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节泛滥 提高门槛迫在眉睫
发布时间:2013-01-04 更新时间:2013-01-04 作者: 点击次数:10289
赣台美食节、湛江海鲜美食文化节、韩国美食节、佛山美食节、冬季美食节暨特色商品展销会、中国美食节暨国际美食博览会、杭州美食节、大荔美食文化节……近日,各地以美食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轮番上演,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
毋庸置疑,美食节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活跃了地方经济,更弘扬了中华美食文化,带动了城市的发展。然而,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多数美食节不但不“美”,且小吃没特色、摊位设置重复,市民大呼很贵很“坑爹”。
美食节泛滥
“毫不夸张地说,就全国而言,一年365天,天天都有美食节。”一位经常到各地参加美食节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有时同一天,就有数十个地方举办美食节。
粗略统计发现,仅11月25日,就有十几个美食节在全国各地举办:江西南昌的赣台美食节、广东湛江的海鲜美食文化节、广东佛山的美食节、广东汕头的潮汕美食节、陕西西安的韩国美食节、河南平顶山的冬季美食节暨特色商品展销会、浙江杭州的美食节、陕西大荔的美食文化节、湖南长沙的深业·睿城七国美食节、重庆的武隆雪山羊肉美食节、重庆的龙洲湾美食节、北京的台湾食品节……
不仅是全国各地举办的美食节泛滥,有时一个地方在短时期内,也会频繁上演美食节活动,轮番“轰炸”市民。
在多次筹办美食节的浙江台州鑫鑫商展策划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小兵看来,现在各地举办的美食节实在是太多了。
“六七年前,我们刚做美食节时,一场下来最多能赚20多万元。现在,刨去前期的招商费、广告费及购置红地毯等成本,筹办一个美食节,能赚四五万元已算幸事。”王小兵说,单就台州而言,就有五六家做美食节的公司,竞争异常激烈。
美食节“不美”
天天都有美食,原本是让民众期盼的好事。然而,天天举办的美食节,却饱受诟病。
新浪微博上名为蝴蝶知叶的网民11月25日发文称:“每年的美食节都是一样的食品,一样的贵,一样的人多,一样的难吃,一样的满地垃圾!”
名为臣经病患者的网民同日亦发微博称:“对佛山美食节真的好无语……油炸冰激凌5块钱一个。其实就是1块钱就能买到的玉米雪糕多了一层油炸的皮,味道上无任何区别。章鱼小丸子,还没我在马蹄岗买的好吃,还10块钱,我在隔壁的咕噜咕噜买的比你好吃几十倍都不止,还便宜过你啦!!!美食节??我看是坑钱节吧。”
广州市饮食商会会长区又生告诉记者,美食节月月办、年年办、每个地方都在办,可是就因为几乎没有准入门槛,“有钱就能来”,导致不少甚至连营业执照都没有的小商小贩,也进入美食节摆摊“凑热闹”,更有不少商贩借着美食节的名义,“挂羊头卖狗肉”。由此导致的后果,便是美食节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当前,各地举办的美食节,问题确实比较多。”李先生说,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名不副实”,所谓的美食节,其实大多沦为烤串节,一些很平常的烤羊肉、串烤肉、灌汤包、炒栗子,只是在前面加了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名,就成了外国美食;二是脏乱差,多数美食节的卫生,确实是“惨不忍睹”,只能辛苦了现场清洁人员;三是“走鬼”(即平常没有其他工作,专门靠参加美食节谋生的人员)赶场,这些“走鬼”在全国各地的美食节上经常出没;四是大多主办方都将美食节的核心业务转包给专门做节会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又大多与“走鬼”相“勾结”。
如何更“美”?
“长此以往,美食节不但不会越来越红火,而是根本就没人来了。”区又生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出面,对主办和协办单位作出指导,首先是设置较高的准入门槛,只有那些“产品符合饮食文化,有特色”的商家,才能获准在美食节上展销产品,逐步形成美食节独特的品牌特色。
李先生则认为,美食节更应体现各地的特色,应以展示地方特色美食为主,避免烧烤等雷同美食泛滥。主题美食节更应该提升进场标准,重点放在知名餐饮品牌上,加大吸引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店参展,同时加强开发独创有特色的精品名点,推动本地餐饮的创新和发展,从而达到打造美食节品牌形象的目的,扩大市场影响力。
“澳门美食节的做法,也许值得各地借鉴。”李先生说。
据李先生介绍,澳门美食节是澳门一年一度的美食嘉年华。第一届的澳门美食节于2001年举办,举办地点是当时的旧皇宫前地(十六浦现址),当时摊位设置简陋,而且举办地点即将改建,因此地面也高低不一。同时由于当年举办时恰逢夏季,天气常阴晴不定,影响场地的人流与消费。然而,其主办方不断“攻坚克难”,每年都设置主题,还加入插烟花汇演、展览、摊位游戏以及歌舞表演等环节,而且还举办摄影比赛,推广摄影活动,使得美食节变得更多元化,真正成为广大市民的美食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