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年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与以往办展思路不同的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办展趋势下在从“综合型”展会向“专业化”展会转变。如山西省9月举办的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云南省10月举办的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青海省11月举办的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展览会,以及吉林省将于2008年4月举办的首届中国长春制造业博览会等等。这一现象引发业界诸多思考:综合型展会(如投资洽谈会)为何不再受政府追捧?对于中国会展业来说,这一办展趋势说明什么,预示着什么?专业展如何成为品牌展会?就此,特别邀请业内专家细致分析、精确解读,为广大读者、从业者以及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主持人:
张丽----中国会展杂志编辑
特邀嘉宾:(按姓氏笔划排名)
张松才—--宁波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宁波市会展工作办公室主任
刘红钢----成都市贸促会副会长、成都会展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
刘松萍----广州大学教授、广州市会展产业研究所所长
主持人:在会展业被各省市级政府关注的前几年,各地首办的展会都以“某某投次贸易洽谈会”为“卖点”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但从最近各地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会展业发达地区,还是会展业刚刚起步的省份,新办展会都在走专业化这路。三位认为通过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哪些问题?请分析说明。
张松才:我认为这是会展行业办展走向理性发展的必然之路。在会展业刚刚起步的时候,政府办展更注重现场效果,场面是否红火,参展商与专业观众是否“热情”。特别是办这种综合性的经贸洽谈会,很能够为当地造势。但经贸洽谈会也有它的弊端,如展期时间短,交易活动无法延伸(洽谈活动只能在短短的两三天内进行);行业细分不明显,只要涉及到商业洽谈的项目都可以参会〔造成参展商不够专业,观众也不够专业〕等等。所以,政府办展会走专业化之路是会展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刘红钢:近几年来,各城市会展业发展速度相当快,由于社会产生分工细化之后,各城市办会、办展不再是大而全的思路,而是自然地从一开始的综合洽谈会转向专业化,企业和商家们需要一种专属领域的平台来互相交流,商家们在专业化层次上需要政府提供这样的平台。从政府服务于会展、服务于商家的角度讲,应该走专业化之路,一是满足企业和商家的需要,二是体现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办会办展思路。
刘松萍:展览走专业化之路是国际会展发展的趋势,专业展览才能符合企业参展目标要求,达到展览目的。会终究是一个市场行为,要符合参展企业的需要,才能持续发展,同时,专业展可对当地产业起促进作用,在经济转型时期尤其重要。
主持人:对处于会展业起步,发展阶段的地区来说,办专业展与综合型展会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松萍:一是促进特色产业升级的需要,展会为区内产业服务,通过优势产业孕育富有特色的行业会展,又通过行业品牌会展的形成为本行业的腾飞提供契机,最终形成特色产业与会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二是依托初具规模的展览会。三是与资源结合。四是与市场结合。五是信息越不对称的领域越容易成功。
张松才∶专业展有它独特的个性。行业更细化,参展商及专业观众更对口。特别是会展业发展水平处于二三级的省市,依据当地特色办出更专业的行业展会,是壮大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进步的有效方式之一。在行业选择上,应该依据自身优势与特色,办区别于大众的、能为当地及整个行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展会。
刘红钢∶无论是哪个城市,起步阶段都要举办一些综合型展会,综合展能吸引人气,拉动市场营销。当综合展培育出想要达到的效果之后,找到一定支撑点,就要通过逐步举办专业展来替代,让政府、企业得到双赢。从这方面讲,专业展一旦培育成功,其“寿命”通常都比综合展长。以我们的经验,成都市除西部博览会这种综合展较有影响和规模外,目前看来,还是汽车展、家具展这种专业展会,规模和影响力更大,更受参展商、经销商欢迎。
主持人:选择一个行业办品牌会,从而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这是很多省市政府办展的基本想法。但是选择什么样的行业?办哪种规模的展会?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此,请谈谈各位的观点与建议。
