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会展资讯
山西会展旅游之路如何走
发布时间:2007-07-02  更新时间:2007-07-02  作者:本站作者  点击次数:3993

  会展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其利润率大约在20%—25%。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880亿美元的会展产值。这种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吸引力使得会展及会展旅游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即将到来的首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让我们看到了新的生机。但山西会展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专业人员匮乏、难以担当PCO(专业会议组织者)的重要角色。针对如何发展会展旅游,怎样走好会展旅游之路,这里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
  会展旅游是指会议、展览吸引来的参展商、观展人员等相关与会人员参与的、由会展企业同相关旅游企业协作而达成的旅游活动。会展旅游的关键是主体的“转化”,即将会展活动参加者及受众变成旅游者,延长停留时间。会展旅游的实现,需要会展活动组织者与旅游活动组织者高度配合,需要旅游业全程参与,而不单是提供会展中的个别服务。
  近年来,山西省会展经济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与全国其他省区市相比仍显滞后。2004年全省会展业营业收入1779.7万元,占全省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0.07%,会展业增加值仅占全省GDP的0.03%。会展营业收入占全国的份额只有0.16%,排名在青海、宁夏、内蒙古、贵州和甘肃五省区前面,居倒数第六位;而在中部六省中,排在最后一位。
  会馆、展馆等硬件设施落后:目前省会太原能承办大型会展的只有省展览馆和省煤炭博物馆。省展览馆是省内规模最大的展馆,建于1958年,其设计、配套设施等已明显落后。而省煤炭博物馆建筑面积仅有5000平方米,国标展位300个,室外展场3000平方米,也难以满足要求。由于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作为煤炭大省,十年来山西省只举办过一次能带来几十亿元收入的煤炭订货会。2006年,太原举办了山西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车展,也遭遇了一场前所未遇的尴尬。当时,他们满怀信心迎来了全国最大的汽车商巨头——上海大众,并把设在省展览馆中央展厅3/4的空间都让给了上海大众。可到了车展开幕的前一天晚上,上海大众方面的负责人打来电话说,展厅条件太差,要撤展。
  缺乏名牌展会和大型展会,省内企业只能外出参展:近年来,山西省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会展公司也举办过大大小小的展会,但截至2006年大多展会次数仅为两届。如山西跨国采购洽谈会、山西药品保健品展览交易会、高新技术产业成果展示暨合作洽谈会、太原车展等,且多为行业性展会,规模以邀请全国参展商居多。由于山西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名牌、大型展会稀缺,山西省企业只得外出参展。
  专业会展人才匮乏:专业会展需要拥有精通展览策划、外语交流、展览服务、广告设计、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队伍和先进的国际标准展览专业器材,为会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方面山西不仅极其缺乏,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资料显示,2004年全省会展业法人单位共有从业人员433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1.85%,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3.46%,高级技师占0.92%,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旅游企业参与筹办会展程度低:目前山西共有旅行社566家,旅游星级饭店308家,但仅有极少数旅游企业同会展企业合作过。旅游部门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住宿和餐饮,参展商与观展人员的活动仅限于参加和观看会展,而对于弹性很大的游览、购物、娱乐只有一小部分人参与。缺少专业化、高品质的服务和针对性产品,参与程度极低。像山西大酒店这样在香港等地较有名气的四星级宾馆,山西国旅、中旅、青旅几家大旅行社均未自觉同会展企业合作。可以说在山西,会展与旅游的对接尚未实现,使得山西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淡季闲置,造成浪费。当然,政府主导性过强,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会展业与旅游业二者的参与及对接。
  山西要想走好会展旅游之路,应积极吸取国际会展旅游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引导会展旅游健康发展。首先,明确审批主体,在政府中成立专门负责会展的部门,规范、简化审批手续,建立有效完善的审批机制。
  其次,会展场馆及配套设施是影响会展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省政府已着手兴建大型会议展览中心,但要注意建设中的市场化运作,注重场馆规划设计的专业性、智能化和功能的多样性。同时,政府应转变职能,倡导市场化运作,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融资、外商投资,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技术设备,打破区域部门限制,通过兼并、参股、联合等方式,组建跨地区、跨部门、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相关会展企业。尤其应鼓励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积极参与投资、运作会展旅游,发挥其优势,使会展业与旅游业实现双赢。
  针对会展活动的特殊性,旅行社可利用自身在食、住、行、游、娱、购方面强大的供应和促销网络,配合会展同步宣传。主动出击,承揽会展的组织和接待工作,为会展提供翻译、导游服务。旅行社企业要主动与会展企业、政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如政府掌握了会展行业的动态传达给旅行社,旅行社针对市场变化筹办会展,酒店、会展企业根据该会展的特性做好相应工作。
  “派出去、请进来”培养会展旅游专业人才。针对山西省专业人才匮乏的状况,我们可把国内外的专业人才请进来,培养提高山西省会展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输送高素质的员工到会展业发达的国家深造。利用山西省一些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设有旅游相关专业的优势,有针对性的设置会展旅游专业,培养会展旅游策划等相关人才,为发展会展旅游提供智力保障。
  近年来酒店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积极介入会展服务是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路之一。酒店可设立会议部,全权负责与旅行社及会展的沟通,及时获取并传达各种信息,将针对性的酒店产品溶入会展旅游产品中。同时针对会展群体的特殊需求,开发高科技含量的客房。山西省的酒店至少现在就应做好接待会展群体客户的战略准备,发掘会展客户的潜在需求,针对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
  作为会展及会展旅游顺利开展的必要环节——山西会展企业须转变观念,认识到会展旅游的内涵、意义。虽然这里主张山西会展企业只是参与会展的部分工作,但与旅游企业进行分工协作、整体促销对于会展及会展旅游的成功举办有着重要的意义。二者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互联网站等多种方式联合促销,以各自的优势为山西会展旅游增色添彩。可以根据山西特色资源,与政府部门一起联合促销,打造国际化的名牌展会。
会展的举办、会展旅游的开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次会展举办成功与否决不仅仅取决于会展同旅游的对接情况,还取决于会展策划者同政府、展览场馆、媒体、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衔接。山西会展旅游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 中国企业要善于在展会上做秀
下一篇: 会展ESG——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会展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