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非论坛这样超大规模的论坛,为26亿人口的共同发展谋划未来之外,最近一系列的会议会展为经贸搭台增添活力,抵消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大有“东方不亮西方亮”之势。
此次中非论坛的举办是18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迎来她的“成人礼”。涵盖26亿人口的中非合作,意义自然不同凡响。非洲大陆正处在一个大发展阶段,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彼此互补性很强。中国的能源进口,像安哥拉等就占有很大的份额,他们的大宗商品同样在中国找到了大市场。尤其是中国的对非投资,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而且带来了技术、管理、产业,更带来了大量就业和发展进步,如同当年外资给中国带来的改变一样。中国的发展经验,同非洲分享,给这个发展中的大陆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本参照物。中国同样尊重不同国家的传统,能学的就学,适合的就用。中国对非援助也同其他国家不同,不附加政治条件,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中扩大彼此合作共赢的基础。在今年中非论坛期间,有学者还提出建立中非自贸区的设想,这个提议并不是没有基础,中国对许多非洲国家90%以上的商品关税已降到了零。如果这一设想能够取得进展,未来26亿人口的大市场将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为中国也为非洲开拓市场空间提供新的机遇。
中非论坛刚结束,又陆续迎来几个大的会议和会展,人气很旺。首先是9月8日-11日在厦门举行的第20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共吸引来自128个国家和地区约12万名客商参加,共计1982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协议总投资额5275亿元人民币。
其次是9月12日开幕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该会议为企业分享自贸区建设成果,进一步开拓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好平台。这一永久落户南宁的展会到今年已是第15届了。这一展会在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和发展方面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和不断升级,对双方贸易规模逐年扩大功不可没。到2017年,中国和东盟贸易额已突破5000亿美元。在实施自贸协定之前,东盟是我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2017年已经成了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依托,自贸区建设的成果为博览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市场动力。同时,博览会为企业分享自贸区建设成果,进一步开拓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好平台。今年是中国-东盟创新年,中国将与东盟加强创新领域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激发经贸合作新动力,建设创新发展新高地。
此外,9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率团出席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习近平在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2017年,中国同俄罗斯远东联邦区贸易额超过77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外资来源国。
这些展会、论坛,都成为彼此交流和贸易合作的桥梁和舞台。而且,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就是突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至今有5年时间,在沿线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已经深入人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一直高于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速,已成为中国扩大对外贸易的重要引擎。做足“一带一路”的文章显得十分重要。
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国—东盟创新共同体”就成为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举办35个高层论坛,23个分论坛,新增应急救援、海洋等领域论坛。
习近平主席在东方经济论坛上演讲时表示,中俄正在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已经取得重要早期收获。中方愿在这一基础上同各方对接发展战略,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把握合作大方向,重点提升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进各国市场、资本、技术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共同建设开放型区域经济,努力构建东北亚经济圈。
我们相信,不断深入拓展周边合作,不断加强中非合作,不断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大力推进“五通”,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当下,抵消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和负面冲击,为贸易增添新活力,将会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