刘红钢:以我们的办展经验来看,首先,培育品牌展会,要紧紧围绕政府重点打造和培育的重点产业,要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方向,要依托现有的产业特色,有产业集群。近年来,成都市政府提出展会要服务于产业,从本地自办展来说,目前成都市有家具和女鞋两个较大的产业集群,这两个产业完全有能力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外销一条龙的系列产业支撑,因此,已拥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已成功举办八届的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以及正在培育的女鞋展将是我市重点打造的品牌展会。相信成都完全有能力通过举办这些规模大、影响大的专业展来充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从外来展来看,糖酒会是个切实的例子,在成都举办的糖酒会有如此影响,其根本原因就是:四川是农业大省,食品加工业相当发达,酒类企业在全国数一数二,有足够的产业基础。企业在展会上尝到甜头,就愿意参展并扩大其展位数和面积,使整个展会影响和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良性循环的效果。
主持人:从各媒体报道相关展会的新闻来看,省市级政府对于首次举办的专业展会的宣传力度是非常大的。有的甚至夸张到令展商都产生置疑。从投入与产出比来看,各位嘉宾认为如此大费周张的宣传工作对展会本身是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张松才:我个人认为,对于首次举办的展会,强化宣传是有必要的。毕竟,展会是信息经济、眼球经济,需要招商、招展。但从本质来看,办展还是要按照会展自身的规律来办,以市场取向和专业取向的要求来办。并且,成熟的展会,应该取消大肆宣传的方式,而应该开展有针对性的策划宣传,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我们宁波的很多展会连开幕式都取消了,这也是节约办展、务实办展的方式之一。
刘红钢∶展会宣传要根据展会情况而定,我认为,在做宣传策划之前,要分为会议论坛、节庆活动、专业展览三大部分。
首先,会议论坛就需要在邀请专业领域里的领军人物上下功夫9在论坛上发表其独到的观点,引起重视,比如成都市已举办了五届的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我们就会把邀请演讲嘉宾作为重点。再比如2006年我们承办的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虽然会期没有直观的成果,但是4884场下一对一的洽谈和30%以上的洽谈成功率,给企业带来的间接效应确是无法估量的。如果是举办节庆活动,就要通过大众媒体的广泛宣传,通过平面、电视、网络、广播、户外媒体全方位的宣传,扩大其对外影响。对于专业展览,重点要放在专业推广、招商方面。当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突破区域型展会之后,再通过大众媒体全面地宣传。
总之,宣传工作是否成功,需要根据展会情况精妙地制定宣传策划方案,使投人的宣传费用和其他宣传成本在展会上得到最直接的体现,达到最好的效果。
刘松萍∶从投入与产出比来看,大费周张的宣传工作对展会本身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同的媒体与新闻协作系统上进行展览的宣传,费用有很大的差别。一是低成本广告投放与服务创新才是展览组织者需关注的重点,灵活应变不同的媒体组合策略,才是宣传推广的关键。二是选择媒体主要看媒体的对象是否是展览企业的目标参展企业。如果是消费品的展出,可以选择大众传媒,包括大众报刊、电视、电台、集中地的招贴、旗帜等。如果是专业性质的贸易展出,就在综合媒体上刊登广告,要选择使用生产和流通领域里针对观众的专业媒体。包括专业报刊、内部刊物、展览刊物等。三是加大对专业买家的邀请,另外可多建立战略伙伴加大海外的推广宣传。四是在宣传策划上加大网站宣传和软新闻工作。
主持人:曾经有不省当初办得场面红火、影响广泛的展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当然这当中的原因有很多)。要想避免被淘汰出局,对于新创办的专业展会来说,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强化?
刘松萍:我认为一是从参展商方面加以强化。有大量的专业买家,有高品质的专业买家,因应不同市场的经济环境,招揽买家的策略及所投放的资源会做出相应调整;二是从专业买家角度,展览的规模、展品种类和品质,另外就是增值服务;三是市场策划及宣传;四是行业的认可和权威性,行业带动性〔潮流引导,科技推进〕;五是展览的声誉;六是鲜明的主题(时代感,独创性)七是加强国际化程度;八是实效性:新政策的发布〔权威性〕,新规则的讨论〔前瞻性〕,以及新标准的提出(规范化)。
刘红钢∶一是要有创新,新创办的专业展会一定要结合该地区特色。二是要制定完善且适合的发展战略部署,包括步骤、目标、任务、措施等。三是要逐步摸索出适合该展会发展道路的卓有成效的宣传推广方式。
主持人:现在都在倡导节约办展,对于首次举办的展会,是否应该弱化或取消开幕式?为什么?政府办专业展如何走节约化这路?
刘红钢:政府倡导节约办展是大势所需,思路是好的。不管什么展会,一定要控制请客、讲排场等不必要的开支。政府可要求企业树立节约观念,不讲排场,不讲面子,将经费用在实际工作上,比如展具、展台的循环利用等。关于开幕式,不能一概而论地为了节约而取消,该举办开幕式的展会还是有必要办,只是在形式上要杜绝铺张浪费,达到预期效果即可。
刘松萍∶不一定取消开幕式,因为开幕式也是一个宣传手段,但可以弱化,力量放在对行业权威人士的邀请上。政府办专业展走节约化之路,一是使用专业人才或机构,减少中间环节;二是扩大销售收入;三是充分利用赞助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