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和一位会展界朋友通电话,本来是征询关于行业标准化培训的事情,聊着聊着,谈及世博会也已经过去了十年,上海会展业“十三五”规划也行至尾声,彼此唏嘘白驹过隙,光阴如梭。
2019国际会展业CEO论坛刚于上周闭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变革与传承--中国会展业的未来十年。可惜,我未能参加论坛,因此无缘聆听与会嘉宾和行业大佬的真知灼见。但好巧这次会展人读书会上“World Cafe”环节设立了“下一阶段会展业增长的空间在哪里?”这一论题,在场的几位老师正参加过会展CEO论坛,这才有幸能与之共同遐想未来。
一起憧憬遐想未来是件美好的事情,天马行空,任意翱翔:有说资本力量的、有说技术驱动的,有说创意文化的,有说产业布局的……
以我自己“瞎”想,或许可以有以下几个未来场景:
5G技术在场馆运营的推广应用
4G时代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5G时代则是产业互联网的时代。
6月26日,笔者去参观了正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19)。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是从展出的技术来看,随着5G时代的开启,在AI、大数据和云服务共同推动下,智慧场馆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孕育而生的场馆与互联网的一个结合。通过大量的传感器、摄像机和电子标识集成,通过高速的网络,使管理者能够实时掌控场馆的运营情况,提高运营效率。比如,无纸化入场检验,智能导引停车、引导展位,智能人脸识别,通过技术整合数据整合,场地的照明调节、温度湿度控制也将实现智能化。
并且,在智慧化框架,可以将现场拍摄信号通过运营商的5G高速网络以及靠近场馆的云服务平台给现场观众提供及时的服务;现场观众可以通过自己的智能移动终端,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随时切换展馆和展台的视角,同时这种现场体验也可以通过远端传回公司企业,实现远程参展,使得观众和展会组织者能够享受优质的社群环境和场景体验。
场馆周边智慧仓库的出现
5G时代的到来将推进物联网技术在会展行业中的普遍应用,其最明显的就是会展物流运输和仓储的变革。
会展智慧物流指的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展品和展具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以及自我调整的功能。
随着政府环保政策的推行和客户对环保的自觉性增强,环保型材终将替代传统原材的展台搭建方式。但现今环保材料最大的阻碍,在于环保型材的可循环使用,如果无法有效解决可回收、储存、运输等诸多问题,环保材料不但在价格上不占市场优势,更可能成为环境破坏浪费的新来源。
运用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系统,将对每套环保展具,每个展具零配件都有电子产品代码EPC电子标签。每次出库和入库都能随时随地跟踪,保证运输和使用中的安全和完整,如便遗漏也能及时补充。这为展具的重复可循环使用提供了最大的后勤保障。因为环保型材的标准化,展商可以采用展具租赁更替传统采购的模式,进一步节省出展成本。
场馆和智慧仓库联网,通过云处理,在每次出展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及时将展具运输到场馆展位上;场馆安全部门能实时监控现场搭建情况;撤展时,又能及时运回仓库。
会展业的智慧物流,将减少或者回收运输中的包装材料、减少运输能源消耗和成本、减少出展搭建的劳动力成本、减少展商搭建的管理成本等等。
企标推动行标和国标的出台
会展业,产业涵盖面广,跨界属性突出,在制定国家标准中,往往难以一步到位;各地会展组织分散,全国没有形式上统一的机构,因此制订行业标准也难以面面俱到。因此,一些行业领军企业或者优质项目所总结的经验标准,往往对产业更有参照性,也正逐步影响行标和国标的形成。
比如,正在制订的《国家会展中心临建设施搭建安全管理要求》。这部“要求”正是基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召开的经验总结,以及对即将召开第二届“进博会”的实施标准,未来也或将成为上海市制订会展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参考依据。从另一方面,这也将倒逼行业协会对企业资质认证,行业职能培训和人才管理建设系统结合起来。
其实,通过世博会的举办,上海地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大型活动组和展示工程的经验。可惜在后续展示学研究、活动标准化建立的缺失,会展业错失了一次良机,希望这次应进博会的机遇能好好把握。
产业结构变化
从这次会展CEO论坛上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上海市展览规模已居世界首位。
图片源自上观新闻
以我个人愚见,未来上海地区,甚至中国大陆一二线展会规模扩展速度将逐步放缓,但展会数量将继续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会展业不像文化演出行业有主承办资质要求(原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已暂停颁发的主承办资质证明)。新型办展模式不断涌现,如今许多展会活动的组织方已不是冠名会展公司的机构在操作,只要有市场需要,任何企业都能参与--淘宝可以做淘宝造物节,泡泡玛特可以做潮流玩具展,纹身工作室也能组织纹身文化展等等。未来商业品牌活动的增加,会展IP概念的炒作,展会数量必然有更大增长,从而导致优质展馆需求将成为稀缺资源。
专业会展咨询管理公司纷纷出现
未来专业的会展咨询管理公司将陆续出现。这些公司担负着会展内外界信息整合、跨界沟通、营销传播的职能。当企业客户--公关公司--广告公司--会展公司的业务链条被打破,客户直接面对会展单位;如果会展产业分工越发明细,市场管理越加规范,会展中介机构就会出现其中包括并不限于项目管理咨询、职业培训、融资并购、投资运营、项目鉴定、资质公证、工程监理、保险服务、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数据库运营等等。在未来人才管理方面,对于会展公司紧缺的策展师、设计师、项目经理等等,会出现类似经纪人的角色或经纪机构参与选拔推荐。当然这些工种和机构也会被AI技术所替代。
展示制作企业地位将继续下沉
上周“会议圈”的主持人楚有才先生写了一篇《浅谈会展行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
如果将此图映射到会展行业,展示制作企业肯定处于曲线的最底端。现今展示制作企业面临环评成本、劳动力成本、厂房设备租赁成本、材料成本、资金周转成本的“五指山”,进一步加剧在会展产业链中的下沉趋势,加之同类价格竞争激励,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曲线呈“倒扣金钟”形状,大多数展示制作公司将面临破产。
但是,展示制作在会展产业链中毕竟是刚需,谁能具备技术革新、经营创新、资本扶持,谁就有可能胜出、存活。展示制作企业通过优化内部管理,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从而实现制造环节的附加值提升,或许重夺垄断优势,未来呈现“武藏曲线”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下有为,未来可期
改革开放后会展业发展了30年,至今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未来是否会出现黑天鹅或是灰犀牛,谁也无法确保力证。也或许,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企业,凭借资本力量、资源整合和渠道投放最终颠覆社会对会展业的认知,也犹未可知。
受个人眼界和认识水平所限,将最近所想所思汇编成这篇“瞎想”,谨希望抛砖引玉,有更多业界能人贤达参与“遐想”。
我们正处在一个最坏的时代,但也是最好的时代。如果我们因循守旧,抱残守缺,那我们也就放弃了遐想未来、体验未来的资格。
最后,对坚持看到文末的朋友,表示由衷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