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探讨不断,也有所成效,但还不尽人意,一些重大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主要存在问题
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最大威胁”是什么?是所谓的政府干预所导致的“组织低效率”吗? 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最大挑战”又是什么,是所谓的“市场化”吗?显然,透过现象看本质,上述情况均算不上是构成我国府主导型展会的最大威胁和最大挑战。
那么,制约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本《研究报告》认为,应该是战略思想观念的盲区!
可以说,正是存在战略思想观念的盲区,才会导致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呈现上述两个方面的显著问题:一是产业竞争意识薄弱,第二是产业组织方式不合理。
首先,由于缺失正确的战略导向,导致此类展会的产业竞争意识缺乏,生存意识淡薄,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缺少市场竞争动力,难以明确核心价值观,使命感不强、目标不清晰、战斗意志不坚决,必然直接影响展会活动的“三效”。
其次,由于缺失正确的战略导向,此类展会的投资模式、治理结构、组织和管控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方式等自成一体,与处于完全市场竞争环境下所要求的产业组织方式相比,在非企业化运作前提下呈现出组织效率相对低下、绝对经济效益不高、投资收益回周期长等现象,与纯市场化运作的展会类型相比,其展会的结构性效率、效益、效果有待挖掘。
(二)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也就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在此前提下,要求政府主导型展会全面市场化或者政府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而且从现在我国会展的运作模式来看,主要采用的是主办、承办、协办“三结合”组织结构,其中商协会或者企业组办的的展会也希望政府作为名义主办机构,因此,现阶段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毫无疑问,政府主导型展会不仅有必要、还应该继续存活下去,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改革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那么,政府主导型展会应该如何成功转型呢?解决思路是八个字“战略思考、创新发展”。
1、战略思考
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究竟怎样才能更具“存在”的意义,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能够为“传承”人类文明、谱写最精彩的生命乐章呢?答案是:明确战略,清晰使命,确定发展目标。
从国外来看,西方会展业仅有几百年的历史。从上世纪20年代的英国、30年代的美国、60年代的日本、80年代的韩国新加坡、90年代的德国等发展经历来看,都因为国家战略、文化的差异、地域差异、历史条件、科技生产水平的差异,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并且对全世界会展活动具有借鉴意义的会展业发展模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之所以成为了世界会展强国,以笔者与德国近30年的交往、对德国国家政策所做的相应研究来看,其关键成功因素是德国长期以来以“技术贸易”作为国家战略,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把会展活动作为一个国家政策的执行工具,会展业成为德国在世界各地开展国际贸易的活动市场,成为德国几十年来一直雄踞三大世界贸易国家之位的巨大支撑。至此,业内经常提到的一些涉及德国会展业的发展模式问题,比如为什么德国的一些重点展会具有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特征、德国的会展场馆为什么大部分由政府投资建设、德国的国际性展会为什么能够得到政府的全方位支持等等,也就迎刃而解了。
国外的先进经验说明,只要能够在战略发展层面积极响应国家的政治经济的需求,积极配合产业政策实施,我国的政府主导型展会作为一种在政府统筹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展会形式,其潜在价值和独特作用将有望得到进一步发挥。
可以说,只有以国际视野、从战略高度去充分认识和重视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以及我国会展业升级换代发展的价值与深远意义,不断强化自身能力最终成为国家的政策性工具,成为挖掘内需、引导经济市场发展的先进生产力,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所具有的能够对国家强盛战略中做出积极贡献的这一独特价值,正是创新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最大动力,也是制定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只有这样,才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to be or no to be”的纷争,才能把握住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发展趋势,未雨绸缪,赢得发展的先机。
在此,本《研究报告》对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提出的战略发展建议是:
(1) 发展愿景:成就中国的会展强国梦。
(2) 历史使命:成为我国会展业中“领军型展会” ,承担起全面提高中国会展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性使命。
(3) 总目标:做大做强我国的政府主导型展会,使政府主导型展会成为带动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成为引导经济市场发展的先进生产力。
2、创新发展
在创新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创新发展探讨中,要重点抓好组织管控、途径创新二大问题。
