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会展研究
把脉会展经济:六大矛盾&三大问题
发布时间:2013-01-04  更新时间:2013-01-04  作者:南京会展业办公室 张德育  点击次数:5307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会展业无论从它本身能够创造的经济效益来看,还是从它所能带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态势来看(业界普遍认为所能带动的产业比例为1:9),以及从它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来看,都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同。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政府、市场两方面的不断完善、运作,结合“后世博”对会展业发展所带来的新思路、新机遇,我国会展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我国现代服务行业中的一支奇葩。但由于不断受到国际、国内政治、经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会展业已经出现阻碍其健康持续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冷静下来,切实为我国会展经济“把把脉”,除解决好那些表面的矛盾外,还必须挖掘出深层次的、根本性的矛盾,才能为今后发展会展经济如何下“药方”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源,笔者认为矛盾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六大矛盾

1.缺规划

场馆等硬件设施建设的“热潮”与设施使用率“冷遇”之间的矛盾。

会展经济蓝皮书《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1)中的数据表明,“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会展场馆总建筑面积达28,635,908平方米,室内面积达6,831,653平方米,室外面积有4,312,620平方米,总展览面积近11,162,473平方米。其中所有2010年的新建的和正在建设的场馆的总建筑面积高达7,030,832平方米,占目前我国会展总建筑面积的24.55%,而2010年这些已经建成的和将要竣工的场馆的总展览面积大约有2,175,995平方米,占目前所有场馆总展览面积的19.49%。这反映出全国会展场馆建设全面升温的趋势。”

然而,与场馆建设热潮不相匹配的是大多数会展场馆利用率低下、闲置率高且经营困难的窘境,饥饱不均的现象十分明显,北京、上海、广州和其他一些会展发达的城市,会展场馆供不应求。例如,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平均利用率高达68%,略高于香港展览场馆60%的平均利用率,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35%的平均利用率。蓝皮书同时也指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个别城市,会展场馆沦为一种形象工程和摆设。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会展场馆的使用率偏低,部分超过30%,而多数在20%左右”。再者,由于在兴建会展场馆规划方面欠缺科学性、前瞻性,也是导致场馆“冷遇”的重要原因。从长远性来看,很多城市不止一个展馆,一般都是第一个场馆建设好投入使用后,过不了三五年就发现,不是场馆面积不够,就是办展期间容易导致城市交通严重堵塞等不良现象,这又不得不着手下一个场馆的建设了。从科学性方面来看,在我国很多城市所建立起来的会展场馆,除了用于展览外,没有其他更多更好的利用价值。因为会展场馆一般场地比较开阔,无论是馆内还是馆外,都可以在规划时为场馆的多功能性做出考虑,如,在场馆内部如果配置一些灯光、音响,遇到一些重大的演艺活动、政府部门或者地方企业举行的节庆活动,都一定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2.难协调

发展会展经济软件环境建设现代化水平的“落后”与会展经济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快节奏”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会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城管、公安、工商、食品卫生监督、海关等多个部门综合协调和管理才能够实现,部门越多,越难协调,就更难管理,这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从我国各地发展会展经济的情况来看,一般都设立了专门的会展经济管理办公室,有的是一个独立的部门,而更多的是挂靠在相关部门中,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往往都属于代管,人手少、事情多、事难做,加之会展办不是一个执法机构,一个大型展会的开展,如果没有上级分管领导牵头,仅仅依靠这样一个处于“协调”层面功能的部门去完成,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会展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很多早就成立了专门的会展管理机构,为会展市场的供求双方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服务,如法国,1994年就专门成立了的会展局。

3.少竞争

提升我国会展发展国际竞争力的需求与我国当前会展业发展各自为战、“散沙式”的经营方式之间的矛盾。

会展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早成为业界共识,在这个地球村中,让会展“请进来、走出去,就仿佛是我们日常所熟悉的走亲访友。在经济发展这场无烟的战争中,没有足够强大的后盾作为支撑、没有足够夯实的实力作为前提,想到国际会展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是难以实现的。而当前,我国会展发展绝大多数都是独资注册运营,当这些企业在会展经济发展较好,自我选择恰当而盈利时,或许还有一定的积极性参与到会展经济中去,当他们觉得如果没有这样的实力去完成一个稍微大型的会议或展览时,只好选择退而求其次,一旦他们在不盈利或者亏损时,就马上会“调转枪头”、另立门户,这必将严重影响我国会展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对这些“散沙式”的会展企业加以科学引导,该并的并、该拆的拆,对那些在业界已经享有良好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的企业,必须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较大的倾斜,才有可能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实体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4.人才难

发展会展对人才需求的“求贤若渴”与会展人才的培养方向、会展经济研究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之间的矛盾。

