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总公司日前发布《关于从2016年起展览总公司主承办国内展会全面实行特装布展资质认证的通知》。从协会评资质,到展馆进馆许可,再到主承办展览公司资质认证,展览工程企业如何应对?其它主办机构怎么看?将对行业产生什么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会展涛客第五期邀请到了请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业界人士,对此进行点评并发表观点。
嘉宾主持:
广东组展企业协会会长 刘松萍
对话嘉宾:
深圳市会展行业协会秘书长 郑琦泽
华毅东方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 安翔
宽创国际文化创意公司董事长 张东
问题一:展览搭建是展览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从目前展览搭建的现状看,进行资质认定规范管理是否有必要?
郑琦泽:展览工程搭建资质认证规范管理十分必要。但是如何去管理,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深圳从2005年,首先提出了展览工程资质的设计和施工资质,并是开放的,内外一视同仁。而且一直进行到现在,对深圳市场的管理和展览工程管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我们赞成对展览工程资质认证管理。
张东:广交会的搭建规定主要是倾向于本地的搭建公司,地域性太强。
刘松萍:广交会的这个规定不仅是本地的搭建公司,涉及各地的搭建公司,只是参与项目搭建。
郑琦泽:据我所知,北京就有这方面的多项标准。中国展览馆协会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还有中外会展都制定了展装工程标准。而且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展装资质标准,现在真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无法进行统一。
刘松萍:其实现在讲的更多的是资质,对展装这一块还涉及到很多方面。那么就是说资质这块其实是一个门槛。也有很多加以认定的。就是说,这个现实也有很多加以认定其实现实情况是,很多的主办方包括场馆方都有一些他们规定的要求。
二、对展览搭建的规范管理应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资质?标准?绿色材料?规范操作?知识产权?
张东:搭建行业的产权问题,是一个无法真正落实的问题。因为很多客户会说创意是他们的,很多方案抄来抄去又说是融合了很多家的,无法真正界定真正产权,这是随着人本身的看法和问题。关键的问题是场馆和主办到底怎么去把自己的展会做好,不仅要去抓招展,还要抓搭建的质量,创意的质量,这才是能改变的现状。
刘松萍:搭建的质量和展会的形象和品牌相关,这其实是有很大关系。包括现场的整个布置以及现场的管理这块,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里面还包括很多,包括现场的污染、绿色展装等,其实这方面也是可以去控制的。
张东:对展览现场的污染和垃圾的处理,在国外也是展馆方来管理的,发现在这样的事情,给搭建公司发通知,并促使展馆方对这个事情进行监管。
三、对展览搭建的管理主体由什么机构承担更合理?政府主管机构?行业协会?展馆?主办方?
郑琦泽:实际从深圳来讲,对展装公司管理,实际上还是展馆方。因为主办很难有这么大的能力和专业水准。
张东:搭建行业标准由谁来负责执行?应该肯定地说不是政府,因为他不可能对一个行业的细分,除非它有专门的监管机构。而且这个行业不是特别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那么搭建行业的标准执行更多的是由场馆方和主办方,因为这两家是真正的对于搭建有决定权的。因为他们对搭建方不满意完全可以不让参与,但是现在国内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到位。
张东:搭建的质量决定展会的质量,通常在展会开展之前,是主办方在决定展会的质量。但是展会开幕之后,和展台的质量,场馆的服务管理,搭建公司的服务就有很多关联,所有我也呼吁主办方对可以在这方进行一个监管,做成一个反馈的表格,这样就形成一个规范和约束。但还是应该由场馆方来到负责审查监督和处罚,相关的搭建公司。在这个方面最有权威和代表的就是中国展览馆协会,他们有很多场馆会员,应该来执行这种监管。
刘松萍:除了展馆,是主办方可以更好地控制搭建公司,那么这次广交会方面出台这个规定,搭建公司怎么看呢?
张东:广交会认证的公司大多数都是广州的,需要搭建公司交约50万的押金。而外地公司每年在广交会的上业务有限,本地的规定又给外地形式一个门槛,最后成为保护本地的公司,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我个人是不太认同这个规定的。
刘松萍:我赞成张东的观点,就是搭建的质量和展会的形象和品牌相关,这其实是有很大关系的。包括现场的整个布置以及现场的管理这块,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里面还包括很多,包括现场的污染,绿色展装等,其实这方面也是可以去控制的。
张东:类似这样的规则,在国外几乎是没有类似案例的。据我了解国外主办对搭建公司没有特别的要求。规定大多是场馆方来制定的,但也只是对搭建规则的要求,广交会的定个规定比较带有明显的地域性。
张东:在这方面我在呼吁一下,主办对主场有要求,但是对特装是没有要求的,展商选择搭建商一般主不太了解。特装也应该纳入场馆和主办方的管理中来。比方说包括现场的知识产权问题,比方说铝形材,涉及知识产权的,可以向展馆提出申诉。在国外的有这方面的规定。在中国大多数展馆是政府的,所以政府可以通过展馆来间接进行调整管理和审核展会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政府可以通过展馆的细化的审核要求,展馆方负责执行和反馈,主办方负责监督。这样就可以把搭建的问题就解决了。比如现在有些城市不时出现展会施工不当出现的伤亡事故,所以在这方面是可以进行管理的。
郑琦泽:对于展会来说,实际大家谈这个资质认证,也是为了安全。在深圳,我们直接提出了,谁主办谁负责,第一责任人应该是主办,但是主办很难有这么大的能力,他的侧重面也不在这里,所以很多事就委托展馆了,还有委托主承建商了。所以有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展馆了,所以说负责人是主办、主承建商和搭建商这个层次。
张东: 场馆对于工程质量、现场的安全管理,而且应该有所投入。但是这样会不会加大成本,但是这样会加大二三线城市展馆的成本,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刘松萍:政府在这方面没有必要直接参与,但应该在绿色展装引导,政策由的引导,对场馆方政府也可以提出一些要求,关键是这个具全的监管主体由谁来实施,
四、对展览搭建行业的监管规范较好的方式是什么?押金是否是最好或唯一的方式?
