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对优化城市产业格局,打造城市经贸平台,提升城市辐射功能,促进城市文化交流与传播,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以及创造就业、刺激消费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和强大的产业发展能动作用。因此,全国乃至全世界会展业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可以预见的是,在会展业迅猛发展之时,又逢2010上海世博会召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必会迎来一个新的高潮。伊春市作为国有林区、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会展业,带动旅游业、服务业等行业发展,进而促进林区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市贸促会作为我市会展行业服务与管理的部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以“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市委十届七次全委会议对“发展会展经济、会议经济”所提出的要求,及时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并结合伊春实际,对发展会展产业,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 我市发展会展产业的现状
会展业是在特定时间、空间内围绕特定主题多人集聚交流的社会活动。狭义的会展仅指展览会和会议;广义的会展是会议、展览、展销、节庆、活动的统称。它包括各种类型的大型会议、展览展销活动、体育竞技活动、大型文化活动、节庆仪式等,其中,世博会、奥运会为其中代表和典型。
我会通过深入调研,收集基层意见,倾听企业呼声,感到我市发展会展经济已经有了较好基础,并具有特色和优势。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完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资源丰富,急需会展经济拓展市场渠道
伊春资源赋存丰富,森林总蓄积2.28亿立方米,有兽类67种、鸟类270余种;野生药材400余种,山野菜、山野果60余种。蓝莓、人参、五味子、木耳、蘑菇等森林食品、药品以纯天然、绿色健康的独特品质享誉国内外。随着我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的实施,使得产业发展呈现出产品资源丰富、初具生产基础的可喜成就,同时也存在市场渠道狭窄的特征。丰富的资源需要规模生产来开发,而初具生产基础的众多小企业,其主要资金沉淀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库存之中,急需打开市场,完成产品向商品转化的过程,从而实现原始资金的积累和产业扩大的需求。但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力量、以单打独斗的方式进行市场的拓展是不现实、不科学的,而经科学规划、强力实施的会展产业在产业板块的拉动和市场拓展方面,具备见效快、效果实的特点,因此,大力推进会展经济,可以搭建产业平台、拓展市场渠道,从而有效地消化我市特色产业企业库存、加速企业资金回笼,进而扩大生产规模,可进一步促进有效、有力、科学开发利用我市森林资源赋存。
2、产业特色鲜明,急需会展经济打造产业品牌
我市森林产业因林而生,产业特点鲜明,优势突出,与全球风行的绿色、生态、健康的消费理念高度契合,具备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但在目前,打造我市森林产业知名度的方式,还停留在企业自行发展,停留在被动等待客商上门后的口头宣传的原始坐商方式上,少量有宣传、发展的意识和实力的商家正在走出家乡,独力开拓省外市场,拓展吃力、发展缓慢。因此,在省外市场尚未形成产业知名度,也就无法形成有效、稳定的销售通路。无奈之下,很多商家为市外、省外进行OEM(带牌加工),以放弃自身品牌建设和通路附加值为代价,换取少量的加工费以求得生存,沦为外市、外省商家的生产和加工基地,形成墙内种花墙外香的局面。
3、起步早发展慢,急需尽快提档升级
我市无论是资源赋存,还是品种数量,均不弱于我省其他各地市,特别是中国(绿色伊春)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在2006年5月即得到省政府的批准,当时全省只有包括哈洽会和我市该博览会两个展会得到省政府的正式批准,在展会申报工作上,我市已走在全省前列。近几年来,我市在组织展会上加大了步伐,并出现了专业化会展的雏形,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2008年总工会系统组织的“职工自营经济成果展销会”和2009年森林节期间由市政府组织的“兴安岭森林产品展销会”,突出展示了职工在自营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我市在森林产业的发展,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但由于我市缺乏场馆类硬件设施等综合因素,加之各系统每年都组织参加一些省外的展会,由于这些展会都由各系统自行组织、自行布展,在主题定位、布展风格等都仅从本系统的角度出发,使得展会展示定位无法突出我市整体形象,参展主题定位不够清晰,特装水准不高,难于达到参会的预期目的,急需明确会展产业定位,整合资源,提升水平。
二、发展建议
