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5天的车博会落下帷幕,爱车一族也如愿以偿地选购了心仪的香车,而绚烂之后,作为已经接连举办过两次大型展会的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却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当“会展经济”对兰州而言尚且算刚刚起步之时,如何将这个最大的硬件改进好,便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问题一:道路不畅
◆现状:交通拥堵打车难
8月29日下午,参观完车展的市民李先生一家原本想在附近打车回家,可是在路边苦苦等待半个小时后依然无果;无奈之下,只好先步行到城关黄河桥北。但来往的车流过于拥挤,在仅有的空隙间,偶有一辆出租车穿过,也是被别人抢先一步,就这样,等了近一个小时,始终难打到车。不仅如此,在靠近会展中心的两个公交车站,也总能看到近百人拥挤在一个站点等候着仅有的几辆公交。一名路边指挥交通的交警说:“展会人气太旺,人流车流将马路占去半幅,在仅有的半幅马路间,通行能力明显减弱。”此外,在展馆附近没有一处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造成大量行人涌入马路,也加剧了附近的拥堵。
◆◆建议:加快大桥建设加强交通疏导
对于交通问题,兰州城乡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陶世雄认为有关方面应加快中心滩黄河大桥的建设和盐场路的拓宽整改。“这样,可以让车辆分流绕行,从而缓解北滨河路的压力。”而东风华泰4S店的一名经理也认为:“应该在加强过街地下通道等配套建设的同时更注重交通疏导的作用。建议今后凡有展会,都应当制定专门的交通疏导方案来加强引导,并将其纳入到展馆管理者的议程中去。”
问题二:停车犯难
◆现状:仅供百余辆车停泊
好不容易穿过了拥堵的车流,可随之而来的便是“停车难”。在展馆外围,虽然设置有专门的停车区域,但记者发现,这些地方总共才可供百余辆车停泊。就以本届车博会为例,按照主办方提供的每日参展人数过3万的数字来计算,如果这3万人中有1%的人开车,也至少有300辆车需要停靠,事实上,开车的人肯定比1%的比例要高很多。所以说,“停车难”也是困扰展馆的大问题。记者在现场看到,因为无处停车,许多人便“见缝插针”,一辆挨着一辆将车停在了北滨河路的人行道上;待人行道停满后,又直接将车停在了路边,过往车辆只能绕行。此外,一些停靠在里面的车为了能找个空当将车移出,更是不惜逆向行驶、违规掉头,也成了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
◆◆建议:对有限空间加以组织协调
对于这个问题,甘肃亮海汽车服务公司的李经理深有感触,8月29日,他为了将车能妥当停靠下来,硬是等了半个小时,才争得了一隅之地。他告诉记者:“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我却没有看到有一名工作人员来出面协调,场馆周边交通基本上都是靠司机自律,这便容易引发混乱。场地有限是一方面,组织协调也不容忽视。”
对于展馆西边空出的一块绿地,甘肃易润汽车贸易公司的张经理则希望:“有关方面能考虑将这块地平整为空地,展会时可以用来停车;展览结束时也可当作广场使用,也将这绿地利用了起来。”
问题三:配套简单
◆现状:就餐点缺休息处少
经过了“兰洽会”和“车博会”两次大规模的展会后人们发现,展馆中一些配套建设简单的问题已日益显现。以就餐为例,虽然展馆中设置了可供就餐的“就餐点”,但总共才有几十张座位,除此以外,展馆内外,可以说方圆千米之内都找不到一家适合大众就餐的地方。此外,穿梭于场馆,也总能看见一些人无处可坐最终席地而坐的尴尬画面。而整个展馆内,两层楼也总共才有十几张长条椅可供休息,在这有限的资源下,便经常会看到一些市民为抢座位而争执的场景。
◆◆建议:加强配套建设突破瓶颈
“如今,只是甘肃国际会展中心运营就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待未来甘肃大剧院等建筑都相继建好投运时,中心滩面临的人流、车流会更多,相关的就餐、休闲压力会更大,现有的配套建设便更加吃紧。”在兰州城建设计院一名工程师看来,不加强配套建设,将是制约兰州“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汪晓文就指出:“甘肃会展中心的落成,对带动兰州市乃至全省的展会经济会有一定效用,然而能发挥多大效用,更多取决于软环境,即展馆的整体商业运营水平。仅仅将硬件建设好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仍然是展馆的后续管理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