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企盼,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奥运会的筹办,为加快北京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伴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奥运经济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本文对近年来北京奥运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提出未来展望。
一、奥运经济的内涵及对举办地的影响
一般认为,奥运经济[1]是指奥运会举办前后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与奥运会举办有联系的,具有经济效果或经济价值指向的各种活动。奥运经济对经济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初期的总需求刺激到后期的供给驱动。总需求刺激表现为直接推动,包括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等方面。供给驱动影响主要是增强供给要素,包括企业品牌提升、国际形象改善、经济基础完善带来的效率提高以及推进新兴产业成长等方面。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传导路径实现,一是产业间的传导,二是地区间的传导。产业间传导是指因满足奥运会需求而引发的上 下游关联产业发展的过程;地区间传导是指奥运经济从举办地向国内其他地区辐射的过程。
通过分析不同城市举办奥运会的历史,我们从中得出基本结论:奥运会对于举办国尤其是举办城市的经济会产生重大拉动作用,奥运筹办期间各举办国经济都处于景气高位,尤其是在奥运举办前两年达到高峰(见表1)。同时,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奥运经济的影响。以1988年韩国奥运会为例,奥运为韩国建筑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创造了21亿美元、22亿美元和13亿美元的产值,经济增长率从汉城奥运会召开前的11.1%、召开当年的10.6%到召开后一年的6.7%,可以说奥运带动了一轮经济景气,对于韩国国民经济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表1: 奥运前后举办国GDP增长变化
历届奥运会 |
举办国GDP增长(%) |
前一年 |
举办当年 |
后一年 |
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
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
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 |
10.5
11.1
2.5
2.5
4.4
4.6 |
13.1
10.6
0.9
3.7
3.3
4.7 |
5.2
6.7
-1.3
4.5
2.2
3.7 |
北京奥运经济具有奥运经济的一般特征,同时,北京特定的发展阶段、城市性质和资源优势,赋予北京奥运经济新的独特魅力。突出表现在:一是北京奥运经济与首都经济紧密相联。“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成为近年来贯穿首都发展的一条主线,奥运经济成为推动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北京市紧紧抓住奥运机遇,形成了“以奥运促发展、以发展助奥运”的良好局面。二是推动奥运经济发展的模式是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主要是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建立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对奥运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最大限度地获取奥运经济效益。比如,进行奥运场馆建设中,政府投资只是其中一部分,社会投资占到了投资总量的一半以上。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奥运会的顺利筹办,又有利推动了首都经济的发展。三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贯穿奥运经济工作的全过程。这三大理念不仅是筹办奥运的理念,而且是奥运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和目标,进而对首都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影响是广泛的,从不同时段看,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为(见表2):
1、前奥运时期(奥运申办成功—2007年)。奥运经济影响表现为新增奥运投资的经济拉动作用。主要集中在奥运场馆和相关设施建设、交通环境改善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通过传导和辐射效应波及上下游关联产业和国内其他地区。这部分经济影响是整个奥运经济增长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
2、奥运时期(2008年)。奥运经济的影响表现为外部有效需求增加带动经济发展。主要指奥运举办期间因客流大幅上升而使得消费出现集聚效应,并由此引发各项经济、消费活动持续增长。这些额外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卫生体育业、社会服务业、商业、餐饮业、教育、文化娱乐业等领域。
3、后奥运时期(2009-2010年或更长时间)。奥运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因举办奥运会引起知名度提升,推动对外经济交往扩大和后续经济持续发展。主要以奥运产业的后续发展、场馆设施的运营、品牌及无形资产的持续开发等为主。
表2 不同时期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发展影响
|
收益 |
成本 |
奥运会前 |
基础设施
交通环境改善
推动产业发展
奥运市场开发 |
投资支出
动作成本预算(包括筹办成本)
机会成本 |
奥运会中 |
旅游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奥运会直接收入 |
与奥运会相关的运作支出
城市拥塞
机会成本 |
奥运会后 |
奥运产业后续发展
场馆及基础设施运营
对外交往扩大 |
场馆及基础设施维护
机会成本 |
二、奥运经济对北京发展产生强大带动作用
(一)过去五年对北京发展的推动作用
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以来,奥运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奥运经济成为助推首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1、带动首都经济快速发展。奥运会的筹备,通过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据北京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02年至2006年的五年间,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发展成效最好的时期之一。全市经济年均增速12.1%,比1997年至2001年平均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70.3亿元,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6331美元,是2001年的1.9倍,提前两年实现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的目标。这既是首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表现,奥运经济也发挥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北京市统计局预测[3],举办2008年奥运会,每年的经济增长产生超过2%的拉升作用,并使全市经济在近10年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相关数据显示,奥运经济将为中国带来超过3万亿元的庞大商机,形成巨大的奥运经济产业链,从而拉动整体经济的增长。
