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会展行业的历史,人们一般都是从1985年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兴建完成开始计算的。其实,早在1980年我就把展览办到内地来了。”从刚下飞机的朱裕伦脸上看不出丝毫疲倦,作为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会长、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向记者谈起展览,无论是创业的艰辛、守业的艰难,还是对整个行业的分析与期望,都从淡淡的话语中流淌出来,波澜不惊,却自信、坚定。
展会应当体现地方优势
在朱裕伦看来,办展会离不开两种优势资源:供应商和买家。这两种优势资源上海、北京都有,一年涉及的展会内容可达100多个。而广大二三线城市在商业造诣上显然不能与北京、上海相比较。他认为,这些城市的展会应充分体现地方产业优势,例如河南和四川是中国内地农业大省,会展优势应放在农业上。但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展览往往盲目跟风。朱裕伦认为,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搞同样的展会,地方政府要发挥地方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办会展切不可东施效颦。
形成展览带增加吸引力
“香港会展业在全球的地位不容小觑,而广州、深圳则产业优势明显,硬件条件优越。大家联手,就能够取长补短,获得更好发展。”谈到这里,朱裕伦显得很兴奋。他告诉记者:“香港展览以外向型国际消费品商展为主,近300万专业买家中有10%左右是海外买家。因此,广州、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的海外买家资源,同期举办与香港类似或相关的展览,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展览带。这样一来,观众可以在半小时车程内同期观看多个关联又各有特色的展览,这将对买家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同时,朱裕伦认为,广州、深圳要学习香港会展的“软条件”,包括管理、服务、经营理念等。比如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其中展览面积仅为6.4万平方米,剩下的场地做什么?做服务!他认为,广州、深圳会展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交通管理、语言环境等方面有待提升和改善,否则有可能影响会展业的整体形象。
会展经济的盈利模式
朱裕伦认为,会展经济最重要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周边土地的升值实现投资回报,因此展馆一定不能设置在市中心。会展中心好比是一个盘子中央的茶杯,以此为中心辐射开去的一定范围内的圆型面积土地,政府要在建设展馆时一并征用,等会展中心做旺2年至3年后,再像切蛋糕一样,把土地一块块慢慢分切出去,保赚土地升值的回报。这样,最初建会展场馆的投资不愁收不回来。除此之外,这些展馆还可以建成具备综合功能的会场,适用于音乐厅、演唱会场、球赛场,还可以搞一些购物节、花卉节、新春晚会,都会令空置场馆赚钱。
谈及当下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时,朱裕伦坦言,金融危机对其公司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此,雅式公司专门制定了一个方案,即在危机中如何协助客户度过难关。“我做展览30年了,从1980年参与主办只有几十个展位的中国机床展到现在,遇到过无数的困难,但走过来了。这一路我始终有着一种使命感,就是为国家做点事,我没有那么多新招数,关键在于执行力。对于中国展览业,我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