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抗击疫情 >>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
发布时间:2020-02-10  更新时间:2020-02-10  作者:  点击次数:222

疫情“飓风”后,会展嬗变的七个断想

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姜淮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全面防疫。一时间,旅游、租赁、酒店、地产和院线等服务业也全面响应防疫要求,暂停或启动应急方案。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会展业也同样如此。

1月23日浙江、广东两省率先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之后,北京、上海、天津、安徽、重庆、四川等于1月24日陆续启动。现在全国31省市区都宣布启动一级响应,实行最严格的防控措施。

在此背景下,广东省于1月24日发布了《广东省商务厅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补充通知》,要求“即日起暂停一切大型经贸活动”,广州市商务局随之明确发布了《关于暂停全市大型展览活动的通知》,深圳等地相应遵照省厅通知,暂停展览活动的举办。

从大局出发,会展企业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号召,顾全大局,北上广深、杭州、成都、西安、厦门等地企业相继宣布延期或取消原计划2月份举办的展会。

据某行业平台动态不完全统计,截止2月2日21:30,全国部分地区宣布延期的展会106个,取消举办的3个,就已宣布延期或取消的展会项目来看,目前均已暂对2月份展会做出延期公告,而随着疫情的不确定性,各地主办和场馆不断降低预期,针对3月份的展会做出延期预案。

当下的趋势问题是,依循当年非典的经验,主办和场馆大多预判将展会延至今年5月相对保险。这种预判将对行业未来走势呈现何种格局迭变?

断想一:重启开展后,展会扎堆,形成“恢复性”反弹的现象。对于一线城市“热门”展馆来说,展会档期特别是黄金档期已满,一是调档压力巨大,甚至无档可调;二是3、4月是传统的会展旺季,很多大型(巨无霸)品牌展会集中于此,因其规模大,如家具展、建材展、美容美发展等,布撤展周期长(10天以上),在展馆档期本身空间很小的情况下腾出时间档,势必挤占其他展会的时间。

断想二:同质化题材展会撞车,影响展商的选择和品牌保护期。专业题材展会的档期选择不是主办一家率性而为的事,是综合了行业采购特点、同类题材展会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而做出的最优化决策,改期同样要对变化中的行业态势进行综合把握。而由于疫情影响,档期的调整则是非理性、非专业的选择结果,势必在同一市场或同一展馆发生同质化题材撞车的现象,这也既将给企业参展选择带来痛苦,也给同质化主办的品牌竞争良性保护带来困惑,最后只能自我安慰“非常时期,大家都担待些”,但对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于一个城市的会展题材平衡布局来说。

断想三:强者恒强,高成长值题材屹立,行业因势被动洗牌。由于展会的延期或取消,展商将更加青睐于品牌实力强大的展会及其主办,在选择空间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将放弃品牌实力弱的展会,减少参展次数和规模。这源于展览的功能所在,即当下展览仍然以贸易对接为主要功能价值,春秋两季的商品采购是专业展的重要支撑,当黄金档的品牌展会换期举办,并与其他同类展会档期相近或重叠时,企业参展首选会是品牌展会。同时,如延期展会举办时间与参展企业年度计划相冲突,后者会更加精简参展计划,优选品牌展。不可否认的是,展商在重新选择的过程中会发生横向流失,转场或者离场具有较大可能,部分展会将会失去一些固有展商,观众数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变迁。

因此,由于专业品牌展会抗风险性强,在这一轮的博弈中,将会出现“强者恒强”的优势,而行业展会将可能会重新洗牌。

然而,因循“飓风过岗,伏草惟存”的“天道”规律,在这轮飓风之中,一些符合时代新消费需求、富有成长价值的展会将会迎来春天,比如电竞游戏、线上娱乐、在线办公、线上教育、医疗卫生、智能自动化、移动互联等。如同2003年的非典,使互联网这阵风促电子商务、快递行业尽快走入了大众视野。

断想四:一段时期内,展会有向大城市周边二三线城市下沉的可能,后者“捡漏”,或可催生新的市场。受延改期的影响,大城市大型展馆给不出档期,部分展会将因得不到档期或被迫缩短展期,主办方从项目生存和成本的角度考量,或会考虑将展会移植到周边二、三线城市展馆举办,对于后者将带来“捡漏”的“惊喜”,或可弥补部分因取消展会带来的损失影响。也有可能借此契机,增加本地展览题材的同时,炒热了当地市场,未来裂变出新的题材和规模,现实中不乏其例。

断想五:线上线下展览齐头并进,未雨绸缪,布局数字化办展模式。疫情蔓延以来,各行业从谋求突围和生存的角度,竞相拓展网上办事和商务空间,如保险、旅游、影视等。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上会展的做法已持续了多年,目前不少品牌展具有“双线展”功能,即线上展和实体展并行。然而,就当前的线上展览功能来看,大多停留在“平面式”的静态中,尚未真正发挥全方位动态价值功能,而更多为线下实体展做技术支撑和推广服务。

