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会展资讯
让国际会展精英迅速成长
发布时间:2007-07-04  更新时间:2007-07-04  作者:本站作者  点击次数:4132

4年前,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全区在欢腾的同时,面临的却是一个尴尬现实——我区会展人才一穷二白。

  4年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下,自治区人事厅组织一批又一批本土精英出去培训,学成归来后,他们成为了我区的会展精英,活跃在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舞台上。去年“三会”期间,这支我区自主培养的会展人才队伍经受了国内外政要、客商的集中检阅,赢得了各方赞赏。

  服务展会获各方认可

  去年10月,广西艺术学院英语系讲师赵克收到了一封来自菲律宾总统府寄出的感谢信,落款是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的亲笔签名。信中说:“在我与我方代表团赴南宁参加东盟-中国纪念峰会和相关活动期间,您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为此,我谨向您表达我衷心的感谢。您的帮助和辛勤工作使代表团在南宁的活动得到了良好的安排和顺利开展,特别是保证了我参加纪念峰会等官方活动的圆满成功。再次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据了解,作为“三会”一般工作人员,收到总统亲笔签名的感谢信只有两个人。

  去年4月15日至5月31日,赵克被自治区人事厅选中参加高级翻译研修班赴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高级翻译培训。作为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会展人才,培训归来后,他很快被抽调到自治区外办筹备“三会”。

  去年“三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参加这次国际性盛会。赵克作为菲律宾团的中方接待人员之一,寸步不离地服务代表团在会议期间的所有活动。机场接待、安顿住宿完毕后,10月29日深夜11时,菲律宾部分议员和重要代表的个人信息资料才送到赵克和他的团队手上。次日上午,温家宝总理要会见阿罗约总统,这些随团要员的VIP证件必须当夜办好,否则将影响会见。当时,菲方外交部、总领馆官员十分焦急。赵克和他所在的团队连夜整理翻译相关资料信息,并协调办证事宜。高素质的业务能力和专注的工作精神打动了菲方政要,这也是赵克能够收到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的亲笔签名感谢信的原因所在。

  张德山,多次作为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的贴身翻译出访越南。张德山纯正的发音,竟被越南政府官员认为是同胞。他多次参加自治区人事厅组织的非通用语培训班赴越南培训。

  说到培训的收获,张德山的感受非常强烈,作为一名翻译必须到最纯正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地充实自己,而自治区人事厅组织的非通用语培训班,正好切中要害,受益匪浅。

  “你们在哪里学的英文,这么厉害?”去年5月,现任博览局外联处翻译组组长的李莹作为随团翻译跟随博览会秘书处代表团到马来西亚进行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推介时,马来西亚对外贸易促进局的CEO诺哈非常惊奇地问。而这种问题,近年来,李莹和她的同事听得实在太多了。李莹的快速成长得益于自治区人事厅的“高级英语翻译培训项目”的培养。2004年4月经过区人事厅严格选拔,当时还在高校任教的她被选派到广东外国语学院进修高级中英口笔译,当年9月又因进修成绩优秀被选拔到欧盟总部会议翻译培训中心比利时孟斯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培训,2006年4月再次被选拔到世界著名的翻译学府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培训,从而完成了从一个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到高级英语翻译的转型。

  管窥一斑,可见全貌。赵克、张德山、李莹——我区自主培养的会展人才的典型,这样的典型还有很多。去年“三会”期间,中国、东盟11国政府首脑、高级官员云集南宁。高规格的外宾接待是对我区会展人才队伍的一次集中考验。自治区人事厅自2004年初开始有计划地培养锻造的会展人才队伍,在外交部的统筹指挥下,在外事活动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赢得了东盟政要和外宾的赞赏。

  除了中国-东盟博览会外,近几年我区相继举办的国际会议上,都活跃着我区自主培养的会展人才的身影,如在南宁召开的国际甘蔗大会、第五届亚洲水牛大会、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亚洲公共行政改革论坛等。特别是由自治区人事厅承办的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亚洲公共行政改革论坛上,我区自主培养的高级翻译、高级礼宾人员全力承担接待、翻译会议材料、交替传译等任务,出色的工作保证了论坛的成功举办。论坛结束后,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主席通过人事部表达了高度赞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区会展精英们之所以能够获得各界赞誉,源于他们艰苦的学习。2005年,广西英语同声传译与交替传译培训班赴美国国际著名翻译学府——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学习,该院院长鲍川运深深为广西学子的学习精神所感动,亲自为广西学子授课,并按照学子们的要求额外为他们补课。在广西学员毕业典礼上,鲍川运院长不无感动地说:“这批学生是我见过的最勤奋的学生。”

  “一穷二白”到“队伍成型”

  将时光回溯到2003年10月,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消息传来时,全区一片欢腾。然而,窘迫的现实摆在眼前:商品贸易和投资合作人才、经营开发人才、外语人才特别是同声传译人员等诸如此类的会展人才,十分缺乏。2004年2月,在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人才交流会”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人事厅厅长李康坦率地说,目前广西会展人才“异常吃紧”,形势非常严峻!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支高素质的会展人才队伍是如何在短短4年间打造完成的呢?这得从自治区人事厅的专项培训说起。

  2004年初,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支持下,自治区人事厅确定了“借助外力,高起点;突出实战,保重点;立足当前,看长远”的高级会展人才的培训思路,并将这项工作列为重中之重。

  2004年2月,正式启动了选拔高级专业翻译和同声传译培养人选的工作。通过社会报名与单位推荐的方式,近300名优秀外语人才报名参选。通过笔试、面试、口试与考核等项目的严格选拔,最终,46位报名者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高级专业翻译培训班的学员。经过连续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检验,他们已经成为我区的“本土化、年轻化、专业化”的高级外语人才。

  这只是我区自主培养会展人才的一个剪影。

  连续4年来,自治区人事厅根据会展不同层面的人才需求,制定了会展现场指挥官培训项目、高级礼宾人才培训项目和高级翻译人员培训等十多个项目方案。这些培训项目充分利用国外资源,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会展急需、紧缺人才的出国(境)培训。组织了政务、商务公关代表(会展联络官)到有世界外事礼宾服务国际会议之都的瑞士及有关东盟国家培训;组织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指挥官到香港、德国培训;组织高级英语翻译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孟斯大学、美国国际著名翻译学府——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进行国际会展业培训和英语同声传译与交替传译培训;组织非通用语翻译,分别赴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尼和柬埔寨6国进行为期2-3个月的实地培训……

  经过培训的会展精英们,在连续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担任要职,以良好的素质、过硬的专业能力,展现出受训人员的风采,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他们有的担任国外政要领导的翻译和礼宾接待,有的担任推介会现场英语翻译和非通用语种翻译……

  据统计,4年来,自治区人事厅送出了各类会展人才培训班60多期,共计约960人,外围讲座10多场,培训人员数千人。自治区人事厅厅长李康说:“最近几年,我区自主培养起来的会展人才队伍已经成型。”


上一篇: 会展专业公务员没招到人
下一篇: 会展ESG——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会展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