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会展研究
中国地方节庆走向初探
发布时间:2012-03-05  更新时间:2012-03-05  作者:江苏省节庆协会秘书长 张承东  点击次数:484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近10年来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加快,中国地方节庆数量也进入剧增期。据笔者统计,中国各民族举办的地方节庆现代活动(包括乡村举办的节庆、企业举办的以产品促销为目的的节庆)已逾万个。1万多个地方节庆覆盖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各个方面,形成了汹涌澎湃、蔚为壮观的经济文化现象,成为地方经济的强大推动力量和老百姓创业致富的平台。对中国地方现代节庆活动总体状况可以概括为:在迅速扩张中不断提升,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在规范中走向良性发展之路。

  30多年来中国地方节庆的探索之路,既有创造民族节庆大品牌的喜悦,又有同质化低水平运营的困惑;既有产业与节庆相得益彰的成功范例,也有劳民伤财社会诟病的失败教训。但地方节庆的主流是适应了时代形势,培育了生产力,成为地方发展的推进器,简单归纳有以下特点:

  彰显地域特色,扩大地方影响。地方节庆的决策者,无一不把“造势推介”作为办节第一追求。努力提升地方的“三度”(知名度、开放度、美誉度)。这种追求在经济欠发达和偏远地区显得尤其明显。地方政府借助新闻媒体利用节庆活动营造的“卖点”,努力放大地方节庆的“眼球效应”,推介地方特色资源,寻找地方发展的突破口。如江苏盱眙县举办每年一届,已连续11届的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将当地盛产的淡水龙虾打造成中华美食,中国驰名商标,将盱眙打造成“中国龙虾之都”,以虾为媒促发展,盱眙名气也随“盱眙龙虾”红遍中国,走上世界,地方经济总量也以年40%速度递增。笔者统计,中国地方节庆有70%左右是县域节庆,县域节庆又有70%左右是以地方特产(不包括地方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办节载体。县域的主政者以代表性的地方特产为载体办节,在提升地方名气的同时,招商引资、推介旅游,促进地方发展。这也从一个方面表现了地方政府在科学发展理念支配下一种理性的追求。

  办节拓展眼光,主动对接世界。走出县门、市门、省门乃至国门办节,现在已是近年中国地方节庆活动一个新现象。虽然真正走上世界节庆不多,但代表一种方向。譬如青岛国际啤酒节成为国际性狂欢,并拉动啤酒业;孔子国际文化节已将儒教文化推向世界;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与外国地方政府联合办节数年并获得成功,已成为中国地方现代节庆国际化的范例。不少地方节庆乃至少数民族原生态的节庆也走出大山,走上京城和沿海开放地区的大舞台,甚至搭上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机遇走出国门。地方节庆“走出去”为中国地方节庆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无限空间,它争取了外部的办节资源,更好、更多地吸收国内发达地区、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营养办大办强节庆;借助节庆更好地实现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与优势经济的对接。

  打造节庆文化,丰富节庆内涵。近年地方节庆活动出现了一种极其可喜的现象,就是普遍注重了文化的挖掘与打造。众多的各类节庆主题论坛体现了高端智慧对地方经济文化的关注与参与;反映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特色的原创文艺作品成为推介地方的新载体;地方原生态文化产品和非遗文化的包装与推介,使文化“活化”并走向市场实现其价值。人们已明显感到近年中国地方节庆活动越来越“文雅”。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借助节庆打造文化、铸造品牌,更反映了中国地方主政者节庆理念的创新与提升。孔子国际文化节已使数百个孔子学院遍布世界;浙江象山中国开渔节仅是一个县域节庆,但其“保护海洋,人海共荣”、“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节庆主题已通过节庆的传播变成了世界的共鸣;安徽淮南中国豆腐文化节将豆腐文化推向世界,形成了全世界对中国独创的健康食品的共同向往。由节庆产生的文化力量,正成为中国地方软实力的核心。

  注重产业培育,节庆潜力强劲。中国相当一部分地方节庆在走过政府主办包办,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的阵痛后,已逐步向产业化进军。中国(丰县)红富士苹果节造就了一个大产业,安徽亳州中医药博览会已形成覆盖半个中国的中药材产业。类似这样的节庆尚有很多,这些产业既是节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直接成果,又创造财富反哺了节庆,使节庆有了较为雄厚的实力,有能力脱离政府财政支撑走上政府主导(指导),“自我造血”办节的良性发展之路。

  注重乐民富民,人气日渐兴旺。中国地方节庆的近年出现极为可喜的亲民化倾向。满足大众欢乐创业的需要,已成为政府和节庆组织者的追求。且不说青岛啤酒节“与世界干杯”的大气欢乐的主题,就是一般的县(区、市)办节庆,甚至乡(村)办的节庆,也注重了节庆的欢乐与全民参与性。大部分地方节庆除了万众狂欢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外,还设置若干的不同层次人士参与的活动项目,盱眙国际龙虾节的“万人龙虾宴”,青岛国际啤酒节的“20万人同饮一杯酒”,都营造了万人空巷,举城(举县)同乐的气氛。节庆也为老百姓创造了发家致富的机遇。现在许多地方老百姓已注重从节庆中寻觅商机。从一般节庆纪念品到节庆产业集团,节庆给企业带来商机无限,给老百姓带来的财富也越来越多。

