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会展资讯
中国纺织服装业期待的盛宴——浅析中国服饰展览业
发布时间:2009-05-18  更新时间:2009-05-18  作者:本站作者  点击次数:3705

伴随着中国服装经济的不断繁荣,服装专业展会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总的来说,目前国内服饰类展会大致分为这样几个类型:服博会、服装交易会、时装周、服装节、服装辅料展、家纺缝制设备展等,总体上可分为综合类展会和专业性展会,蓬勃发展的中国服饰展展览业,已经成为中国服装走向世界的交流平台和商贸窗口。
  近年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速度十分迅猛。而一味追求“量”的普遍心态导致对“质”的不够重视,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目前纺织、服装类的展会70%专业展,30%综合展,按照企业的性质细分展览项目,提高展会的专业性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全世界共有八万多个展会,而中国每年只有三千多个展会,对于一个庞大的中国生产消费市场来说,纺织服装览会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我们看到,由于展会设计不够贴切市场,各地服装展会纷起,新面孔不断,照搬模式,导致同类展会偏多,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资源浪费严重,显然不利于此类会展的健康发展,也将殃及整个纺织服装产业的提升。
  一、中国服饰展览业的喝彩与反思。
  每年3月份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CHIC)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五届了,CHIC是目前亚洲最大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服饰展会,在中国服饰展览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CHIC期间举办的中纺圆桌对话、中国服装论坛、中国服装经销商联席会议、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颁奖等系列专业活动。这一系列都是令国内同类展会望尘莫及,同时也使CHIC在展会的深度与高度牢牢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成为国内同类服装展会中的“霸主地位”。
  在服装市场已经进入品牌化的今天,“服装展会向品牌化发展”的意识已经逐渐形成共识。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通过控制了展览规模,做细现有服务,深挖客户需求,同时引进了面料展览,使其行业覆盖能力和影响力迅速攀升,从众多的纺织行业展会中脱颖而出,已经形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服装品牌展会之一。国内有一些地方服饰展会也纷纷打出了品牌,突出了个性化和专业化的特色。
  日益成熟的服饰展览业对现代市场营销的渗透效应越来越强,众多服装企业视展览会为拓展市场的跳板,在时间与空间都有可以量化为金钱的展会上,竞争高度集中,同类商家为争夺客户短兵相接,企业要在这样一个完全向买方市场倾斜的环境中突出重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服装展会已成为服装产业的助推器和经济增长点,在展会如林的竞争态势下,打造真正有助于产业提升的会展品牌,是各类服装展会组织者面临的严峻课题。目前很多服装展会项目仍旧是单调的,创新的局面没有真正开拓出来的。在竞争中也就没有主动权。未来的展会,要把创新当作发展的核心去研究,走特色化道路,避免重复和同质化的定位,提倡差异化竞争。
  二、透视中国服饰展览业的“五大怪圈”。
  1、没有创意的“三步曲”。
  透视2006年中国服装业大大小小的300余场展会,能见到的形式不外乎展会“三步曲”———论坛、大赛、走秀。就服装论坛和各类服装大赛来说,各种各样的主办机构,翻来覆去都是熟悉的老面孔,唠叨那几个不变的主题。2006年的服装论坛,除了CHIC的中国服装论坛之外,几乎再没有能给听众带来真知灼见的论坛或讲座,论坛或许是一个话题很好的表现形式,也许只是一个失败的选择。2006年,是中国服装产业升级大发展的一年,然而中国的服饰展会并没有创新升级。
  2、秀场热闹,商贸冷清。
  品牌化发展一直是业内展会一致的追求,主办者期待能赋予品牌更大的想象空间,给展会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看到,除了展会本身,形形色色的开幕式、走秀、晚会、大赛活动等等成为众多纺织服装展会主办者不懈追求的“亮点”,展会演变成一个热闹的秀场在炫目的秀场中,有的展会秀出了水平,有的徒费气力,甚至为了面子苦苦挣扎。