张东:目前来看,押金是有一定作用,对小型公司来说,是很在意的。对大型公司来说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当然大型公司的管理也会好一点。从目前看来,押金还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
我有一个建议,对于搭建公司的管理,可以参照目前交警对司机的管理。比如一个驾照,如果违反规定进行扣分处罚,甚至可以吊销资质。而在会展行业来说,这个“交警”就是展馆,目前场馆并由协会来牵头组织,对搭建公司进行登记,对资质进行管理,如果出现问题可以扣分、取消资质,这样就可以实施有效的落地。
郑琦泽:在国内的场馆一般是会展行业协会的主要负责单位。但单纯靠展馆来承担这些责任,他们也非常为难,他们的执法权谁给的?所以说要加上政府、主办、展馆和协会共同努力来进行这个展览工程资质的认证和维护,来保证展会的安全顺利进行。
张东:全国数百万的展览工程从业者,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要展馆来监管,而且展馆也有权利和义务来进行监管。共同管理是必要的,但主体应该是展馆。因为展馆是政府建的,有公益性,所以应该来负责展会的安全等工作。
五、国外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借鉴?
张东:在国外,美国是比较特别的,因为它工会的力量很强大,事实上美国的主场展览工程已被几家大的公司垄断了,他们的收费和利益主要来自于对主办和其它搭建公司的服务,并不靠特装。在中国主场搭建利润不高,就通过其它方式来。欧洲管理就是靠场馆管理,比美国的规格还要高。
国外搭建公司的两层认证是由展馆方负责运营管理的机构有人审核的。力学认证是必须由取得资质的工程师来审核的,这样出了问题就会对工程师的执照进行吊销,这样比较确保了认证的质量,收费是比较合理的。我们中国也要考虑这个方式,好像是也有,但是展馆方的比重还是太小了。
六、要推动展览搭建行业的规范发展政府,协会,主办方,展馆,搭建企业本身如何做?
张东:政府应该把会展中心做一个社会服务设施来监管,给予展馆足够的执法权限。主办应该高度重视展览搭建的质量和安全,因为展会的搭建问题大多出现在特装上,但特装的服务商又多是参展商自己找的。当然了,搭建企业首先要自律,要加管管理培训,注重品牌。
但任何一个责任方如果变成两个都有责任,那就容易变成没有责任,就不容易起到效果。我还是强烈呼吁场馆方应该负起责任。从国外众多展馆的管理也是这样的。比如安全、环保等因素,应该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中国绝大多数展馆是政府的,不像有些主办是民营的,管理力度有限。所以展馆应该首先负责。
刘松萍:认证与监管是不能割裂的,因为只有落实的认证才有效,我们不能为了认证而认证。现在不是规定太少,而是太多,不同展馆不同主办方有自己的一套,对监管和落实不够,需要有行业整体在这方面突破。
张东:搭建公司必须要进行登记,有效管理。这个是绝对必要的,进场时场馆方一定要查一下,就像交警要检查一下,当然主办方也要选择有安全资质的,社会公益心的搭建企业,而不能只追求一个价格。
刘松萍:政府的引导,协会的落实,展馆与主办方的监督,搭建公司的自我提升遵守都是重要的。
安翔:广州国际展览公司对2016年在广州展馆(广交会展馆)中的特装公司提出资格的要求。对于这种做法首先表示是一种特例,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主办单位和展览馆是一家人。所以展览公司发出通知和展览馆发出是一样的。在中国的展览市场中这种做法不多,主办单位发出指引要求特装公司如果没有展览馆的配合是不会轻易实施的。主办单位只能指使主场公司来管理及与特装沟通。在中国的展览市场不应该每一个主办单位或者一个展览馆颁布一种入场规定或准入资质。应该政府主管来与业内组织或机构甚至在网络平台让展览业内各方人士充分发表建议后制定展馆的基本准入资质。其实中国展览馆协会中的展览工程委员会就是几位展览工程人士希望为展览工程行业铺平展览公司的进入各个展览馆的准入资质。但是不如人意的是北京的展览馆的直属机构不一样没有可能达成一致的准入标准。希望有一个展览业的行规尽快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