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坐落于空港新城的“重庆之窗”片区建设全面启动。有消息称,包括渝北、江北、北部新区在内的主城北部地区,被市规委会明确为会展业发展的重点地区。
而此时,南岸区正在部署将于年内启动的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工程,并准备把从南桥头到四公里的区域打造成“重庆会展经济区”。
重庆会展经济尚未做强,一南一北主城两区即已拉开竞争架势。此前,北碚、九龙坡、永川等区均打出发展会展经济的旗帜。
重庆,到底需要多少会展中心?
渝北还是南岸?
渝北强势推介“重庆之窗”,试图在会展经济上后来居上;业已抢占重庆会展高地的南岸,则仿佛胜券在握,有条不紊地部署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工程。
“北部有空港,又有水、陆、空无缝对接的综合交通网络,无疑将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8月7日,在渝北区宣布“重庆之窗”片区建设全面启动时,渝北区副区长傅建华说,渝北空港将成为一片会展业发展的新热土。
根据市政府的空港新城规划和渝北区有关文件,“重庆之窗”是位于渝北两路的空港新城辅助区之一,定位为会展、酒店等服务业聚集区。
渝北区政府近期出台的一份文件,也彰显出发展会展经济的雄心。这份名为《关于促进酒店会展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到,在两路、龙溪地区投资酒店、会展场馆的企业,将享受土地出让金和城市建设配套费“先征后返”等优惠。
渝北区商委主任戴华平,是这一政策的支持者。“选择发展会展经济的重点地区,要考虑当地的经济、交通、区位等多种因素,北部地区无疑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他看来,未来重庆会展业“落子”北部片区是必然的。
这段话所针对的,其实就是南岸区。
自2005年,位于南坪的重庆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以来,外界一直存在争论。受非议最多的,就是南坪地区的交通。“举办一次全国性会展,动辄有十余万人聚集,南坪原本脆弱的交通能力很难承担。”戴华平说,如果大型会展比较少,靠交通管制也许能够解决问题;但一个成熟的会展中心,几乎每个月都有大型会展,“难道天天交通管制吗?”
在戴华平看来,重庆国际会展中心还有两大劣势:展馆面积偏小,仅4.5万平方米;远离空港、码头,交通组织不便。“北部地区则具备优势。”他说,北部片区毗邻空港,而且土地资源相对充裕。一个大胆的计划是,以渝北区、北部新区的名义,向市委、市政府递交请示,希望将会展“中心”安排在北部地区,建设一个“20年不落后”的新型展馆。
“我还没听说这个信息。”从记者口中得知渝北区的谋划后,重庆市会展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唐鸣放,显得有点吃惊,“我得到的信息是,市政府准备启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工程。”
唐鸣放的说法,南岸区商委主任罗本文给予了证实,“二期工程年底前就启动,方案设计论证都基本上结束了。”
罗本文坦言,与周边城市相比,重庆国际会展中心确实规模偏小,现有会展功能及周边系统工程不够完善。“不过,随着二期工程的启动,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南岸区的想法是,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现有展馆4.5万平方米、室外广场两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利用原室外展场和现南坪北路区域形成新的5万平方米的室外广场,解决室外场地偏小的问题;利用原50亩美术馆用地和周边空地,新建2至3层的会展场馆,解决会展场馆偏小问题;同时,在会展中心周边布置交通环道,并改造当地步行系统,彻底改变现有交通环境。
“工程完成后,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会展面积将达30万平方米,成为西部第一的会展中心。”罗本文说,“这基本上已经是铁板定钉的事,其他区争不来的。”
“1∶9”的诱惑
“南北之争”也好,更多区县跃跃欲试也好,各区县所看重的都是:在会展上投入1块钱后换回来的9块钱的综合收益。
建设会展中心,其实并非易事。其中,仅场馆建设的投入就动辄上亿元。据南岸区初步测算,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工程场馆建设费高达3.4亿元,与之配套的市政道路、广场、管网及景观工程等市政建设投资也需要3.5亿元。
但这并未打消各区县发展会展经济的冲动。早在2004年,我市就曾出现5区县争建会展中心的局面,渝北、南岸、渝中、巴南、高新等区均抛出“蓝图”。当年,永川还与香港国际金龙投资开发公司签署协议,准备投资3亿元在永川新城区中心建造一座国际会展中心。
