,企业愿意为员工的再教育投入费用,也是市场竞争所致。
“还是内容为王!”尽管这句话放在这里有些牵强,但好的培训课程设置才是王道,才具有说服力,才会有人心甘情愿地为此付费。曾有某论坛的组织者问笔者,对他们论坛设置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感受,并要求实事求是地回答。于是,笔者告诉他们真实的感受是:出席的领导(包括部委离退休人员)太多、环节拖沓、有价值的信息太少。
那么,交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应该就是,由专业公司针对市场需求组织活动,在一个指定的时间、地点,让与会者平等地交换彼此有价值的信息,并扩展更多的人脉资源,感觉颇有收获。此外,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