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题访问
市场和创新是民营会展场馆可持续发展路径——专访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左霖
发布时间:2016-07-05  更新时间:2016-07-05  作者:  点击次数:6420

    企业在市场中产生,在竞争中发展发展壮大。在全国多以政府投资国有的、国营的会展场馆中,民营会展场馆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6月15日,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左霖做客由中国经济网和会展人微广播共同打造的“会展涛客”,以“民营会展场馆的市场发展之路”为题,通过微社群和业界人士进行了分享。
  成都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目前,成都正致力于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会展名城。据左霖介绍,她所在的成都会展旅游集团作为当地最大的民营会展旅游企业,十八年来紧紧围绕着成都的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和良好的会展政策环境,快速发展壮大。作为其中的会展板块,更是形成了十年稳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2008年后,连续六年以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14年场馆利用率达到41%,总展出面积达到191万平方米,定点固定展会的总面积占到全年总面积的70%以上。“成都会展旅游集团从2003年就开始参与规划、投资建设,此外还输出管理了武汉国博中心、昆明滇池会展中心,形成了快速稳步发展的一个良好格局。”
  对于“民营会展场馆市场化发展之路是怎样走出一条相对漂亮的轨迹的?”左霖认为原因很多,总的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具体到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她做了三个方面归纳总结。
  树立牢固的生存危机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打造卓越团队
  左霖称,因为她所在的企业是从市场中产生的,当然也是从市场中发展起来的。从一开始就注定企业是非国有身份,这使得她们有着强烈地扎根于市场、服务于市场,依托于市场去获取应有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特质。成都会展旅游集团旗下的成都市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以下简称:新会展),其实是从1998年开始,就有着强大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压力。那个时候的场馆刚刚建立好,业务从哪里来?回答只能是从市场中来!因此他们当时只能依托仅有的会展媒体、电话号码本和全国各种行业协会,从这些渠道着手去寻找资源和业务。当年展览公司刚成立时设立了三个平行的展览销售部门,分别考核、彼此竞争、全员销售,促进了业务的快速发展。其实现在看来这种思路在当初,虽然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但是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全体员工都被调动起来,大家都不依赖、不等待、不气馁,脑勤、嘴勤、腿勤,以团队作战、快速行动,逐步获得了行业的认同。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展馆销售团队成员就逐步形成了市场中去挖掘,市场中去求效益、求发展的顽强生存危机意识。团队既是基石,更是作战灵魂,有了充满市场竞争意识、充满战斗力的团队,才能有希望取得更大的胜利。因此,新会展第一步做的就是不断培养从业人员危机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去打造卓越团队。这是要走市场发展之路,必须要做到的第一个层面。
  夯实场馆运营内涵、丰富场馆运营外延,突显核心竞争力
  左霖认为,在场馆的基础运营中需要重点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优化管理制度,同时要精细化服务流程,这两个方面是基础服务的重中之重,因为作为企业经营发展,首先要靠制度,制度先行,定好规矩才能成方圆,所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管理制度,包括考核制度、责任制、人才培养制、项目预决算制、资产管理制等等,这些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使得管理工作、基础服务才能够有规矩、有步骤。第二是要不断优化完善服务细节、服务流程,才能逐步形成一个系统,提高效率。因为随着展会的发展,主办单位对于服务的需求、要求也会逐渐提高,服务的品质也要逐渐提高。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相关很多环境、政策也会相对有一些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快速应对所有变化,把它精细化,提前把它完善到工作流程里面。只有根据完善的流程去提供服务,新会展的服务才能够尽可能做到标准化和精细化,也才能够更加地高效有序。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服务表面上看没有大事,其实是没有小事,任何一个过程的改变,都需要展馆方快速的反应、快速的完善,这两个方面的逐步完善,就是制度的完善、流程的完善,才能够反过来保证场馆基础运营工作的快速顺利完成。