  在展会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或客户是参展的唯一真实目的;对于观众来说,是否好看、好玩、热闹则是他们评判一个展会好与差的标准,究竟要迎合谁的需要,无需赘言。而有的展会,却“误”入歧途,为了好看,要搞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开幕式或者琳琅满目的明星晚会;为了好玩,南方某品牌内衣展会来了一场独特的“超级女身秀”;为了热闹,请上一大堆国内外的政要名流们捧场。
  3、名称升级,“镀金”展会。
  2006年,在全国服装产业吹响“产业升级”的号角之际,中国服饰展业也竟吹“升级之风”,所谓的展会升级,大部分只是名称的升级。一时间内国内又多了许多“国字号”的服装展会,展会升级本身是一件好事,然而只是名称升级,办展水平和质量没有升级,难免给人以“拿大旗当虎皮”的嫌疑,反而影响展会办展宗旨和目标。
  4、“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服装展会不是政府的面子、形象和政绩工程,企业并非棋子和垫脚石,在市场化日渐走向成熟的今天,政府要做的是营造良好的政策公共环境和产业环境,让企业成为展会“唱戏”和获益的真正主角,展会要立足于为服装企业的长久发展打造坚实平台,依靠市场化运作顺应国际会展业发展的模式,而且要吻合现代展会的内在民展规律。
  在服装展会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政府展会”的退出,政府资本的介入,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真正的主体企业的发展及竞争力就会被削弱。政府行为的介入,也容易形成没有特色的展会,定位不明,专业性不够,功能性不强,大做形象工程是政府主办的服装展会通病,这也是造成中国服饰业展会大量资源浪费的关健原因。
  5、展会云集,资源重叠。
  据国家权威机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仅服装节就有20个左右,而为数不少的服装节、行业展会大部分都集中在了9月份,展会的时间趋于集中化,使得国内的生产、销售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参加如此众多的展览会,这是否意味着,参展企业将局限于当地的部分企业,而是终将导致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谁都有可能无法做大?这样的展会效果也会因为参展商和观众的分流而大打折扣,同时也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三、中国服饰展览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严峻现实告诉我们,要想创新升级、做大做强、必须加大推进产业的深度合作,服饰展会功能定位不能仅仅停留在促进贸易合作的层面上,而要致力于搭建起在技术、资本、商贸、和服务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的平台。
  中国服饰展览业必须紧贴市场,提供一个产业与专业市场互动交流的机会,从而围绕为参展企业创造参展价值的服务,推动展会向市场发展,做好展会策划工作。同时也要求服装企业为服饰展会创造价值,企业展览的内容应代表时尚前沿、展品前沿,要把最具价值的产品带到展会,只有这样创造双向价值,才能使服饰展会创造更加良好的商务环境、有序的流通环境。
  从总体上看,创新已成为服饰展览业的必然选择,从服装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参展者思维模式的变更等层面来看,未来的服装展会必将朝着更加理性、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永葆服装专业展会的无限魅力,才能顺应中国服装产业的必然趋势。
  我们对中国服饰展览业的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是必要,从我国历届展会参展品牌的情况来看,如今的服装企业早已改变了以往那种蜂拥而上的局势,而逐渐变得更加理性和谨慎。如何选择合适的展会,如何利用好展会契机,已逐渐成为服装企业关注的重心,可谓一大幸事。而从展会组织形式来看,由于市场同质化日趋严重,如何创新已成为摆在眼前的严峻问题。只有走特色化、走差异化之路。定位要明确,要有独特的办展理念。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根据地域状况、产业规模以市场手段来进行运作。
中国服装业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国内服装展会作为主要发展载体,要为之搭建一个平稳而开放的平台。每个展会可以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结合自身的优势,对市场的理解程度和未来发展的宽度,作一番深沉的考量,想必对未来的办展有所启示。这样中国服饰展览业的前景,亦会更加美好!

上一篇: 今春广交会展位费降低 拟邀80万海外采购商参展
下一篇: 会展ESG——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会展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