人才的短缺是业界提及发展我国会展经济时的共同的话题,为什么在我国20多年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个问题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有许多方面亟待提高。

一是对会展人才的认识在观念上比较模糊,这跟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虽然会展业是市场经济现代服务产业中的一种,但教育不能够完全市场化,更多的是必须结合国内目前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培养出真正“一毕业就能够拿得出手、用得灵活”的专业人才。会展人才应该是一个集合概念,并不是说某一个人学完会展专业,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会展专业人才,他只能在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到会展这项综合性非常强的经济活动中,因为会展本身就涉及到经营管理、会展活动策划市场推广、提供会展专项服务和会展教育研究等。 

二是对会展经济如何发展做深入研究的课题项目难以扩展,相关的课研经费也就难以得到保障。会展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如制造业、餐饮业那么单纯,它涉及部门多、范围广,一些人在会展经济发展的某一个方面可能是专家里手,但涉及其他方面可能就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觉,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会展经济课题研究,必须要有一些具有全面综合的基础知识和视野开阔的人才能够完成,在对相关课题投入经费保障时,由于课题研究范围广、涉及面多,经费投入比一般的项目可能要多,而真正要使研究出来的课题转化到市场经济中去,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要深入、全面、持续发展我国的会展产业,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悉心思考这个矛盾。

三是参与会展人才培训的机构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许多会展培训机构都是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方式,赚钱就走,很难让参与培训的人得到系统的、长足的学习和提高,另一方面,会展师资力量的欠缺也是造成会展人才的短缺的重要原因。根据许多会展人才招聘会上反馈的信息显示,企业一般乐于招用IT、机械、印刷、外语等专业的毕业生,因为他们更加需要展台搭建、展品运输、接待、咨询等操作性实用人才,而那些学习会展专业的,在学校接受到教育培养的目标几乎都是会展策划、设计和组织这类人才,但这类人才企业需要的确十分有限。

5.改制难

会展经济的市场化要求与会展发展离不开“政府搭台”之间的矛盾。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一种经济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的大背景下,其市场化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会展业也必须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公平参与到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去,与其他的行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但会展业有它独有的特点,它不是某一类专项经济,可以由某一个专门部门或机构就能够完全监管而得以实现其发展。

在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为什么还离不开政府来搭台呢?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明显要求,因为政府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有着强有力的公信力和社会说服力,很多的展会如果没有政府介入,单凭某一个企业、某一个公司去说服对方到本地来举办会展、来参加会展,这不是一件能够轻易达成意向的工作。为此,政府应该找准这样一个“点”,即政府可以“退市”,但在什么时候退、退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退出等,这些关键的“点”的问题必须解决好,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会展经济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健康、持续、稳步发展。

6.见效慢

会展场馆建设的巨大成本投入与场馆运营收入甚微之间的矛盾。

根据我国会展场馆建设情况来看,尤其是近几年来,“会展兴市”已经逐步成为各地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随着城市发展和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会展场馆或者建设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或者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景观之一,有的甚至着手场馆建设的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大家知道,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筹集到的建设资金,这都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而这些经费一旦投入,除了达到为发展会展经济建设的目的外,还必须考虑其成本的回收和效益的产生。而从我国当前发展会展的情况来看,场馆建设好了,有展览的时候,特别是有了那些跟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会展时,场馆的氛围可谓热火朝天,而遇到专业性特别强的展览,人员就没有想象的那么多,那么,场馆的运营是需要成本的,水电、人员费用、材料物资的损耗折旧等等,如果单靠收点办展的场地租用费和物资出租费,除去这些费用后就不会有多少利润可言,很多地方出现的场馆运营亏损现象也就不足为奇,更不用指望这些利润来回收场馆建设的巨大成本了。

三大措施

既然号准了 “脉”,找到了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就必须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出相应的“药方”,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解决好这些矛盾,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制度问题

着力解决好创新发展与惯性思维之间的障碍,把准发展会展经济的思想方向,这也是解决会展经济发展矛盾的根本。

首先必须加强会展组织的建立健全,充分赋予这些组织以职权,给予它们发挥作用的空间。目前,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组织机构主要是政府直属的会展办、会展行业协会等,强化会展办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服务职能。

其次,会展行业协会作为民间团体,政府要充分利用其中巨大的资金和人才资源,利用这个平台为我国会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强调的是,会展组织不只能够负责“搭建舞台”,还必须“登台唱戏”,不能依仗自己是政府工作部门就可以“等、靠、要”,任何事情,只要涉及为会展经济发展的工作,都必须亲历亲为,沉到基层去,到基层去了解市场的实际状况、企业的真实需求。