在奥运因素带动下,全市需求结构不断改善,消费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投资、消费双双突破3000亿元,2006年分别达到3371.5亿元和3275.2亿元,分别相当于2001年的2.2倍和1.8倍。五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4228.9亿元,年均增长17.4%,是“八五”、“九五”时期投资总和的1.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达14938.1亿元,年均增速达12%,相当于“九五”时期的2.2倍,特别文化、旅游、体育、通讯等与奥运带动性强的消费增长迅猛。比如,接待入境旅游者从2001年的285.8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390.3万人。随着奥运会的临近,投资和消费的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发呈现出强劲的趋势。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奥运经济发展为首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在第一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第二产业受到直接有力的拉动,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规模、总量以及占GDP的比重得到显著提升,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升级。2006年,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0%。奥运直接拉动建筑业、通讯设备、交通运输、旅游会展等相关产业发展,同时有力促进了金融保险、信息传输、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加快发展,推动形成北京市新的支柱产业(见表3)。
表3:主要部门的增加值比重 (单位: %)
行 业 |
“十五“期间平均增速 |
占GDP比重(%) |
|
2004 |
2005 |
2006 |
建筑业 |
8.1 |
4.9 |
4.7 |
4.7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5.8 |
5.9 |
5.9 |
5.8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8.3 |
7.4 |
8.5 |
8.7 |
|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
11.3 |
9.7 |
9.5 |
9.6 |
|
金融业 |
11.6 |
11.8 |
12.1 |
12.4 |
|
房地产业 |
18.2 |
7.2 |
6.6 |
7.1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3.4 |
4.6 |
5.0 |
5.3 |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察业 |
15.9 |
4.6 |
5.0 |
5.4 |
|
住宿和餐饮业 |
11.6 |
2.7 |
2.6 |
2.8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9.1 |
2.3 |
2.5 |
2.4 |
|
|
|
|
|
|
|
|
3、扩大了城市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筹办奥运以来,北京的对外合作迅速发展。2006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581.8亿美元,是2001年的3.1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前五年增长近50%。年入境旅游者增长了100多万人。每年北京科博会上关于奥运的引进项目逐年增加。与此同时,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树立了首都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新形象。
4、推动市民生活持续改善和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奥运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创业和就业机会,进而推动了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过去五年,全市年均新增就业人员62万人左右,主要集中在建筑、高新技术、现代制造、社会服务等行业,对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及吸纳新生劳动力起到重要作用。在城市发展方面,通过筹办奥运会,城市的运行管理、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环境建设方面,通过大力实施“绿色奥运”,2006年北京市蓝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66%,比2000年提高17.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连续8年得到改善。
(二)2007年北京奥运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
2007年是奥运会筹办工作的决战之年。由于前期投入的蓄力爆发、设施建设的最后攻坚和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奥运经济进入加速期和爆发期,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07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4.3亿元,同比增长12.1%,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2.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奥运经济效益在北京经济发展中正在逐步显现。
一是奥运投资带动作用继续加大。2007年,奥运场馆工程建设进入决战阶段,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力量确保奥运相关工程建设[4]。截至目前,奥运工程建设进展良好。上半年,奥运及相关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3%,其中,场馆建设完成19.4亿元,相关设施完成35.9亿元。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09亿元,增长31.9%,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4.9%。在奥运场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下,北京市的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持续改善,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于提升经济总量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上半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含房地产开发)1228.9亿元,增长16.5%,增幅高于全市投资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分别完成投资241.1亿元、33.5亿元和46.7亿元,分别增长51.9%、39.7%和69.9%。
