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眼下,尽管会展业的标准还在走相关的审核、审定流程,离正式公布贯彻解读还有一些日子,但关于会展业标准的“性质”已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讨论也由此开始。而随着会展标准提上议事日程,会展业也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标准之争。
目前,标准主持方都坚称是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个参照。简单地说,无论公布哪一个标准都属于推荐性标准。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标准公布贯彻解读,作为推荐性标准,会展业的这些标准都不具有执行力。
如此一来,尚未趟过无序竞争的中国会展业,可谓是久病未愈却又添新愁。新一轮的标准之争是否又将引发新一轮的混乱?与此同时,作为展会组织方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使用第三方统计数据,也正在考验中国会展业服务的底线。
中国会展业的标准之争正在拉开序幕。与8年前由原国家经贸委主持的《专业性展览会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以下简称《专业》)国内首个标准公布不同,此次即将公布贯彻解读的由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会标委)制定的首个国家级标准《经济贸易展览会术语》(以下简称《术语》),将极有可能与由商务部市场体系司委托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以下简称全国城贸联)起草的《展览会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组展单位经营服务规范》(以下简称《服务规范》)同时“面世”。
这一现象已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甚至有专家担心,如此巧合的时间节点公布不同标准,势必将引发会展业新一轮的竞争。
记者调查采访发现,专家的担心不无道理。《术语》标准已经通过国家标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标委)的审查,将于近期内公布。而另外的《要求》和《服务规范》也已经通过商务部内部审定,即将于近期内择日公布。与此同时,商务部建设体系司委托全国城贸联修订的《专业》标准公布的时间也是近期内。
看来短兵相接是不可避免了,但双方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每个标准的侧重点不同,相互不矛盾。但这样一来,专家们的忧虑已经显现:《术语》是国家级标准,《要求》和《服务规范》只是针对由商务部主管的展会项目,而《专业》此次则是受商务部建设体系司委托修订的评级标准。表面上看,上述标准之间并不冲突,实际上却“各自为政”。
“标准公布贯彻解读,对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会展业来说是好事。但如果不能做到统一或互补,就会缺少权威性,尤其是即将公布贯彻解读的标准又都是推荐标准。既然不是强制性标准,市场是否会认可呢?这些都成为标准受关注的焦点。”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炎在接受专访时如是说。
而就在上述标准尚未出台之际,也就在2010年年底,北京、广西等一些地方性标准纷纷出台。这给已经是乱象横生的会展业标准又添了一把虚火。
标准跑马圈地
“目前,由于是不同的机构在制定不同的会展业标准,大有跑马圈地的意味。”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葛玉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
据悉,
据知情人士介绍,
另据记者了解,根据国标委《关于下达2007年第五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07]100号),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提出的《会展业职业经理人执业资格条件》(以下简称《职业资格》)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已纳入2007年第五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编号为:20076489-T-322)。
全国城贸联一位不愿具名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10年,商务部下达了《关于2010年第一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商办建函[2010]377号)。由全国城贸联建议修订的《专业》和起草制定的《要求》、《服务规范》、《会展服务商经营服务规范》4项标准获得正式批准立项,并确定由全国城贸联负责这4项标准的起草。该人士透露,这4项标准按照商务部的计划,应该在2010年完成。
近年来,由于中国会展标准的缺位,令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在中国发展会员提速。针对这一现象,葛玉广指出,UFI吸纳会员的门槛在下降,包括一些已经成为UFI会员的展会规模和品质也都在下降。随着中国会展企业、会展项目申请数量的增多,UFI在中国降低了门槛。这样一来,此前经过严格审核通过认证的成员感觉极为不舒服,于是,就有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于2006年宣布退出UFI。
