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是为参展企业、采购商和市场服务的,不是为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服务的。”日前,在2010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年会暨北京会展国际论坛(以下简称年会)上,中国贸促会原会长俞晓松如是说。
此次年会公布,截至2009年底,我国拥有展馆199个,室内展览总面积565万平方米,加上室外展览面积,我国的展览总面积已达到874万平方米。其中一线城市的北京和上海,分别有展馆15个和12个。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展馆分布仍不均衡,运营不健康。
根据上述数字不难看出,我国的展馆建设速度非常快。客观地说,总的展览规模早已超过德国,居全球前列。尽管近年来,业界人士对展馆建设过剩提出过质疑,但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监管,重复建馆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对此,俞晓松指出,发展会展经济没必要每个城市都建高档展馆,尤其是很多展馆投入巨资,但建成后只是好看但并不适用。
不可否认,各地政府的攀比是展馆建设过剩的主要祸源。与此同时,每年举办会展活动的数量也成为各城市间的“竞赛”游戏。比拼数量“大”作文章
俞晓松指出,很多地方政府发展会展经济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下达任务指标。通常是在展会开幕式上,邀请离退休部级领导出席,场面搞得看似很热闹,但这恰恰是政府职能的严重错位。搞好会展经济,政府不能缺少实际的干预能力,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避免形式化。
在此次年会上,上海交通大学会展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过聚荣介绍《中国会展经济蓝皮书2010》时说,2009年全国举办展会4603个,但这个数字不包括一些省市在体育中心、图书馆以及小型场所举办的相关活动。需要提出的是,京沪穗举办的展会仍是数量和质量的保证。
的确如此,如果按照地方政府统计的展会数量,恐怕要超过上面的数字。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我国会展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一些城市的办展数量年年递增。
换句话说,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似乎非常乐观。但除了展会数量的优势外,我国的展会距离品牌化和国际化仍有一段路要走。
据《中国会展经济蓝皮书2010》的统计显示,2009年,以拥有大型展馆的京沪穗一线会展城市为例,整体水平还达不到国际化的需要,展会规模与大型展会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博鳌亚洲论坛高级总监姚望认为,目前,我国不缺少大型展馆设施,缺少的是大型会展项目。
“被”夸大的会展经济
如今,在会展业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多年前,德国某知名会展公司总裁这句不经意间的一个比喻,竟成了中国诸多城市发展会展经济最正当的理由。
或许,这位德国总裁想不到,他的一句“名言”,竟在中国会展业引起如此大的效应。尤其是,时下有一些“专家”、“学者”把现在的会展活动称做会展经济。其理由是,任何一个会展项目,都会带来一些经济发展的效应,能为举办地的经济发展注入相当的活力。
会展经济被称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于是,会展拉动效益说认为,会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系数高达1∶9。也就是说,如果会展直接收入是1元,那么住宿、餐饮、运输、通信、旅游、贸易等相关收入就是9元。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目前,又有专家学者在质疑这一说法。有学者认为,被带动的相关收入的9,事实上是包括在1里面的,因此,1∶9的说法不成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主席朱振中的发言赢得了很多掌声。朱振中指出,现在到处都是“中心区”、“示范区”、“宜居区”、“中央商务区”、“国际会展区”、“金融服务区”、“生态旅游区”、“休闲度假区”、“欧陆风情区”,一个比一个好听;一些“重点”工程,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原本好好的建筑也统统拆了推倒重来或新建,反反复复折腾,成了既浪费资金又影响群众工作和生活的“扰民工程”。
还原会展经济真面目近10年来,随着我国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业内人士一再强调,会展经济被放大的现象,为会展业营造了一个假象。在此次年会上,俞晓松再次指出,目前,我国会展业面临着如何健康有序发展的问题。他认为,地方政府发展会展经济不要求大,要求精,提升服务质量,这样参展企业才能有生意做。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高调发展会展经济,表面上风生水起,事实上,政府埋单的现象普遍存在。
于是,今年年初,广东中山市委书记陈根楷指出,中山会展业要探索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之路,会展经济应提升到“赚钱”的高度。他强调,要提高会展场馆的利用率,避免会展场馆变成“太空馆”。
陈根楷认为,中山市更应该思考的是,在办好当前各种常规的展会之外,要发散思维,多引进专业机构,毫不犹豫地走市场化的道路。
姚望指出,会展产业文化含量很高,尤其是国际级会展活动,要体现文化内涵,这才是最重要的。从目前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北京、上海、广州应该快速提升会展的文化内涵。要高度重视高科技运用于会展业。
俞晓松呼吁,我国要尽快成立国家级会展业行业协会,协调全国会展活动的举办周期。他建议会展业内人士都去参观上海世博会,多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