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了!这次说杭州G20花掉1600亿!
发布时间:2016-08-02 更新时间:2016-08-02 作者: 点击次数:55840
近日,一篇题为《杭州,为你羞耻》的文章在网络上疯传。文章称,“据说”杭州G20预算共1600亿元,“听到的”每个工程花费金额均是天文数字,动辄几千万、几个亿。
同时,文章又极力扭曲杭州城市改造的初衷和努力,称“好端端被整成了搔首弄姿的风尘女郎”,大有将城市改造成效一笔勾销之势。作者“痛心疾首”地表示,“杭州有钱,中国真有钱;杭州真漂亮,漂亮得满城脂粉,浓妆艳抹,挤眉弄眼”。
在文章的末尾,作者质问道,“杭州,你为什么就不能以素颜,以平常心,坦坦荡荡地迎接世界?”
1.7月19日,浙江台州椒江警方查处了散布谣言的在职公务员郭某某。
峰会筹备“预算1600亿元”的说法,极为荒唐。要知道,整个杭州市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才1230亿元。而一个G20峰会筹备费用怎么会超过全市全年预算?更何况,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杭州市政工程,比如防洪排涝等“五水共治”工程,比如机场高速工程,甚至峰会的场馆设施,本来就进入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既定日程,是杭州自身转型升级的必修之课,这又岂能统统算到G20峰会筹备头上?再说到安保警察每人补贴10万元,就更是连警察听了也要“哭晕在厕所”的无稽之谈了。而所谓“杭州一片崭新”,“失去的恰恰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完全打乱大家正常的工作生活”。
换句话说,G20峰会的举办提高了杭州城市建设的速度和效率,但将“特权”、“无视纳税人存在”、“胡作非为”的帽子扣在杭州的头上,这个锅,我们杭州不背。
2.杭州市民究竟怎么看G20峰会?最近,省舆情研究中心作了一个民意调查,很有说服力。恰恰与网帖中臆测的抵触情绪相反,调查显示杭州市民对峰会表现出极高的认同度和自豪感。对成为G20峰会举办地的总体满意度达96.8%,86.8%的人认为自身幸福感由此得到提升。为了办好G20峰会,杭州洒扫庭落,开门迎客,整修市容,美化环境,这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更不用说,随着诸多工程竣工,市民越来越感受到环境改善和公共服务提升带来的便利和享受,由此更增添迎接G20峰会的喜悦。
试想,若非G20,还在过着马桶粪坑日子的馒头山社区,怎能数月间脱胎换骨;若非G20,拖延13年的市少年宫改造,怎能一朝攻克;若非G20,环西湖30年未曾更换的电力设施,怎能一跃达到东京等地年停电不超过5分钟的水平;若非G20,杭州市民和游客又怎能想到会在钱塘江岸、西子湖边、武林码头,欣赏到如此壮观、惊艳的灯光夜景以及音乐喷泉……正是G20峰会的到来,让杭州更加清醒地看到城市建设的差距,看到城市公共服务存在的短板,下更大的力气,以更快的速度,进而向着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市的环境和服务。
再说安保。这倒确实会给一些人出行带来不便。然而,安全大过天,这种不便,并非不能被接受。调查显示,杭州市民对G20峰会期间最关注的安全事件,居于首位的恰恰是暴力恐怖活动,占比为44.5%。看看今天的世界,从巴黎恐怖袭击,到尼斯惨案,恐怖主义的幽灵还在全球徘徊。而浙江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省份,是一个旅游大省,是一个中外商贾云集之处。在这样一个国际盛会期间,严阵以待,加强安保,这不仅是国际通行的惯例,更是维护公共安全的起码要求。
3. 其实,杭州G20峰会耗资1600亿的谣传并不新鲜,但凡中国筹办国际活动之际,总有各种关于耗资百亿千亿的耸动谣言漫天飞舞。想当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消息称北京大举花费420亿美元,而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一数字更为惊悚,直接达到4000亿人民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外界对奥运支出的质疑不绝于耳,外媒闹得尤为起劲。如《福布斯》杂志称北京奥运会总体预算为400亿美元,《华尔街日报》给出的数字则为420亿美元。
但是,这些数据都没有客观与权威的资料证实,甚至是在计算方式上误导大众。《华尔街日报》计算的420亿中,11%是奥组委运营以及比赛场馆直接建设费用,这才是通常说的奥运会成本。剩下的89%是道路交通、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以及空气治理等环保设施费用,这些并不是国际奥委会的成本报告项目。《华尔街日报》不仅计算了地铁支线的修建费用,还认为申奥成功以来,政府花了106亿美元治理环境,这也要记在北京奥运的账上。
自2001年北京开始筹办奥运会的这7年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共计2800亿人民币。据北京奥运会新闻发言人刘志介绍,其中一些项目,比如地铁5号线、机场客运专线、官厅风电场工程、酒仙桥、吴家村等6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都是北京“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项目。
另外,自1960年以来,每届奥运会均出现成本超支情况。根据牛津大学的报告,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超支情况最为严重,高达796%。
那么,在历届奥运会中,哪一届超支情况相对最好?答案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仅为4%。
再看2010年上海世博会,外界盛传世博会总投资高达4000亿人民币,这与上海市政府所公布的286亿元相差甚远。一时之间,部分民众情绪激动,大呼“面子重要还是人民重要”。
当时《纽约时报》报道称,加上间接投资,上海世博会总投资约为450亿美元。之后,俞正声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表示,如果加上3000亿的轨道交通投入,450亿美元的这笔账情有可原。
由于世博会使用的土地由国家提供,那么450亿美元加上动迁安置费用,4000亿人民币投资的骇人数字出炉,一些媒体和群众顿时高潮。
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那3000亿的轨道交通投入,难道仅仅是为世博会准备的吗?
每次中国举办国际盛会,总会冒出类似的不满与怨言,指责政府“好大喜功”、“面子工程”。而这些不满情绪,通过换汤不换药的谣言形式无限放大。不做功课、拿不出数据来,造谣者只能迎合一小部分人的落后幻想,他们对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全民受益的城市建设却选择性无视。
而中国大多数人,却在一次次盛会中,实实在在地感受着国家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