“各区县看重的,是会展经济的综合效益。”唐鸣放说,会展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不仅能给城市带来场租费、搭建费、广告费、运输费等直接收入,还能创造住宿、餐饮、通信、旅游、购物、贸易等相关收入。“业界有一个普遍说法,会展经济的投入收益比为1∶9,即投入1元钱,能带来9元的综合效益。”
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总裁门图特先生曾如此评说会展经济的重要性:“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
各区县争夺会展中心,其实就是在争夺“9”的效益。戴华平在接受采访时,不止一次谈到了“1∶9”的概念。他说,今年5月,在渝北举办的2007中国(重庆)国际五金机电模具交易会,开幕前,仅两家参会企业,就将该区的犀牛、新华两家星级酒店所有床位包下。
“2010年前,我们将新增10家四星级以上酒店。”戴华平说,今年渝北区动工兴建的四星级以上酒店就有5家。
南岸区从会展中尝到的甜头,比渝北区更多。2005年重庆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以来,重庆的大型会展活动基本都在这里举行。仅2007年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就给重庆旅行社带来约在1000万元以上的综合收入,给酒店业带来直接住宿收入近5000万元,其他综合收入两亿元左右。这其中,南岸自是占尽“地利”。
“我们区提出了‘吃在南岸、住在南岸、玩在南岸、会展在南岸’的口号。”罗本文透露,南岸的规划是,打造会展带动交通、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的“第三产业消费链”,把总长20公里的南滨路建成以会展经济、总部经济为龙头的大南滨经济带,将沿南滨一线建设一批酒店、购物中心、餐饮等配套设施,并让南岸的核心区域———南坪形成一个1.5平方公里的会展和会展配套区。
这无疑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据悉,仅酒店建设方面,南岸区提出打造“100颗星”,在现有11家星级酒店、共38颗星的基础上,再建14家星级酒店,增加66颗星,使床位从现在的2863张增至1万张以上。
争夺“小蛋糕”
各区县在发展会展经济上表现出强烈愿望的同时,重庆会展经济整体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会展场馆的建设一旦缺乏规划,就很容易演变为重复建设。
“过分强调‘9’的收益,而缺乏统一规划,重庆会展将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沼。”重庆会展业资深人士杨文(应被采访者要求用化名)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重庆会展经济的投入收益比远未达到1∶9,最多只有1∶6。
“在定位不准的情况下,就盲目投入上亿元资金建会展场馆,不仅不会得到‘9’的收益,也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他说,重庆会展经济过程中,有过教训,中国西部(重庆北碚)花卉博览园就是一个例子。
2003年,中国西部花卉博览园在北碚区静观破土动工时,曾号称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花卉展销基地。
但是,今年8月20日,花卉博览园已被钢架、防护网“包裹”起来,一群工人正在对场馆进行改装。原来承办花卉博览园的重庆美欣园林艺术公司已经退出,作为新东家———商社集团斥资3亿元准备打造“美丽乡村嘉年华”。
“我们才接到项目时,场馆的墙皮已经开始脱落,水管道和电线锈蚀,整个场馆显得很陈旧。”承担项目开发的重庆润物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营销策划总监廖哲波介绍说,他们是2005年接到这个项目,因为当时这里的会展并不景气,最终进行了重新定位,利用当地的农耕文化,打造乡村嘉年华。
北碚区农委花办一位负责人说,静观离北碚城区有60公里,交通极度不方便,路况也不太好,“自2004年举行过第二届花卉博览会之后,就再没有举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展览。”重庆美欣园林艺术公司一位负责人也是一肚子苦水,“接手时,原以为会赚个盆满钵满,并带动当地的会展和旅游,但结果是事与愿违。”
和静观花卉博览园一样,重庆市农业展览中心2004年建成后,也是每年只承接一两次会展。中心负责人王骞介绍,农展中心展厅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每年展馆的成本和维护费至少要400万元左右,由于展览少,“根本就不能谈收益的问题。”
“这些情况,被‘冲动’的区县忽略了。”杨文说,会展经济中,场馆获益有限。重庆收益最好的房交会,举办一次展览组织方也就收入1000万元左右,其中场馆最多拿到300万元。
“过度投资兴建会展场馆,必然会出现场馆空置率高、生存困难的风险。”他说,缺乏规划的建设,很容易演变为重复建设,最终的结果是,各区县抢夺一块原本不大的蛋糕,而不是把蛋糕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