再次,必须打破传统的依靠政府、依靠会展场馆的办展模式,就我国目前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不管是参展方、还是办展方,他们决定是否会到这个城市来参、办展,首先关注的是这个展览的主办单位是谁,如果政府作为主办单位,他们来参、办展的愿望会表现得更加明显,相反,他们就会非常纠结,这是什么原因呢?究其原因不外乎看重的是政府的公信力。如果政府采取恰当的方式召集社会中具有相当好知名度的企业来冠名主办展览而自身“退居二线”,做好这些企业的“后勤保障”,这些企业所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和丰富的市场经济经验会吸引更多的参、办展者的青睐,这样就会让整个社会都可以关注会展经济的发展,从而真正盘活整个会展经济的市场运作。

2.资金问题

拓宽资金来源,正确引导社会的、民间的资金来关注会展,为会展经济的发展不断输入新鲜的“血液”。

发展经济离不开资本,资本投入决定经济效益,会展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当前许多大型的院校已经开办了会展专业,许多大型的旅游企业设立了专门的会展业务,许多会展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这些现象不难看出,会展业已经受到社会各相关行业的高度关注。前面说过,场馆的建设、运营都需要十分庞大的经费投入,我们必须看到,仅仅依靠政府投资,这个沉重的包袱会使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喘不过气来,不仅如此,还不能充分发挥整个市场中关注会展发展成员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考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引进社会的、民间的资本,让它们也参与到场馆的建设和运营当中,让整个社会共同承担起这个“包袱”,让更多的人都成为会展的主人,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让这些资本很快得到应有的利润,让每一位成员都能体会到做会展主人的成就感,这样,会展经济的血液循环就会更加顺畅和健康,会展人才的缺失现象也就可以迎刃而解,无论是院校的授课、院所科研成本投入,还是会展人的继续教育等,有资金作为保障,会展人才会敢去想、敢去做,也才会沉得住气、稳得住脚去做,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才会得到更大的提升。另外,考虑到会展场馆成本的回收,前面说过,仅靠场租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方面,我们必须与国际接轨,借鉴他国在此的成功实践,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反哺机制”,这是会展业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会展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非常明显,前面提过,业界普遍认为会展带动产业发展比例为1:9,受到会展经济发展而受益的相关行业,如旅游业、通信业、交通业、餐饮业等,都应该从自己的受益中划出一部分去“反哺”会展业,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真正体现出和谐共赢的宗旨。

3.服务问题

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兴会展之根本”,采取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为会展经济发展创造新环境、提升到新的水平不懈奋斗。

会展业的发展,其本质是依靠服务作为支撑的,从我国当前的组织结构来看,各地的会展办和行业协会,他们并没有多少职权,尤其是行政审批权,但会展的发展为城市经济的兴旺却提供了十分巨大的助推作用,靠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靠服务。大家知道,举办一个超大型的展会不是一个城市的会展办就能够单独完成的,它需要这个城市许多部门同时联动如工商、税务、城管、公安、消防、口岸委、旅游等。这些部门如何联动开展工作,会展办的协调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时间和城市经济发展,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尝试这些部门在当地的展览馆设立一站式服务办公室在较短的规定时间内,、参单位集中办完所有手续。如果说建立这样的办公室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协调办展会所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在规定的某个时间,统一集中办理参、办展会所需要相关手续。再比如,当我们正在为如何维持会展正常运转而疲于奔波时,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最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却捉襟见肘,为此,我们必须转换思路,如场馆管理方可以借鉴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的做法,采取服务外包的方式,让自己从一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营销策略研究等方面,争取更多的会展项目来馆办展,争取“大展不断,小展一馆多展、一日多展”,使现有的展馆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争取更多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市场竞争的最终目的。在模式上,除较为普遍的现场实地办展外,还可以尝试借助网络,由于价格便宜、送货便捷等优势,当今网购已经非常盛行而受到很多购物者的青睐,如果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能够出面组织协调,交由某一具体事务部门操作,针对某一行业在网络中举办一次大规模的会展,无论是会展管理者、参展商还是观众,只需要坐在家里点击鼠标就可以将其尽收眼底,这无疑将会在会展界激起不小的波澜,这种新型的办展模式也必将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最后,在场馆的管理和展会经营方面,先进的通讯设施、便捷的交通工具、科学现代的人员管理制度、经费收支管理软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要“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略和加快推动服务业的发展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只要我们能够沉得住气、就能时刻发现干扰会展经济发展的矛盾,只要我们能够冷静下来,就一定能够想出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会展经济的发展就一定能够为推动城市整个经济的发展再立新功。


上一篇: 从展会主办者角度论大型会展场馆建设
下一篇: 会展新说 | 马歇尔产业氛围与行业展会如何引导产业创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