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来临,高歌猛进的展览市场并没有归于沉寂,尤其在温暖的南国,许多展会如同贺岁片一样在期待中如期上演,为商家创造商机。
据报道,日前南方某城市举办投资贸易洽谈会,组织者不辞劳苦,远赴欧洲进行招商,引来了欧洲10多个国家的几十家企业与会。洽谈会浓重热烈,悬挂着与会者的国旗,燃放焰火,以红地毯做装饰,场面热烈宏大。但令人费解的是,原本是一场中欧企业寻求贸易与投资机会的洽谈会,却因为彼此之间不对口甚至毫不相干,远道而来的欧洲企业和当地企业都难以找到合作伙伴,因而不欢而散,草草收场。
据了解,类似的情况在当下的展会热中并不少见。
展览业鱼龙混杂贸易效果参差不齐近几年,国内会展业发展得如火如荼,许多城市看中展会的赚钱效应和带动效应,将发展会展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提升城市形象,扩大知名度,推动了会展业的持续升温。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在京、沪、穗等中心城市展览业的带动下,全国新近建成展览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展馆达30余个,根据相关统计,近10年来,我国通过展览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达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120多亿元人民币。
目前,国内各省市举办的各种形式的贸易洽谈会、投资促进会等数不胜数,有些展会商贾云集,展览的专业水准和服务质量都很高,成为企业趋之若鹜的展示平台,甚至出现展位难求的现象,像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塑造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阶梯。
一些展会脱颖而出的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展会归于平庸,加之不断涌现的新展会,导致展览业出现了鱼龙混杂、展会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据记者的观察,一些展会由于举办城市缺乏产业基础,又脱离消费市场,对客商的吸引力逐步减弱,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实际的成交,都不尽如人意,有些展会在举办了几年之后,目前已经陷入有名无实、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
记者不久前曾参加一个大型博览会,展会的规格档次,展览规模,参与企业和乃至观众的人数,都堪称国内最大的展会之一。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受到高层关注的展会上,一家占据相当展场面积的参展企业人士却告诉记者,这个展会对他们企业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在展会上根本就没有他们的目标客户。而他们之所以来参展是因为展会是当地政府主办的,作为当地有知名度的企业,只是来捧捧场,给政府一个面子而已。
出现这种状况恐怕是主办方始料未及的。组织者的本意是为企业牵线搭桥,创造贸易、投资和合作的机会,并为此展会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但却因为经验不足,不了解参展企业的实际需求,使洽谈会收效甚微,作用远远低于预期。企业明知是赔钱赚吆喝,碍于情面不得不参展,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放眼当下国内展览市场,许多展会过于注重外在的形式,忽略了实质内容,本末倒置,造成展会效果不理想,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有些地方的投资贸易洽谈会,表面上轰轰烈烈,开幕式气派宏大,鸣放礼炮,高官出席剪彩,演艺明星助阵,场面很是热闹,组织者的心思也多半放在安排领导的活动和行程,甚至以为只要领导满意,展会就算成功。而对于为乘兴而来、投入不菲的参展企业提供了多少帮助,创造了什么贸易机会,促成了多少交易,企业有几多收获,却无暇顾及,或者漠不关心;有些展会在前期招展时随意添加水分,放大参展效果,宣称展会何等权威,有多少国际企业参加,带来多少商机,吸引企业参展。而实际状况却与承诺相去甚远,不仅展会冷冷清清,也鲜见国际买家的影子。
贸易洽谈会要着眼于为展商和买家服务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会展业起步较晚,尚处于起步和成长期,无论是政府还是展览公司,办展经验都明显不足,专业人才缺乏,服务意识不强,这是造成目前国内展会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展会作为一个创造贸易和交易机会的平台,其主体应该是展商和观众,参加展览的展商质量、专业观众、买家的多少决定着展会的水平和影响。而一个展会要想成功,必须注重细节,通过务实的工作,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切实为展商创造商机,带来实际的参展效果,让参展商与买家觉得不虚此行。如此,企业才会有继续参展的热情和动力,展会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据了解,目前国内众多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厦门投洽会的展会质量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由于历史比较悠久,政府重视,经过多年的培育,厦门投洽会已经打出了品牌,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堪称一个高水平的经贸洽谈会。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泽炎认为,在目前重复办展现象严重的情况下,贸易洽谈会这种形式的展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针对不同的定位进行前期准备,做足功课,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像成都举办的西部投资贸易洽谈会,会前及时了解企业的参展意向,与各方进行充分沟通,会上进行撮合与对接,会后有项目跟踪、落实,实际效果比较明显。
北京会展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宏伟表示,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像贸易洽谈会这种贸易配对形式的展会,前期要经过一个较长阶段的准备,洽谈时才有针对性,收到好的效果。国内有些展会主办方组织贸易对接的经验和意识差,比较盲目,以为只要招来了客商就行,洽谈合作是参展企业的事情,殊不知展前的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洽谈的成效。从参展商来看,国内参展企业的做法同样欠缺,不成熟。相信企业参展机会增加后,就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展会去参与。“国内企业主要还是经验不足,随着会展业的发展,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