(1)组织管控模式创新
首先,组织与管控问题即指在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组办中,既要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也要形成高效的组织效率。换而言之,在政府主导型展会的举办中,政府、社会、市场三者要做好科学合理的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共同把政府主导型活动改造创新这首交响乐章演奏好。
其中,政府的主要职能可以是宏观管理、组织、指导、协调、服务、安全保障等作用,即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能和办展职能,将政府的角色定位为主导、引导展会组办,作为主办或者投资人身份,统筹政府资源、协调部门运行以及督导评测,以购买服务、外包等的方式出让展会的组办和承办权利,不参与具体的运作,宏观掌控展会的发展方向。社会的主要职能是献计献策,营造气氛、组织各方面积极参与活动等;市场的主要职能是对展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市场运作等。
在组织方式上,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情况和时期可以灵活采用不同的组织模式,常见的模式可以分为四类:
(1)政府独立举办;
(2)政府有关部门主办;
(3)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
(4)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等模式。
目前大多数政府主导型展会都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这种模式比较符合目前的中国国情,比如,值得借鉴比较成功的案例,北京“科博会”,政府在人力和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有一定支持,展会的具体运作采取市场化模式,招商、招展以及各种论坛活动都由专业机构操作;广西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所采取的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相对之下是比较具有效率的一种运作方式。
(2)途径创新
政府主导型展会转型改革的目标要明确, 要坚持“三效四化”创新的途径。
首先,政府主导型展会转型必须坚持“三效”,即要提高效果、提高效率、讲求效益。
政府主导型展会的转型目标首先就应该是满足展商和专业客商的要求, 吸引足够的有效展商和客商到会, 并为双方提供优质的服务, 达到双方都能满意的效果。而不是单纯追求扩大本地影响, 推动招商引资等政府希望达到的宣传效应;在转型中应把减少组织环节、减化议事程序、精减工作机构、简便办事手续、提高组织效率作为重要的目标;还有要转变政府主导型展会不求直接经济效益, 只要宣传效应、牵线搭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带动第三产业等社会效益的观念。真正有效果、高质量的展会, 一定是盈利的展会, 也是受企业欢迎的展会。
其次,政府主导型展会转型必须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基本运作路径。
① “市场化”
这是政府主导型展会转型的首要路径,或者说是必走的一步。它包括四层含义:展会由市场导向,办什么样的展会,要不要办,由谁办,如何办都由市场说了算;按市场规律办事,最重要的是展会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通过市场配置与展会服务相关的各种资源,招展、招商、展会活动的组织以及各种配套服务都尽量通过市场配置;要明确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② “专业化”
专业化对政府主导型展会转型的而言,主要是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有专业化的展会定位;二是要建立专业化的办展队伍;三是要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四是专业化的评估。也就是展会的效果要按专业化的要求并且由专门的评估单位来评估。
③ “国际化”
主要包括展会项目的运作要向国际高水准看齐,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先进体制和常规做法来组织展会。而在组织体制上也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有些展会可以由国外展览公司或专业商会参与主办或承办。
④ “信息化”
这是衡量一个展会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实现展会专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会展业发展的趋势。实现政府主导型展会的信息化,最重要的有三项工作要做。一是组织方法要信息化。即要分利用互联网、文档与图片资料、数字化处理等各种信息技术,提高展会组织的效率;二是管理与服务要信息化。作为现代服务业,展会的竞争说到底是服务水平的竞争,而只有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的服务,才是高水平的服务;三是成效评估要信息化。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采集、整理展商、专业观众和各相关机构对展会的意见反馈,用信息化的手段及时加以分析并做出科学评估,使展会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得到改进、提高。
(本章“坚持“三效四化”创新的途径”部分摘自沈丹阳主编《城市•政府与中国会展经济》 p103-111(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6年出版)论“‘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市场转型”一文)
毫无疑问,对于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而言,当务之急是解决战略思考和战略规划。战略是由愿景、价值观、使命以及行动目标和措施组成的系统思想规划体系。战略决定方向,战略决定组织,组织决定行动。只有完成了远见卓识的系统战略思考,才可能规划出具体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