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会展资讯
高校升级会展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13-07-15  更新时间:2013-07-15  作者:  点击次数:3558

  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二外”)近日在原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和原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的基础上组建经贸与会展学院。与此同时,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传出信息,今年10月将首次在上海市开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展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在会展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才一直是让业界头痛的问题,此次多方高校在会展业人才培养上进行战略调整,或许能让这一问题有所缓解。

  高校进行会展人才培养战略调整

  二外新成立的经贸与会展学院院长刘大可表示,此次二外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整合学校资源,使得业务关系比较紧密的专业能够发挥协同优势。对会展学生基础学科的教育、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有帮助的。会展中很多展览会与贸易紧密相关,展览本质上是贸易,只是在下游的产业链中,对旅游产生带动效应。所以,与贸易的联合可以提升会展学生对经济规律的理解,对贸易知识的增加起到积极作用。

  据了解,上海会展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将“不限量”招考。主考学校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据悉,学生将主修会展企业战略管理、会展经济学等15门科目,最快可于两年内获得本科学历。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会展专业负责人王春才认为上海会展业发展起步早,规模大。去年,上海的“会展经济与管理”曾因在普通高校中连续三年以上就业签约率低且布点较多,成为市教委公布的18个“预警专业”之一。“能够开设自学考试,说明市场还是有需求的。开设自学考试会展本科专业对于储备会展人才是有利的。”王春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会展业人才培养应充分考虑市场

  针对目前会展高校的调整,刘大可表示,会展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结构性过剩的现象。一方面高校培养了大量的会展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觉得招不到合适的会展人才。刘大可认为,高校在决定招生时应该谨慎,充分考虑市场需求。

  目前在会展人才培养方面,王春才认为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目前会展教育体系不健全,会展是从不同的专业发展起来,有的是从工商管理专业,有的是旅游管理专业,从这些不同的专业发展起来会展的课程体系会带有原来的课程。关键的课程都会开,但重点不一样;二是理论与实践未合理分配。有些高校重视理论,有些更重视实践。从本科教育层面来说,高校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应各占一定比例。一味地安排理论课,不重视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会与业界脱节;三是师资不足。毕竟中国会展教育发展的时间有限,真正科班出身的会展老师不多,一部分老师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教会展,实践这方面有所缺失。教师应当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两到三年到企业挂职,做一些专业实践事宜,这样才能和业界联系起来。

  教学必须与实际相结合

  刘大可表示,新成立的经贸与会展学院的会展系课程总体框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可能会加一些贸易方面的课程。对于是否会扩大招生,刘大可持谨慎的态度。他认为会展教育重点还是注重质量,促进学校学科之间的融合。但如果会展市场有进一步的需求,刘大可表示经贸与会展学院并不排除扩大招生的可能性,利用学校这个平台,增加对社会的知识输出,例如开设面向企业的培训班。

  针对高校对会展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炎表示,这是对现有会展本科教育教学的完善和补充,体现了目前会展业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全国会展高校有200多所,在校学生达1万多名。会展专业学生就业广泛。高校调整的关键是进一步提高会展教学质量,与实际相结合,满足业界对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

 


上一篇: 2013年天津房交会因故取消 原因不明
下一篇: 会展ESG——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会展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