虽然上述标准尚未公布,但业界对标准的实用性并没有太多期待。好博塔苏斯展览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凡认为,之所以有不同的机构先后制定不同的标准,不过是在“抢旗帜”。他指出,如果制定标准的人员中从事展览操作的人极少,就很难说这样的标准实用性到底有多大。
难逃上热下冷
“既然是标准,就应该在会展业已经约定俗成的常用术语的基础上进行制定,没必要弄成中国特色的标准。”张凡认为,制定标准绝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在业内进行广泛的调查,并对已经约定俗成的常用术语再进行完善。这样制定出的标准才算标准,否则,就是几页纸而已,没有实际意义。
记者就上述标准公布后将对会展业产生哪些影响进行调查时,业内人士的反应出奇一致:这些标准大有为自己制定一个捞取利益的工具之嫌。
张凡指出,前几年,中国会展业热衷于申请UFI成为其会员,甚至还有人将UFI推荐给当地政府。据陈泽炎介绍,目前,UFI在中国发展的会员已经达到70个,近期内将有10个通过审核并成为其会员。这样一来,UFI在中国的会员将达到80个,中国成为UFI成员数量最多的国家。
业内人士强调,目前,中国会展业更需要规范。如此大动干戈地制定标准,千万不要上热下冷,中看不中用。
于是,已经失去耐心的部分地方政府,于近期相继出台了地方性《标准》,并以此来规范当地会展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地方标准作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标准之一,正在凸显其不可小觑的作用。
2010年12月中旬,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根据已实施的该《条例》要求,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活动,须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
紧随北京之后,广西颁布了《会展服务规范》和《会展场馆安全管理要求》,这标志着广西地方标准正式实施。这为广西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填补了会展业标准化空白。据了解,这两项标准由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共同研究制定,是广西首次发布的会展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这两项标准分别对会展组织者的资质、会展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会展举办场所的环境与设施条件、参展参会人员和会展服务商的管理、会展安全与保障等方面提出规范性要求,确保会展所涉及的会议、展览的整个服务流程均达到基本服务质量。
另据记者了解,近日,上海会展行业协会正在起草相关的行业标准,今后所办展会将按此标准执行。
陈泽炎强调指出,会展业的《标准》包括统计,还需要政府的推动。目前的现状是,标准还缺少明确的引导。
统计市场细分格局初显
“上述标准能为会展业带来哪些改变,能为会展企业带来哪些利益?从为行业发展规范的角度来看,只有那些没有利益私心的人才能客观地制定《标准》。”昆仑亿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钢对即将公布的会展业标准表示支持。
作为现场信息化服务(业内简称门禁)的服务商,张钢也期待会展业的《标准》出台。但问题是,上述推荐性标准不具有执行力。反而是市场竞争令现场信息化服务逐步规范了。
对于目前的标准之争是否将对会展市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远华软件公司总经理呼庆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会展业服务意识的提升,现场信息化服务现已进入实质的量变过程,再过10年,将会发生质变。
感同身受的还有澳龙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顾学斌,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买家为了节省开支,纷纷减少了参观展会的次数或不参观展会,许多展会因而出现了卖家数量骤然下降、展会现场冷冷清清的局面。这致使越来越多的展会主办方开始重视买家邀请和数据库的管理。
呼庆源认为,2005年是中国会展主办方服务意识提升最快的一年。应该说,中国会展现场信息化服务市场正在逐步建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展会主办方意识的提升,也愿意尝试启用现场信息化服务,且从中获得了不少的利益。
张钢告诉记者,现场信息化服务市场很小。表面上看存在竞争,但实际上竞争很小。据其介绍,目前中国会展业现场信息化服务市场占有率分别为:昆仑亿发为40%、远华软件为5%至10%、澳龙为5%至10%。此外,上海同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3万平方米至5万平方米展会规模市场占65%,而中展集团信息部的业务做得也非常出色。
此外,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俞华告诉记者,由其负责的《典型会展服务企业经营情况统计年报表》(商贸服务典型企业统计报表制度)也已经报送商务部,正在审定过程中。据他介绍,此次统计数据将经过国家统计局的审核,是目前中国会展业唯一具有法定性和权威性的数据。
业界人士呼吁,会展业应出台强制性标准,由全国会标委组织行业内的专家进行起草,推行中国会展业的标准。然后,由知名会展企业率先参加印证,由政府和媒体强势推广、倡导这一标准,但前提是不能作为获取利益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