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六十华诞来临,每一位中国会展工作者都为之兴奋与自豪。当今的中国会展业已经是全世界会展业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中国会展业借助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当我们热烈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的时候,自然要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本篇就以六十年来中国会展业发展过程中的六件大事,串联起这不平凡的历程。
一、1952年5月中国贸促会成立,中国展览活动有了实施部门。
譬如, 1949年11月中央军委在北京故宫午门上举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绩展览会”。1952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市中心人民公园举办了三反、五反、镇反运动宣传图片展览会。
1952年2月,新中国政务院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访问苏联。苏方提出在中国展示苏联的建设成就。同年,民主德国政府也提出在北京举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为此,国务院成立了由对外贸易部、重工业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组成的“国外来华经济委员会”进行筹备组织工作。
最早的出国展是1951年3月中国政府组团参加的民主德国莱比锡博览会。同年5月又组团参加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布拉格博览会。这两个项目都是经过周恩来总理兼外长批准,由外贸部具体组织实施。
正是在上述展览工作基础上,加之我国对外交往的需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贸促会)于1952年5月成立。从此中国的展览活动就有了组织和实施的部门。而其后上述的“国外来华经济委员会”人员和外贸部组织出展的人员陆续并入中国贸促会的来展部和出展部。
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贸促会现已拥有由总会、各地方分会、各行业分会组成的完整组织体系及其掌控的一批会展项目;拥有大型展览中心、综合性展览集团和会展配套服务企业;拥有一批加入UFI的品牌展会;拥有国际性、专业性、权威性很高的“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成为中国会展业的重要力量。
二、1955年10月举办苏联建设成就展览会,全国建设四大展馆。
正是为举办上述的“苏联展览会”, 国家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城市建设“苏联展览馆”。这是我国正式兴建的专门为展览活动而设计的大型建筑物,在当时具有很高的水平。
1954年10月在北京新落成的苏联展览馆,举办了“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1955年4月和1956年10月,又相继举办了“捷克斯洛伐克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会”和“日本商品展览会”。1955年5月在此还举办了“匈牙利纺织试验仪器展览会”。这是新中国接待的第一个专业展。1958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意见,苏联展览馆更名为北京展览馆。现在的北京展览馆经过不断改造与扩建,成为北京市举办大型政府主导型展会的主要场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展览会到六十周年展览会都在此举办。此外,八十年代的一批专业展览会和各种成就展、汇报展等也大都在此。
同样,上海的原“中苏友好大厦”(展览馆)现为上海展览中心,也一直是上海主要展览场地和上海市“两会”的会址。
广州的“中苏友好大厦”(展览馆)在1955年举办“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后,还曾是1957年的首届和二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会址。1974年在此基础上扩建广交会流花展馆。
武汉的“中苏友好宫”(展览馆)也在1955年举办了“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并在后来改为“武汉展览馆”。1995年后在此重新建起“武汉国际展览中心”。
三、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正式开办。
1955年在广州先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组织了向港澳出口的产品展览会。进而195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外贸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注:当时还没有称为“出口交易会”)。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在广州正式设立。其后于同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才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正式创办起来。
首届广交会的展馆面积
1958年,广交会从原中苏友好大厦移至侨光路展场举办。文革期间广交会虽屡受干扰,但并没有中断,使之继续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窗口和中国对外联络的重要渠道。
1974年“广交会”选址流花展馆。到2008年为止,已有数不清的中国企业从这里走向全球市场。流花展馆成为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迈进市场经济时代的最佳见证人。
2007年4月第101届起,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2008年春,10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琶洲展馆、流花路展馆各分两期举行。2008年4月,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整体搬迁到琶洲,并变为一届三期的模式。
广交会至今已经走过52个年头,举办了一百多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展”,在全世界也享有了不起的声誉。尽管受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广交会出口成交遇到一些增长方面的困难,但是广交会还是千方百计迎难而上,努力做好进口展和国内采购工作,依然保持了旺盛的活力。
四、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会议提出了会展经济概念。
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全国展览会的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特别是大量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出现,加快了展览业的形成和发展。于是“会展经济”一词就应运而生了。
据大连会展办介绍,1996年时任大连市长的薄熙来在谈到大连要多办展览会并准备建设展览馆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展览经济”等词语。后有资料表明,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在浙江台州举办研讨会(当时台州路桥举办商品展销会并准备建设商品批发市场),副所长任兴洲女士正式提出了“会展经济”的概念。其后,湖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
提出会展经济概念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此,在会展经济的范畴里,就有了会展产业、会展行业、会展企业等一系列的提法。中国会展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并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
五、2002年国家统计局在国民经济分类表中设立会展服务行业。
从2002年起,国家统计局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表》商业服务业大类中,增加了“会议及展览服务业”这一小类,其行业编码为L7491。这表明国家开始正式承认会展产业的存在。实际上此前不久的2001年11月,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附件九“当中,已经把会展业作为服务业承诺对外全面开放了。
有了会展行业的正式编码,会展经济就进一步从学者和会展从业者的宣传中进入了国家认可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分类范围。这对于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就有某种里程碑的意义。
六、2006年2月经国家批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立并工作。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英文名称:China Convention & Event Society ,缩写CCES,是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会展经济社团组织。
成立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是为了进一步研究会展经济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促进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大家知道,国家对成立社团组织特别是全国性组织一直持慎重态度。所以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成立表明国家对于会展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当前全国性的会展行业协会迟迟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成立起到了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现有近400名会员,遍及全国各主要会展城市,下设16个专业工作委员会。近四年来,研究会的工作内容丰富,取得成绩显著,得到了业界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