  中国地方节庆活动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许多新生事物一样,既蓬勃发展,硕果喜人又存在许多先天不足,有极少数节庆还在低质运营、劳民伤财。研究中国现代节庆,总结地方节庆得失,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必须从现代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必须循着执政党执政理念嬗变的轨迹。笔者认为,分析和评价地方节庆,必须厘清三个关系。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地方节庆基本上没有列入上级的目标考核范畴,是地方政府自发举办。地方节庆活动既是地方政府行为,也是当代中国经济大潮中一种市场行为。地方节庆具有政治性、文化性、地域性和市场性。地方节庆的市场属性决定它在生长过程中必将有一个“无序”和“过多”的过程。但仅以仅以数量的多寡来评估当今地方节庆活动的成效无疑是片面的,也是模糊的。事物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没有量的积累绝没有质的提升。中国近年之所以涌现了数百个节庆品牌,就是因为有了上万个节庆的大浪淘沙。

  标准与个性的关系。中国地方现代节庆是个性鲜明、生动活跃的经济文化现象。由于行政层级、民族风俗、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地域、节庆经费投入、产业特质、政府与企业节庆目标追求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节庆活动风格各异。试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评价中国五彩斑斓的节庆是极其困难的。拿一个江浙发达地区节庆标准区衡量西部地区一个同类节庆,过度强调标准,势必丧失节庆个性,失去魅力,某种程度也会扼杀地方节庆的创造力。但节庆需要标准的“规范”,特别是行政力量的规范可以减少地方节庆存在盲目无序的竞争,节约行政成本与企业成本。同时也会增强地方节庆活力,更好地凸现地方节庆的个性。

  政府与社会、企业的关系。地方办节原动力是地方政府一种政治的自觉,也是政绩观的驱使。政府与企业在节庆中的作用永远不能互相替代。地方节庆的本质是民众群体性欢乐和创富,这是政府的执政追求。政府有责任发挥职能整合各种力量以提供保障,确保目标的实现。企业则是在节庆活动中拓展产业,营销产品,实现企业的行为目的,所以有人提出“地方节庆去政府化”是不现实的。企业完全包揽节庆从宏观上也是难以实现的。

  中国地方现代节庆事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也进入一个理性发展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地方节庆正按照中央“规范”要求,进行理性的回归和与时俱进的提升。今年以来,已呈现出几种特征明显的发展走向。

  产业化 多年节庆实践使地方政府认识到节庆产业化的重要,从而自觉地利用节庆催生与打造产业,依托产业办大办强节庆。其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有三:其一,产业化是衡量节庆效果的标尺,不仅资源特产类节庆,就是文化类节庆,若经过三至五届的打造,其办节物质载体尚不能形成产业,这种节庆注定先天不足,劳民伤财,只有走向消亡。其二,产业化是百姓创富的必由之路。中国大多数地方节庆定位是“富民节”,若节庆实现不了产业化,形成不少产业链,不能引领培养千万产业大军,这种节庆就会失去人心,难以为继。其三,产业化是节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媒体监督加强、公共财政支出透明化的今天,抢残守阙,仍依靠财政办节的行为必造成政治“危局”。大量的节庆活动的经费支出应该靠产业化实现节庆“自身造血”,靠企业化运作解决。中国已有许多地方节庆靠产业化实现良性发展,运用节庆打造产业,依托产业办大办强节庆。如盱眙国际龙虾节带动的龙虾产业,中国高淳固城湖螃蟹节、中国洪泽国际大闸蟹节带动的螃蟹产业,浙江(龙泉)青瓷宝剑节带动的青瓷产业等,已成为支撑节庆的强大力量。像江苏涟水县举办的“中国(涟水)缘文化节”已成为推介“今世缘”系列名酒的有效渠道,节企联手、节庆推介与产品营销结合,今世缘酒业集团已成为“中国(涟水)缘文化节”的办节主体。

  集群化 如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分化,组成集团企业一样,近年我们发现中国节庆界出现一种新现象,就是地方节庆活动集群化。如南京市以“中国国际梅花节”为龙头,整合全市各区(县)50多个节庆形成各具分主题的小节,形成遥相呼应、此起彼伏,联动造势的“节庆群落”,形成良好节庆效应。浙江以杭州西湖博览会为龙头,创造条件,让“千岛湖秀水节”、“龙泉青瓷宝剑节”等节庆参与,形成“造势联动”效果。节庆的集群化,让许多尚未成熟、知名度小的地方节庆活动获得成熟的大节支撑,争取更多办节资源,从而使节庆迅速成长与提升。

  品牌化 品牌是节庆的竞争力,更是节庆的生命力。打造品牌,提升地方的竞争软实力已使地方政府“节庆观”上升到一个新层次。当前和今后相当长阶段鼓励打造品牌,实现地方节庆良性发展应当是“规范”地方节庆的一个有效的手段。近年,在青岛国际啤酒节、大连国际服装节、中国拉萨雪顿节,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中国(淮南)豆腐文化节等一批品牌节庆引领下,打造地方节庆品牌成为大多数地方节庆的共同目标。未来的5-10年,中国势必涌起地方节庆品牌化浪潮。在品牌化过程中将有一批节庆崛起,一批节庆发展,一批节庆消亡。

  我们不应为中国现代节庆的蜂拥而起而沾沾自喜,我们不必为中国现代节庆的不足缺陷而沮丧,我们更不能为中国现代节庆的光怪陆离而迷茫。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中国地方节庆一定会在规范中大步前行,在“扬弃”中不断提升,收获的将是中国节庆经济文化的累累硕果。

 


上一篇: 国际会议产业的创意实践
下一篇: 会展新说 | 马歇尔产业氛围与行业展会如何引导产业创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