二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助推北京经济发展模式出现重要转变。2007年,北京市紧紧围绕绿色奥运理念,积极发展高端产业,加快退出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行业,认真落实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初步形成了低消耗、低排放增长模式。2006年,北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25%,2007年上半年,能耗指标继续保持下降势头,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积极落实科技奥运理念,在筹办奥运中自主创新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为使科技奥运理念变为现实,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科技部启动实施了 “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 6年来共安排支持项目超过1209个,总投入31.95亿元,其中财政投入9.31亿元,参与的科技人员超过3.5万人。截至目前,项目(课题)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320项,授权专利逾180项,为推动首都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北京奥运场馆尤其是11个新建场馆建设中,从结构设计到新型材料、从施工工艺到质量检验标准等各个方面,许多关键技术都来自主创新。 奥运经济为北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要转变,同时也为未来北京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是奥运市场开发效果显著。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为举办奥运会筹措资金、物资及相关服务;二是促进国内外企业的发展。2007年奥运市场开发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到目前为止,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已基本完成,包括12家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在内,共有56家国内外企业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了赞助。联想集团是第一家加入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计划的中国企业。2004年以来,联想品牌的总体认知度从62%提高到了68%,美誉度从53%提高到了62%。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为赞助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
四是奥运产业快速发展。伴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与奥运直接相关的旅游、文化体育等奥运产业逐步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北京奥运功能区建设全面启动。作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的奥林匹克中心区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育休闲、文化、奥运旅游、会展演出等高端奥运经济业态已显雏形。
三、2008年北京奥运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由于来自国内外旅游人数的大量增加,将出现客流、物流与信息流的集聚,从而出现典型的消费高峰效应,奥运经济发展前景良好。
1、北京奥运直接收入丰厚。根据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财政预算,主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有16.25亿美元的预算收入,支出约为16.09亿美元,收支相抵后可盈利1600万美元(约1.2亿元人民币),这将是奥运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这其中,奥运电视转播权收入成为奥运收入的主要部分,北京奥运会将从奥运会转播收入中得到8.33亿美元的分成。
2、持续的市场开发效益明显。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是仅次于电视传播收入的一笔收入来源,这笔收益最初预算是4亿美元,由于企业参与热情高涨,市场开发超过预期,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收入有望超过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将超过20亿美元。尤其是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奥运产品也将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青睐,奥运商品市场蕴含巨大商机,包括奥运会吉祥物、奥运特许纪念品等在内的各类奥运产品销售商机无限。同时,奥运广告开发、彩票销售等也会带来不菲的收入。
3、奥运旅游收入将实现大幅增长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观光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奥运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2008年,旅游消费将达到顶峰,几乎是奥运前期和后期的之和。同时,旅游消费将会带动商业、餐饮住宿、社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北京奥运会期间,约10500名运动员和4000名残疾人运动员将参加比赛,前来报道奥运会的注册媒体记者将达2万多名,非注册媒体记者上万名,前来参加奥运会的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各国首脑政要和赞助商也将有2万多人。根据历届奥运会经验,这些人员在参与和观看北京奥运会的同时,必将顺访北京周边的旅游景点和全国其他著名的旅游胜地,从而带来旅游收入的增长。据预测,2008年北京将接待海外游客460万至4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8亿至49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01亿至1.0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430亿至1490亿元。
4、奥运会后北京经济将实现平稳发展。在日本东京奥运会和韩国汉城奥运会结束后,日本和韩国的经济相继持续高速发展。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经济走势将会如何呢?我们认为,北京将会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北京目前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即使在奥运会结束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奥运会提升了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知名度,使举办城市的经济规模和软、硬件基础设施跃上新的台阶,再加上奥运筹办期间形成了宝贵的奥运精神、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这一切都为北京市的后续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借鉴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经验教训,奥运会后为避免发生可能存在的“低谷效应”。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着手研究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充分发挥奥运所形成的场馆、设施和人才优势,统筹谋划奥运资源的深度挖掘、开发和利用。二是要合理引导投资,继续推动重大公共设施建设,尽快全面启动通州、顺义、亦庄重点新城建设。三是要保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消费。四是大力发展体育、会展、旅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点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