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我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会展业作为其中的一个代表性行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一直有“1比9”之说:即会展场馆收入如果为“1”,当地交通、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等相关产业的收入可达“9”。
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决定了我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走势,同时面临一个难得发展机遇:国际展览市场呈现出采购商赴工厂所在地集中采购的发展趋势,“世界工厂”有望催生新的会展产业和相关配套服务。但由于行业战略定位尚未明确,市场发育欠规范,我国会展业发展并未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
中国会展业多犯“冷热病”
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王锦珍介绍,1997年,我国全年举办的各类展览会数量第一次达到1000个,短短10年后,这一数字就跃升至3800个。从1000个到2000个,用了5年时间;从2000个到3000个,仅用了2年时间。截至2006年底,我国已拥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会展中心和展览场馆170家,可用于展览的总面积达536.5万平方米,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室内展馆,三分之一为室外展馆。展览总面积已居世界前列。
但是,这个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的效益却令人失望。2006年,在我国举行的每个展览会的平均展览面积不到900平方米,各类展览会的直接收入仅140亿元人民币,与全球展览业当年3000亿美元的直接收入相比,所占份额还“相当微小”。
一方面,从全国范围看,会展市场仍处于培育期,会展业仅仅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在绝大多数城市和地区很难成为“显眼”产业或支柱产业,政府不可能投入较多精力关注;另一方面,在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会展中心城市和中部一些新兴会展城市,展会市场选题雷同、重复办展、规模偏小、品牌影响力低等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展览主办者过于看重短期产出,甚至出现了假冒品牌展览会、办一个展换一个名称等“乱象”,“过热”的会展市场需要调控、规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于立新认为,会展业应作为我国企业适应全球化的重要手段,成为企业拓展海内外市场的桥梁。特别是一些有条件的地区、重点的制造类行业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和展览企业,应该抓住会展业新一轮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规范展览业市场,扩大对外合作,全面提高展览业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挖掘经济发展潜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推动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
国际通行的判断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如果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人均收入在世界中等以上,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制造业且过半,外贸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接近或超过10%,行业协会力量相对较强,且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优势,那么会展经济就应得到重视并实现强势发展。此外,一个地方的会展行业与当地的产业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必须根据经济发展方向,确立会展专业品牌。
加大开放有序竞争
长期以来,海外展览公司在国内开展活动,只能通过与国内的展览公司或机构进行合作,即“借腿走路”。时至今日,展会审批制度以及展会主办方资质认定等计划经济烙印,仍不同程度存在,也由此滋生了一些展览公司依赖政府“喂奶”保护、甚至以贩卖展览批文牟利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2004年初,商务部颁布了《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批准外商可以在中国成立独资的展览公司,并可在中国境内主办、承办各类经济技术展览会和会议。但2006年以来,很多外资会展企业在华业务重点已经不是设立办事处、子公司或组建合资公司,而是倾向于通过资本运作,收购或者并购国内有一定资质的展览企业或者有一定品牌影响的国内展览项目。此外,外资展览公司之间“强强联合”或者是外资对国内展览企业“大鱼吃小鱼”的趋势,也在加速国内会展行业优胜劣汰的步伐。
王锦珍认为,尽管海外会展机构已经从场馆建设、合作办展、展台搭建、展品运输、展会认证以及教育培训等多种层面全面渗透到中国会展市场,但会展业的国际化竞争程度仍不充分,中外合作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他主张,应加大会展行业开放力度,以鼓励市场竞争并引导竞争,提高会展行业的组织化程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会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可预测,中国会展行业将从过去单纯的“中外竞争”转向更加复杂的“中外竞争”以及“外外竞争”。但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品牌并购和传统国有展览会品牌的价值评估问题需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因为会展业不同于制造业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品牌等无形资产在展览会举办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多国有展览会的无形资产是在政府长期投资的背景下形成的,因而在展览会品牌并购过程中,就有一个评估品牌价值、确保国家利益的问题。
企业为什么习惯到德国参展
德国是世界头号会展强国,每年全球著名的国际性、专业性贸易展览会,有三分之二在德国举办,吸引世界各地的参展商近20万家。世界上现有五大知名展览中心,四个在德国。到德国参展已成为许多国家企业的一种习惯,这不仅是去寻找与德国产业界的贸易合作,而且是寻找广泛的国际合作。德国展览已成了全球采购的贸易窗口。
以科隆为例,每年定期举办40多个国际性展览,吸引120多个国家的3.4万家参展商、200多万名采购商和专业观众,这些客商每年在科隆的消费达15亿欧元,其中6亿欧元用于旅店和餐饮,3亿欧元用于交通和购物,会展对旅游、娱乐业起到了强劲的支撑作用。
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相关部门介绍,德国的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只是展览业的管理者和协作者,不直接参与展览举办。但是,德国的展览场馆由政府投资兴建,政府是展览场馆的经营者,政府还将展览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在德国,每个展览都是由展览组织者与参展商、参观者以及行业协会密切协商后制定出来的。展览公司与行业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由客户提供信息,共同探究相关展览的市场定位,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办展。
德国以战略性思维发展会展业,就是把政府、产业和会展结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以专业的电脑展为例,目前全世界有三大展览。业内人士往往年底到美国,了解最新研发出来的技术;第二年年初到德国,看这些最新技术是否已经转化为商业用途;几个月后,再到作为制造基地的中国台湾下订单。德国的展会处在三个展会中最赚钱、最重要的位置,牵制了两头。这种全球化眼光和长期的战略意图,值得中国会展行业和政府部门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