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会展资讯
2008年会成为北京会展业的严冬吗
发布时间:2007-04-17  更新时间:2007-04-17  作者:本站作者  点击次数:3854

 知名会展项目离京而去
  已经连续在北京举办了十六届的中国国际专业音响灯光乐器及技术展览会2008年将离开北京到深圳举办。据记者了解到的消息,其离开北京的原因是,迄今为止北京的会展场馆无法与会展主办方签定2008年的具体办展日期及租馆合同,以至于展览会无法进行招商招展,才不得已把展会的举办地迁移出北京。众所周知,大型会展活动的招商招展时间一般都在活动开展一年前就得启动。据调查,由于相同原因离开北京的大型展览会还有亚洲最大的钓鱼用品展、五金展等等。这些情况,引起了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的高度关注,并于去年和今年分别召集北京会展业内人士进行调研讨论,记者就此情况对会展业多方人士进行了采访。
    两办通知禁限办会展
    事情起因于2005年11月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厅字(2005)19号文件”下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从严控制奥运会期间及前后在北京地区举办全国性国际性会议和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一、按照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在奥运会期间及前后一周,不得在主办城市本地、或其附近、或其他比赛地点举行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会议活动。我有关方面已向国际奥委会做出承诺。2008年8月1日至9月23日期间,北京地区不举办与奥运会筹办工作无关的全国性、国际性会议和活动。二、2008年4月30日至7月31日,要严格控制在北京地区举办全国性、国际性会议和活动。三、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议和活动。
    北京国际会展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贸促会副会长储祥银认为,“两办下发的这个《通知》,对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从事与奥运不相关的大型活动的控制程度提出了明确要求。《通知》要求8月1日到9月23日期间不举办与奥运无关的大型活动,我理解‘不举办’就是禁止。而从4月30日到7月31日,这3个月期间是限制举办大型活动。”
    2008年4月30日到7月31日是北京举办展览的黄金时段,也是国际大展最集中的时段。业内专家分析说,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在北京举办的展览达400多个。如果参照这个数字,那么此间至少涉及到150个到200个,而且都是比较大的展览会。
    北京联合大学会展研究所所长李智玲认为,首先,展会主办方应该正确理解中央“两办”下发的《通知》精神。《通知》只是规定“不举办与奥运无关”的展会活动,也就是说,与奥运会筹办工作有关的展会不在暂停之列。根据《通知》中“2008年4月30日至7月31日,要严格控制在北京地区举办全国性、国际性会议和活动”的规定,只能说明北京办展会将“严格控制”,并不是“暂停”,真正符合需求的好的展会应该不在限制范围内。另外,《通知》只是强调“全国性、国际性”的展会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非全国性、非国际性的会议和活动不在受限范围内。所谓“展会南移”,她认为应该是针对专业性比较强、行业特点比较明显、与奥运会不相关或相关性比较差、与奥运会时间冲突比较明显之类的展会,另外,那些展会品牌度不高、地区性、单次性的展会也应该属于“南移”的展会范围。
    通知内容无细则和实施办法
    鉴于《通知》中两个时间段内对禁限办展的要求,北京会展业界人士在理解上出现较大出入,到底什么样的会展活动在被控制范围内,什么样的会展活动属于不举办之列,如何界定会展活动是否与奥运会有关,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会展业界人士。由于通知并未明确限制举办会议、活动的具体范围和执行标准,使会展市场主体无所适从,主办单位至今未与场馆签订合同、无法发出招展通知,一些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会议也难以运作。
    据中国科协系统的一位主管会展的领导透露,他们在2008年禁限办展时间段内准备举办的一系列会展活动,已经向主管部门科技部打了报告,结果没有获得批准,并建议他们奥运会筹备期间,最好不要举办会展活动,或者到外地举办。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展览部总监孙宏伟说:“现在是解决问题的时候了,两办《通知》没有具体的细则和实施办法,导致一些会展活动无法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很多人都以为是不让在北京举办会展活动了。例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很多展会都到外地举办了,不仅是在控制办展时间段内的会展走了,一些不在控制期内的会展项目也都因情况不明,离开北京到外地举办了。”
    对于禁限办会展活动,怎么限、怎么禁,什么活动算是限办之列,应该把概念弄清楚,把细则弄清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政府应该明确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制定具体的细则和章程,哪些会展是与奥运有关的,哪些展会项目是可以保留的,应该组织相关部门研究一下。
    业内反响强烈
    至于两办《通知》的传达范围也很不明确,很多单位的负责人都表示没有看到这一文件,甚至主管会展的市政府机关至今也未收到两办的《通知》。