  对于场馆运营的外延服务,左霖指出,如果只是把展馆的基础的服务做好,其实是远远不够的。丰富配套服务品类,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这是新会展外延服务首先要做到的。成都会展场馆从1998年开始就走的以会展业为主,多种经营并存的发展之路。新会展始终就处于集团多元化运营并存的业态体系中,展馆的周边从一开始就拥有会议中心、酒店、餐饮、娱乐,到后来是商业、住宅、旅游等等,这些业态互相依存,当然也互相制约。因此,一方面展馆周边服务业态丰富多样,配套齐全,客户的体验感超好,在请会招展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另一方面,在展会的布撤展以及会期的交通流向,还有与周边的商业住户的冲突也会随着会展业的日益成熟而逐渐突显出来。而他们作为会展场馆运营服务机构的能力绝不仅仅是在最基本的场馆本身的基础服务能力,它更需要围绕着周边相关服务业态去为主办方丰富完善服务品类,去精细化能够提供的配套服务流程,去提高自己的综合协调能力,才能够真正提高展馆的竞争力。
  “场馆运营外延服务涉及到是产业链服务逐步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产业链服务其实在展馆建立初期运营的时候,基本上谈不到。比如说成都在2005年世纪城刚建好的时候,承接了一些全国的大型展会,当初很多大展的组委会一些广告业务、VI系统、组委会一些高端的喷绘,这些广告材料在成都都没有办法制作,他们很多都是从北上广做好以后再发货到成都去办,也就是说当时的配套产业根本还做不到专业化,更谈不上社会化。”左霖介绍,随着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如今成都的展馆周边,以及整个成都围绕着会展产业链分布的一些服务机构越来越成熟,现在的展览服务涉及到一些相关内容,也逐渐由当初他们自营的项目逐渐向委托社会化的专业公司服务外包。如保洁、保安、广告、特装、运输等等,都逐渐实现了专业化、社会化的分工。表面上企业失去了部分收益,其实它能够使得成都的会展业服务更快更专更好,也使得成都整个会展行业的发展水平更高。当然在社会化的同时,他们作为展馆方并没有完全的放开,主要是在于他们还是要为主办方去把好服务关,对地方上相关的专业服务的技能、服务水平首先是考察,然后提出规范要求,同时也协助主办方一起去监管,使得整个社会化的配套服务工作能够更加有序更加专业。所以场馆运营外延服务,是必须要去做的一件事情,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产业链的服务、专业化、社会化是发展的一个趋势。
  结合市场需求,顺应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发展,实现可持续大发展
  左霖称,在结合市场的需求的过程中,城市要结合地方的一些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包括政策优势,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展会固定成都定点培育,促进成都会展业的稳步发展。比如中糖的糖酒会,中电的电子展,酒店用品展,法兰克福汽配展,以及本地成都的家居工业展,四川的汽博会等等,借助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场馆方优惠支持,使得以上的展会都在成都定点培育、稳步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一直不断坚持结合市场需求,开拓自办展会。左霖对此表示:“我们作为一个场馆,同时要做自办展,要做组展公司做的工作,我们不仅是展览中心,也是主办单位,一方面我们是学习德国的经验,比如慕尼黑展览中心,大概70%的收入都是来源于自办展,其中80%的从业人员都是从事自办展活动,成都会展旅游集团在1998年开始从事会展工作的时候,就同时两条腿走路,做自办联展会,因为我们觉得一个展览中心的发展光靠承接非自办的展会,业务势头波动性比较大,而且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也不太乐观。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结合了地方一些产业优势,或者说市场前景优势、人文特色优势等等,逐步自创和联合相关的机构,培育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本土品牌展会。例如成都国际汽车展、成都婚博会、成都儿童产业博士会、成都户外车生活展览会等多种门类的自办联展会。在成都举办的自办、联办展会的总面积去年已经达到23万平方米现在全年自办展位总的收入已经占到展览中心全年经营收入的一半。自办、联办的展会拓展为场馆在成都会展业稳步发展的道路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左霖表示,展览中心场馆管理一定要顺应市场变化,快速制定发展策略。比如,成都市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2013年就全方位做好提高场馆智能化服务水平的准备工作,提高场馆智能服务。逐渐升级自办联展会的“互联网+”的功能,加强展会的纵向网络功能运用和横向渠道互动应用。此外,全面输出,实现大展会大发展的梦想。成都会展旅游集团先后参与规划投资建设了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和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对已经投资的项目实行运营管理体系的输出,包括了人才、专业服务、流程系统、市场服务、经营管理策略指导等全方位的输出,形成了三地展览中心服务种类、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服务意识的一脉相承的格局。2015年组建了成都会展中心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和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三地营销联盟,通过人才共享、客户资源共享、行业资源共享,快速提升三地共同的资源平台,实现了快速拉动、快速发展的目的。
  左霖最后透露:“接下来集团可能会逐渐涉足单纯的场馆经营管理输出、品牌展会的收购、并购等。希望无论是全国还是同城的会展中心,都能公平竞争,共同促进行业有秩序、良性、专业化发展。”

上一篇: 在实践中成长 听听90后校园展会经理们的故事——专访上海师范大学会展策划与管理大二学生严雨晴
下一篇: 只有紧跟时代,才能永立潮头——专访山东舜和国际酒店总经理陈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