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会议目的地区域
环渤海经济圈是继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展现活力后,中国经济的第三个隆起地带。除了该区域的地缘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之外,与其他区域相比,环渤海会议目的地区域最大的特点是文化底蕴深厚、知识密集、各种社会团体云集。据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地区新经济指数》显示,北京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3倍。超过半数的世界500强企业把代表处或研发中心设在北京,整个环渤海地区拥有近300所院校和40多万科研人员,占全国的1/4,巨大的会议主办机构群体和市场需求支撑了环渤海会议目的地区域的崛起。
在环渤海会议目的地区域,北京凭借首都资源禀赋,其发展会议产业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北京市东城区力推会议和奖励旅游,
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毗邻北京,具有很多城市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等会议业较发达的城市相比,天津的会议业起步较晚,总量相对来说也小。但是,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以下简称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举办给天津会议业增添了色彩。
以大连为代表的东北会议目的地区域
东北会议目的地区域特有的优势在于与俄罗斯、韩国、朝鲜相邻,具有发展潜力相当大的边境贸易,基于此而产生的对俄、对韩等经贸类展会需求旺盛。另外,在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后,推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格局的变化,从而也为该区域各个城市发展会展业提供了契机。
在该区域的会展业发展中,大连担当了领头羊的角色。大连会展业起步较早,早在1996年,大连便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会展办。1999年,大连市出台了展览会管理办法。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大连展览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大连又将发展的注意力放在会议经济上,实现了从展览的一枝独秀向会议、展览双轮驱动的转变。尤其是2007年首届中国夏季达沃斯的成功举办,使得大连会议产业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均提升了一个很大的层次,带动了大连会议产业的发展,并吸引了2009国际投资(大连)峰会、2009第四届全球海运峰会暨海运物流洽谈对接会、国际IT产业发展高端论坛等一批层次高、规模大、国际影响力强的会议相继在大连举办。此外,为了更好地承接大中型国际会议,大连市加快了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的建设步伐。建成后的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成为具有国际标准的大型综合会议中心和演出中心,可承办国际国内各种大型综合性会议,并满足夏季达沃斯会议的使用要求,为实现大连会议与展览共同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以川渝为代表的西部会议目的地区域
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西部会展产业起步较晚,但得益于西部各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不同,西部地区集群效应相对较弱,但各城市基于地区个性,都培育了地区的特色展会,如西安的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和欧亚经济论坛、成都的糖酒会、重庆的中国重庆投资贸易洽谈会和中国三峡国际旅游节、乌鲁木齐的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现升级为中国—亚欧博览会)、贵阳市的中国国际风筝会等。
在西部地区,成都会展业的发展比较抢眼。不同于西部的其他城市,成都会展业起步较早,从1987年承办第一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成都会展经济便开始起步,并开创全国之先河设立了专业的办会办展机构——成都商品交易会办公室,2003年更名为成都会展业发展办公室,2010年6月又更名为成都市博览局。时至今日,成都市博览局已成为中国地方城市里对会展业支持力度最大、权限最大、工作最有成效的会展机构之一,成都会展业也由此获得了长足发展。
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成都会展业的绝对值达2.33亿元,增长了59.9%,是增长最快的产业;2006年,其产值为7亿元,排名全国第五位,全市会展业实现业务收入9.68亿元,增长了21%;创造增加值5.8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70亿元;2008年,成都会展节庆增至260个,产值超过13.5亿元,拉动消费超过180亿元;2009年,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成都依然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会展节庆增至280个,拉动消费200亿元。
在成都会展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的背景下,成都市又加大了对会议产业的支持力度。2003年,成都明确提出要建设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会展之都”,并提出了坚持实施建设中国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会展总部集聚区、中国节庆活动中心三大核心发展战略,其中打造“中国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是首要任务和目标。目前,成都已形成三大平台,即城市服务功能平台、会议产业政策体系和综合服务平台以及会议设施硬件平台,构成了会议产业良好发展态势的重要支撑和未来广阔发展的基石。成都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亚欧减灾能力建设研讨会、亚太总裁与省市长国际合作大会、世界华人保险大会、世界摄影大会、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中法论坛、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大会、中国律师论坛等高端国际会议,以及自办的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统筹城乡发展论坛、全球产业转移论坛等国际会议1500多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