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8年前,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创办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以下简称“人才大会”)在南京首秀,之后转沈阳,在2002年至2006年的6年时间内,这个开创了我国国际人才交流的平台先后两易其手,竟然成了展会市场的烫手山芋。人才大会何去何从?成为当时举办单位非常棘手的问题。
然而,机遇,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正急于寻找国际人才交流的突破口。
“深圳争取办会,是因为深圳人事部门的主管领导王敏局长看到了人才交流大会里面蕴藏的资源!”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明对记者介绍道。好事多磨,深圳“捡到了”这个“宝”:国家外国专家局同意给深圳3年试办期。“第二年,其实国家外专局就决定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永久落户深圳!”李明依然掩饰不住当时的兴奋。
今天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已成为深圳市继高交会、文博会之后的第三张城市会展名片,展会的“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精品化、市场化”目标正在成为现实,我国跨国人才交流第一平台、也是我国仅有的国家级高端人才智力平台闪耀深圳。
闪耀的光环
今年8月27日下午,国家外国专家局与深圳市政府正式签署协议: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长期落户深圳!11月8日,2009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圆满落幕。“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的主题让展商真正感受到了参与人才盛宴的收获。香港参展商更是感慨“两天走遍全国”!不用花费很多时间一个省一个省去展示、说明、推介自己的项目了,按香港金融学院负责人的话说,就是“一次搞掂”!
在今年的大会上,40个国家和地区的1050个专家组织、培训机构、专业协会、科研机构、人才中介等展示了自己的项目。国内人力资源、引智系统4300多家机构和单位参会。500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培训项目、技术攻关项目和引智成果参展。大会期间还举办了50多场签约、推介活动,召开了12个专题洽谈会和业务会议,签署中外人才交流合作协议17份,入场参观洽谈人数达8万人次,接收高级人才资料2万余份。“展会如此成功,这意味着深圳已成功构建了国家级、大规模的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人才智力交流中心!”来自业内的资深专家这样评价道。
挑起历史使命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深圳市人事行政管理和执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政府部门。一个会展业的“外行”,是如何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把一个“烫手山芋”孵化成一个“金饽饽”?记者采访了李明。
就像前面提到的,市人事局(机构合并前)局长王敏曾担任过高交会的总指挥,对会展业拉动经济和产业有深刻的认识,“经过局里仔细调研,我们向国家外国专家局争取将这个会移到深圳来举办。国家外专局在深圳的决心和信心感动下,同意在深圳试办三届。不行,就拿回去”。李明回忆道。
这个“橘生淮南”的展会在深圳会不会再次“昙花一现”?众所周知,深圳有全国最大也是最火的人才交流市场,深圳引进的外国专家学者数目也在五位数量级,深圳的大型企业像华为、中兴的事业也在世界各地拓疆扩域,与世界各地的学术交流、高端培训也是常年急需解决的瓶颈。“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深圳一定要承担起再次创业、敢为人先的历史使命”。深圳相中“人才交流大会”不仅仅是把它办成一个大型展会,“我们更看重其实是里面的资源。”李明向记者介绍,国家外国专家局掌握有国内外培训机构资质审查、外派专家、引进智力等独一无二的审批权限,而深圳正步入改革开放创新时代,必须在人才智力的引进和输出有一个顺畅和高档次的平台,才能推进深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圳才能更保发展优势,“国家资源”的强大吸引力推动着承办单位的使命感,“外行”挤进了会展业。
做市场化文章
2007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移师深圳,组委会充分利用深圳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高科技发展的产业优势、高层次人才集中的集聚优势,使人才大会一开始就体现了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特点。李明介绍道:“人才交流大会性质很特殊,因为它既是一个展会,也是我国惟一一个集人才、智力、项目、资金、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平台,更是我国外国专家局的工作平台,是国内外人才交流、培训、智力引进等项必须通过的桥梁”。
据介绍,每年国家引智规划、拓展,境外专家组织会议、培训机构年审等项目,以及我国专家出国培训,国外培训机构进来拓展业务,都要通过人才大会这个国家级的工作平台来完成。“这就是人才大会的‘国际化’特性。”李明说。
同时,人才大会在办展方式上也全面实现“市场化”。据了解,这个会展业的“外行”完全在做着行家里手的工作,如高级人才招聘会交由深圳西部人力市场运作,组委会未投入经费;大会接待工作,除重要贵宾外,其余参会代表按国际会展惯例自行解决。组委会将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充实展会内容上去,花大力气搭建桥梁,吸引国内外项目资源。
记者了解到,这个有序、专业、规模宏大的展会,竟没有设专职组委会办公室,其运作人员均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兼职。李明表示,人才大会虽然也是政府主办,但与深圳市其他政府主导型展会不同,人才大会的组织工作已经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日常工作相结合。
今年是人才交流大会落地深圳第三年,展会已是硕果累累。香港参展机构从当初的的2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100多家。如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总商会、香港中华总商会等机构以及高等院校、中介组织都通过人才大会的渠道与全国各省市建立了合作关系。
香港是成熟的市场,为何青睐人才大会?“就因为我们的‘高端化’和‘专业化’。另外,展会抓住了人才展与其他展会不同的核心因素,那就是项目!人才是跟着项目走的。3年来,我们把国内外的高端项目尽可能地集中到这个平台上来。”李明表示,前两届是统一发文邀请参会,现在国内外机构都是提前预订展位,而且还要特装,以展示形象和实力。
展望未来
“现在世界各国都重视这一点,21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深圳市外国专家局局长吴邑文介绍道,人才、智力、项目、技术和管理,无一不是目前全球经济转型中被寄予厚望的无形资源。在刚刚经历过金融危机洗礼的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更加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以人才为核心的无形资源。深圳人才大会三届跨越式发展,成就了今天的金字招牌。未来的发展方向会是什么?李明坦言:“我们将潜心经营,打造‘中国人才智力第一会’,并建立国内最大的人才智力交易市场。”
那么将人才大会打造成全国智力集散地还需要什么条件?李明说:“展会的生命力很重要,但只要抓住供需双方,抓住项目,人才展就能越做越大。”他表示,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今后展会本身的发展也急需专业人才,人才大会本身还需要招贤纳士。同时,在根基扎牢之后,还可能到全国其他城市举办分会。
随着深圳市产业的转型和国家人才战略的发展,没有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准,通晓国际市场规律、把握世界发展脉搏的高端国际人才,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跨国企业和走出去战略,将会卡在人才难以为继的瓶颈上。因此,展会定位为“立足深圳,面向世界,辐射港澳,服务全国”是恰当的,李明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