    目前,会展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2008年举办展会应该由谁批准。一些会展管理部门一直没有给会展主办方签发2008年举办展会的批文。展会主办机构普遍认为,为支持奥运,放弃《通知》中“不举办与奥运无关的活动”的时间段内的全部会展项目,不再考虑举办;但是,5、6、7三个月基本是北京会
    展业的黄金季节,而且《通知》的要求是限制,而非禁止,如何在这三个月中争取举办部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期会展项目,是他们最为关注的。
    受此影响的不仅包括展会主办方,会展场馆出租方也因《通知》承受了更大的压力。有的会展主办方找到场馆租赁场地,场馆因《通知》禁限要求不明确一直不敢与承租方签约。
    据了解,2008年5月至9月,北京大多数场馆到目前为止均未与会展主办方签约,形成会展活动零计划的局面。
    例如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每年4月—9月通常办会议数百个,2006年,6月、7月、8月、9月分别举办会议为64个、51个、68个、63个,但是2008年的5至9月的时间段内还没有与任何机构签订会议场馆租约。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每年5月到9月举办规模一万平米以上的展览项目约30个,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近一半,但是到目前为止,2008年这一时段的签约数基本为零,展览项目无法确认。其相关负责人说,主要原因是,因为《通知》要求不明确,场馆不能保证展览档期可以正常办展。
    据记者了解,2008年展会的限办期间内,北京展览馆预计减少展会11个,减少收入超过1400万元,禁办期内受影响展会6个,减少收入约为1000万元,总计共减少展会17个,减少收入2400万元,预计减少的收入占全年总收入一半。
    北京展览馆有关负责人说:"面对前来签约的展会主办方,我们无法答复客户届时到底能不能办展会。限办期和禁办期恰是我馆的黄金档期,在此期间所举办的展会全部为国际、国内影响较大的展会,其中15个展会的国际展商比例达到20%以上,口腔展、肉类展、广电展、软博会、金融展均在我国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同时也是亚洲或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国际展览会。口腔展在亚洲规模最大,国际前5名;北京结婚展规模为国际第四大婚庆展会;警用展为国内第一大警用设备展;电池展为亚洲专业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展会。"
    2008年展会的租馆档期一直无法确定。业内期待北京市能拿出落实两办《通知》的具体实施细则,但是到目前还没有出台。限办期间举办会展应该找谁报批,会不会出现主管部门批准后,届时又收回批件、不准举办的情况,如果出现将会造成场馆、主办方、参展商更严重的经济纠纷和实际损失。这些都应该有人研究,拿出明确的说法和措施。
    外流展会能否再回京
    从去年起,上海、广州、大连等城市,大规模组织业内代表到北京联系会展主办单位,开列种种优惠条件,力邀专业展览会和国际会议到当地举办。这些城市不断优化会展软硬环境,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北京会展项目移师当地、留在当地。经多年精心培育起来的北京的一批品牌会展项目的主办机构,面对外地政府拿出大笔资金补助展会,鼓励在当地办展办会,本来就有些举棋不定是否在京举办的展会主办方,加上《通知》下达后,会展项目又一时难以获准举办,就干脆一走了之,离开北京市场。
    会展项目这一走,是否还会再回到北京举办也是一个未知数。有人认为,这些离京的会展项目可能会再回来,因为北京具有广阔的市场和专业的观众,过了2008年的限制期,它们自然会回到北京继续举办。但业内听到的更多声音是,这些离京的会展项目将很有可能在外地生根,因为外地城市具有越来越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以及财政补贴等优惠条件,地方政府对这些北京来的大展会如获至宝,非常关注,给予鼎力支持,相信会有很大一部分会展项目不会回来了。
    北京会展发展环境持续恶化
    北京会展业一直受到很多瓶颈的限制,首先是会展场馆太小的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一些大展不得不分期举办,或者不得已离京,寻找更好的办展场馆。另外就是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一直以来业内颇有微词,例如对于国际性展会进行场馆消毒问题,业内人士呼吁了一两年,也不见有太多进展,这次又赶上两办《通知》原则限制,北京市政府态度不明,措施迟滞。业内人士认为,北京会展业发展环境在持续恶化。
    一位场馆负责人表示,2008年是国际会议的一个最好的商机,很多国际组织愿意到因举办奥运而国际知名度越来越高的北京召开会议,来看一看奥运举办地,感受奥运风采。由于《通知》的限制,迫使这些国际会议到上海、广州等地举办。况且,会展市场是有延续性的,为了保持项目的稳定性,会展活动一般都会在固定的地方举办。虽然《通知》内容提到的是控制不等于是禁止,但是在控制的原则下,由于没有细则、没有具体措施,其结果是谁也不敢来北京办会展了。在"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的心态下,会展机构纷纷走出北京,去寻找新的落脚点,实是一种无奈,是否也是一种必然呢?北京市所积极倡导的"一切为了奥运让路",自然体现了首都顾全大局的胸怀和牺牲局部利益的气度,但是,人们不禁会想到:奥运过后呢?我们是否做好了为了奥运会而牺牲北京会展业的思想准备!?
    业内人士呼吁,时间刻不容缓,有关部门如能及时出台《通知》的实施细则,尽快付诸行动,则还有可能挽留住一些展会。



上一篇: 擦亮您的“名片”——展位选择、设计与搭建
下一篇: 会展ESG——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会展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