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第104届广交会二期落下帷幕,意味着硝烟四起的10月展会也暂告一段落。家电展、陶博会、灯博会……展会林立的10月,家居展会一个接一个络绎不绝。但是,这些在以往赢尽人流和销售的展会,今年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寒流”。回想7月的建博会,开幕当天人们争着进场,挤得水泄不通。虽然当时家居界的冬天论已经不绝于耳,但是建博会的盛况还是让人看到一股暖流。
展会曾经吸引众多客商和观众
然而,9月初的第22届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以其惨淡的人流响应了全球的经济衰退。踏入10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虽说这场烈火还没燃烧至中国,但是眉头已经初见。广交会主人比客人多、顺德家电展外商明显减少、佛山陶博会更被称为最冷清的展会。
展会成鸡肋!大小企业各自愁
对于参展,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心态。大企业大品牌参展旨在展示和交流,而中小企业则意在销售和招商。
据万和品牌管理部副部长李惠珍介绍,万和从第一届家电展开始,每次都参加。“我们希望通过家电展这个平台,展示这个企业的实力。收获订单只是一个期待。”在谈及展会的销售是否理想时,李部长这样回答。
中国改革开放后,企业都想方设法把企业推广出去,宣传企业形象。有些展会主办方就抓住了参展商这些为了参展而参展心态,举办展会。但是,经济不景,展会依旧。市道不景气,企业面临巨大经济压力,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参展,迎来的却是一片冷清,特别是中小企业更加吃不消。
经济萧条展会冷清
“频繁的展会确实造成不少压力,但是不参展又少了机会招商。”一些参展的小企业对这样的问题都很头痛。
据统计,去年灯博会,共设展位2107个,吸引了515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同台展出,展品涵盖了民用灯具产品的所有种类,共迎来来自全球的69952名专业人士参展、发出订单。去年的参展企业515家,而今年则减少到489家,而减少的多为中小企业。
雷士照明总裁吴长江对此体会至深:“如果展会规模少,参加的企业少,在国际没有影响力不大,那就对参展企业形成很大的压力。如果平时都参加,突然不参加外面就猜测是不是出现问题了,是不是连展费都付出不起了?企业是很难受很尴尬的。”加太多展会耗费,不参加引发揣测。顿时,展会彷佛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提高展会三大方面企业道出参展心声
现在的展会出现什么问题?
"各个职能部门都想搞展,纯粹为了办展而办展。""有些展会,是看中参展企业病急乱投医的心态,以为参展就能把业务做大,主办方不愁展位租不出去,所以服务很差,下午六七点就关门,企业没时间布展。""主办方搞些噱头,实际是要商家花点钱。小企业不愿花这些钱,大企业不卖帐。"众多业内人士对于展会存在的弊端都纷纷表达了意见。
展会到底如何办?目的、管理和服务企业负责人都道出自己的心声。
目的:金融风暴后,全球市场低迷,出口特别难做,不光是销量减少,甚至出现负增长。那办展到底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企业关注这个问题,主办方也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管理:业界人士都呼吁,作为行业管理者,譬如行业协会,应该亲自统筹,亲自布局。如果太多展会,今天在这里搞,明天就在那里搞,甚至同一时间有几个展会,质量不保证而且企业疲于奔命。
服务:多作宣传,加强服务。据负责人介绍,为吸引更多的海外客商参与到顺德家电展这个“全球交易平台”中来,有关部门除了加大了对海外客商的招展力度,派出招商小分队出访德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活动。
陶博会方面也在极力与外商接轨。据来自亚陶展会承办方佛山市佛亚展览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组委会在前期的数月里,通过和国外十多家知名陶瓷网站和杂志社建立长期推广合作,组织了来自德国和越南等国家的专业采购团,给参展商提供更大的客源。立足定位技术与营销相结合
展会是否成为鸡肋?
乔森电气有限公司总裁何荣标先生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企业重复参展,没有竞争性也没有差异性。他们参加展会为什么没人看?首先要要总结自己,产品适不适合市场。”提及此,他拿出一张其他企业的宣传小单张,上面写着“8.8元一个节能灯,全国代理”。何总说:“有些小企业目的很明确,就是做便宜货,每个地区一家。8.8元,就是这个价钱,适合这一类的就发货。”
广州展会、北京展会、上海展会、深圳展会、春交会、秋交会……每年的展会如此之多,参展什么展会,投入多少参加,也是考验每个企业的关键。
小企业为了招商乱投医,大企业为了宣传乱参展,这些都是犯了“为了参展而参展”的毛病。
何总就认为参加展会是营销模式的一部分,要支撑营销,首先技术必须过关,才谈得上参展有意义:“这次灯博会展出的新品,我们早在五年前就有了战略计划。技术和营销是不能脱轨的,当技术过关了,展会的营销手段才有保证。”
展会,顾名思义就是给企业展示的舞台。要展示,就需要有目的和实力。"假大空"的时代已经过去,家居企业亦需踏实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