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会展资讯
一个展会如何改变一座城市
发布时间:2008-02-18  更新时间:2008-02-18  作者:本站作者  点击次数:3838

      对于一个仅有4年历史的博览会来说,它是如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对于南宁来说,它是如何因展会而兴?
       2007
年的秋天对于南宁来说又是一个忙碌和收获的季节。
      
10月末中国东盟博览会短短的4天时间里,南宁市云集了5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183位部长级政要,以及8181个参展商和数以万计的观众。如此规模的展会,南宁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每年此时,南宁都要进行全市总动员,举全市之力办好这个最重要的盛会。会展业流行有投入和产出“19”的算法,但对于南宁来说,它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倍数,博览会带给它的是全方位的改变,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命运。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会展业在中国开始快速兴起,并且迅速成为各大城市优先发展的朝阳产业,会展经济也成为城市间竞争的焦点之一。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偏居西南一隅、相对落后的南宁,凭借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会展业异军突起。对于一个仅有4年历史的博览会来说,它是如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对于南宁来说,它是如何因展会而兴?
     
为什么是南宁
      10
年前的南宁决策者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当时的一个决策能为南宁赢得一个最重要的机遇。
      1996
年,刚任南宁市常务副市长的林国强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详细阐述了南宁发展会展经济的重要性。当时全国各地都在探讨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到国内外广泛考察后,我们发现会展业对一个城市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林国强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南宁市决策层的高度重视。随后,发展会展经济被提升到南宁发展的战略高度,与旅游、物流一起成为南宁市重点发展的新三产
      
此时,国内会展业方兴未艾,会展业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这种新型经济形式开始受到很多城市的追捧,但发展会展经济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撑、高度城市化和开放程度等。而在当时,南宁作为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城市,产业基础极为薄弱,城市知名度和开放度都很低。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力发展会展业,无疑是需要勇气和气魄的。
      “
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南宁。从广西来说,旅游业发达的是桂林,工业基础好的是柳州,而南宁则颇为尴尬。南宁市招商局副局长李芳琪对此深有体会,以前邀请客商来考察投资很难,很多客商把南宁误以为南京,转道去南京是常有的事。
      
既无工业基础,发展外源型经济又困难重重,面对这样的困局,南宁市决策层对发展路径的现实选择并不多。
      “
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提高知名度,会展经济或许是条捷径,所以南宁把会展业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来做。在林国强看来,南宁最大的优势在于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毗邻粤港澳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大通道和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枢纽城市,同时又是广西的首府城市,因此南宁可以发展成为商贸、物流和信息中心,而会展就是可以把这个优势充分发挥的突破口。这也正是南宁市决策者们独具战略眼光之处。要发展会展经济首先就要有一个好的展览馆,而当时南宁市的展览设施只有两个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的展馆,设施老化,总面积不到5万平方米,根本满足不了大型展会的需求。没有梧桐树飞不来金凤凰。1998年,刚任市长的林国强便开始筹建规模庞大的展览馆,当时宏观经济处于低潮期,货币政策从紧,建设国际会展中心的15亿元总投资都要由财政投入,我们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2003
年,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刚刚竣工,机遇就降临了。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议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对于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包括南宁、昆明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从举办地的比较来看,昆明和南宁同样拥有地缘优势,但昆明在经济发展、办展经验等方面都优于南宁。为了争夺举办权,什么手段都动用了。林国强告诉《决策》,在竞争白热化的关头,昆明那边说南宁像样的展馆都没有。我们说有,马上拿资料过去,商务部为此还专门派了一位副部长来南宁考察展馆。在看到南宁高标准的、完全现代化的会展中心后,举办权终于尘埃落定。
      
由于南宁决策早,启动早,会展中心在竞争中成为了及时可用的王牌,如果当时没有这个展馆,基本硬件不具备,结果将很难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终于得到回报。按城市产业逻辑进行的布局,却在一场涉及城市发展前途的竞争中成为关键。面对上兵伐谋的胜利,林国强至今感慨至深。
      
会展奇兵
     
随着会展业在中国遍地开花,各地都使出浑身招数四处拉展,竞争日趋激烈。从会展的产业化道路来说,并不是有好的会展中心,会展就蜂拥而至,也不是凭一两次名会出彩就可以大发展的,南宁的会展业能后来居上自有其成功秘诀。
     
当时的策略是发展会展经济就是要发展特色经济,南宁办会展就是要办人家没办过的,办别人想办却办不到的。林国强说。寻找特色的理念始终引领着南宁会展业的发展。
      1996
年,南宁市大大小小的会展不超过40个,从事专业做会展的企业不超过5个,在这个起点非常低,基础几乎为零的情况下起步会展业,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为了发展会展业,市政府专门组成了一个班子,并且到国内外很多会展经济发达的城市考察,买了很多书看,有培训班就去学,有展会就去看。南宁国际会展公司总经理兰铁民参与了南宁会展业从无到有的艰难历程。
     
经过考察,1997年,南宁找到学生用品这个切入点,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学生用品交易会。学生用品的概念非常广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国内也没有办过类似的展会,因此市场前景看好。但办的过程却很吃力,因为缺乏本地产业依托和市场直接拉动,当时南宁甚至没有一家像样的学生用品生产企业。首届学交会总展位268个,成交额达到5个亿,可以说一炮打响。南宁希望籍此发展学生用品生产链,把南宁打造成学生用品的集散地、信息发布中心和质量认证中心。经过11年的努力,如今总展位已超过1200个,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用品交易会,也是全国唯一由地方政府创立的特色展会。
      
找到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长处,这是南宁办会展成功的关键。1999年,南宁创办了国际民歌节,轰动一时,被评为全国的十大节庆之一。广西民歌有着深厚的底蕴,是民歌长盛不衰的海洋,世界各地都有着民歌方面的丰富传统,所以南宁民歌节就成了一个交流的集会,恰如其分地发挥了广西和南宁的特点。2004年,南宁又把民歌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结合,把民歌节和广西经贸洽谈会作为博览会的有机构成。这也成为南宁的一个得意之笔。南宁不搞没有特色的东西,节会也不单打一,这样才能更有吸引力。林国强分析认为,博览会是一个经济盛会,民歌节也是南宁浓墨重彩的一个盛会,把两个盛会放在一起开能把氛围搞得更热烈,对今后的相互发展和促进很有好处。
      
经营会展之道
     
每年的11月份都是南宁天气最好的时节,秋高气爽,两会一节的举办让南宁多了一个黄金周,南宁从此风生水起。
     
中国———东盟博览会也属于经营城市。在林国强看来,如何经营好两会一节,如何利用这个盛会来更好地经营城市,都需要细致的工作和很高的艺术。
      
南宁市从2002年起实施城市建设管理一年小变化、三年中变化、六年大变化136”工程。在此基础上,自2004年开始,南宁利用两会一节的契机进行更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每年城市建设的投入都在百亿以上,2006年达到160多亿元,城市建设的步伐陡然加快。
      “
为了创造优美的环境,给宾客创造优质的服务,政府投入巨资进行城市交通、绿化等各方面建设,对宾馆建设和改造进行补助,给航空公司新航线补贴,以及搞各种外语竞赛和服务竞赛等等。上一篇: 上海展览会迈向大型化

下一篇: 会展ESG——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会展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