发展会展产业,推动经济发展,需要将全部优势资源科学整合,形成城市的产业优势、宣传渠道、集中展示,最终形成合力,从而打造城市形象、展示产业发展、构建交流平台,可以说是个系统工程。因此,需要抓好的工作很多,针对我市现状,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领导,设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
在会展产业的行为特征上,突出体现为对会展领导层高瞻远瞩的要求高,执行层综合协调的任务量大,只有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才能保证决策的高瞻远瞩、执行的协调顺畅。因此,建议我市成立市级会展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会展工作管理办公室,突出政府主导作用,统筹、组织、协调、管理全市的会展工作,对以市名义举办、承办和参加的会展活动,统筹、协调一切必要的资源,形成合力,进行统一谋划、组织;对以系统的角度组织和参加的会展活动进行参展必要性的评估和指导;对以部门的角度组织和参加的会展活动进行审批、备案、监管;支持、鼓励市直各委、办、局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多方争取在我市承办各类会展活动。
2、规范统一,立足专业发展会展业
建议设定会展展示定位,建立会展模型,以统一的城市形象和宣传定位,规范统一地组织各项会展活动,其中包括在我市主办、承办的会展活动和在省外参展的会展活动,并通过有成功经验的组展参展流程,以衔接紧密的环节和步骤,提高效率,提升效果,降低成本,有条不紊地开展组展参展的各项工作。
3、明确主题,围绕优势培育特色品牌展会
从我市地理位置和物流幅射力的角度衡量,我市不适合成为综合类产业集散地。而我市森林资源赋存丰厚、特色突出,与绿色、生态、健康的现代消费潮流高度契合,建议从我市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出发,牢牢抓住森林产品这一核心主题,围绕我市特有的优势,培育特色展会,打造展会品牌,树立“开小口子,做大文章”的战略战术,以林区绿色经济、蓝海战略和长尾经济思想为指导,以展会经济的市场细分为突破口,以特色为武器,以会展为平台,争取将伊春发展为投资商的投资热土、大型卖场的采购渠道、连锁商业机构的供应基地,迅速拉动各产业的迅猛发展。
4、加强学习,大力培训会展人才
会展专业知识和会展专业人才是限制我市会展业务发展的一个瓶颈。在我市,除市贸促会因多年承担历届哈洽会伊春市交易团参会参展工作而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储存了部分会展专业干部外,各部门均没有专业会展的负责部门和干部,在有会展活动任务时,均临时抽调其他专业干部从事会展专业工作。即使是市贸促会具备会展经济的专业干部,也缺乏会展专业的学习经历。会展业专业干部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因会展业的协调和统筹的特点,需要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干部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远不是引进会展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所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议通过理论培训、参会考察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会展专业干部的学习培训,使之在具备工作经验和经历的基础上,实现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从而更有利地指挥和落实打造我市会展经济的各项工作。
5、取长补短,打造会展城市新格局
我省各地市都已充分认识到了会展经济所蕴含的巨大商机,部分地市已经走上会展经济的正轨。如齐齐哈尔市的绿博会已举办9届,被全国城市会展管理办公室评为“全国政府主导型展会50强”,获得“中国品牌展会金鼎奖”。前八届绿博会绿色食品展销共设展位累计4375个,招商引资合作项目签约总额累计1192亿元。再如牡丹江的黑木耳节升级为国家级展会后,在本届黑木耳节吸引了国内近20个省、市农产品行业的参展商、投资商、采购商、加工和流通企业以及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友人和客商参会;华中农业大学等16家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也将带来大批新菌种及新技术,共有1500余名国内外客商参与建设牡丹江“中国食用菌之城”的城市品牌工作,为打造“有机绿色食品之都”的城市品牌打下了一定基础。又如大兴安岭的国际蓝莓节,阿木尔林业局被授予“中国野生蓝莓之乡”称号,庆安的“绿节”等诸多展会都已经是多年培育的政府主导型专业展会,走到了全省的前列。
这一切表明,我市应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在树立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迅速行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城市会展经济的要求,将我市会展经济工作纳入重要日程,以招商为主,完善会展中心等硬件设施,以培训学习,提高会展经济软件水平,借中国(绿色伊春)兴安岭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升级为国家级展会、机场通航、哈绥高速即将落成的东风,迎头赶上,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