因而,对于拥有庞大稳定展商和买家资源数据库的品牌展主办方来说,激活线上平台,完善技术功能,未雨绸缪,尽快布局数字化展览模式,应可作为应对不确定因素的战略选择之一。

断想六:年度行业整体收入水平下滑。这主要影响到主办方,如前所述,一线城市展馆的年度签约计划相对固定,延改期展会,特别是大型品牌展会挤占档期空间有限,为保证开展,被迫缩短展期和规模的可能性有之(除非展馆的空档期很充裕),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利润的减少;对于该类展会,由于其运作流程是全方位体系化的,其成本支出具有不可逆性,因而在成本既定并且为消弭因疫情改期而追加成本的境遇下,盈利水平必然降低。

而对于年展览面积在5万平米以下的、展览项目数量少而单一的中小型展览公司,改期或取消展会所带来的营收下滑是显而易见的。该支出的成本已经付出,展会延误期间的各类费用依然承担,为稳定客户仍需追加一定的成本投入。

对于一线城市展馆来说,即使具有一定的档期可调控空间,相对于全年来说,出租面积增长有限,如果复展时间较晚,整体收入水平也将大打折扣,二三线城市展馆同样面临这一局面,程度不同而已。对于会展产业链上的展览工程企业来说,经营压力会更大。

断想七:逐步“阴跌”可能会累及国际性展会。按照预期经济学派的判断,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会有大约9个月的延后效应,市场对政策的预期,会部分降低政策的效果。随着国外对中国形势的关注,也将会对进入中国参展和采购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国际知名企业,自身有一套参展的考量机制和标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有可能放弃商机和利润,选择取消参展。同时,传统西方文化强调的生命安全思维会放大其对实际形势的判断,有的国际知名企业会专门先于出国员工到所去国家城市考察入住酒店,然后给出意见,要求入住达其标准要求的酒店,否则安全自负,可见一斑。

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会展业正蓄积着力量,静待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返回目录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20-02-03

 

新冠肺炎疫情下展会停办的应对

武汉晖之石科技公司董事长   张凡

 

多地政府宣布停办大型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广州市商务局于1月25日发布《关于暂停全市大型展览的通知》。武汉市商务局已劝导展馆和主办方在5月之前停办展会。此外,河南、河北等省及苏州、无锡、福州等市政府通告取消大型公众聚集性活动,其中包括了经贸展览。如比照2003年非典时期防控疫情的做法,预计会有更多城市以及展馆和主办方跟进,宣布停办或改期举办经贸展会。

此外,河南、河北等省及苏州、无锡、福州等市政府通告取消大型公众聚集性活动,其中包括了经贸展览。如比照2003年非典时期防控疫情的做法,预计会有更多城市以及展馆和主办方跟进,宣布停办或改期举办经贸展会。

非典时期坚持举办的展会

因本人主编《中国展览业大事记1949-2019》,故有业者询问非典时期展会举办的情况,以借鉴历史,谋求对策。

经查资料,2003年上半年全国的经贸展会基本停办,如期举办的仅属个别。请看两则历史事件的记载:

春季广交会严密防控SARS

2003年4月15日,第94届广交会在SARS期间开幕。商务部、卫生部、广东省及广州市政府成立“广交会预防非典型性肺炎工作协调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卫生部专家组进驻广交会指导防疫工作。广州市政府、广东省卫生厅、中国对外贸易中心联合组成广交会卫生保障办公室,各交易团设立卫生防疫工作小组。因SARS影响,本届广交会仅2.31万名境外客商与会,较93届下降82.9%。为应对现场交易减少的困难,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促进网上交易。广交会三个网站在此期间的浏览量达5900余万次,比上届增长48.1%。网上达成意向合同金额3亿多美元。4月下旬至7月,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影响,全国经贸展会几近停办。

上海国际车展在SARS期间举办

2003年4月21日,第10届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由于防控SARS疫情,展览时间由原定8天缩短为5天。博览中心对展馆进行全面消毒,增加馆内通风。作为主办方的上海国际展览公司,在展览现场设立医学观察站,并在观众入口处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到场观众仅8.6万人,门票收入减少上百万元。

这两个展会是经政府特别批准而举办的。展前上报了防控应急方案。主办方与接待的展馆共同实施方案确定的防控措施。

从历史资料看,全国大中城市的展会至6月才逐渐恢复举办。其中,因非典而延期至下半年举办的不多。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2019年12月发生于武汉,2020年1月出现人传人的流行爆发趋势,后随春运蔓延全国甚至国际。目前确认的感染者人数已超过非典,患者所在地区也广于非典。

由于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力强于非典,当前疫情仍处在上升时期,加之春节大规模人群流动,防控形势较非典更为严峻。

在此环境下,今年上半年大中城市的经贸展会已不可能照常举办。

但春季广交会仍会举办。原因是,广交会自1957年创办以来从未停办,即便是在“文革”混乱时期。非典时期办会又积累了防控经验。

四条应对建议

今年上半年展会被迫停办,如何应对?我的建议是:

一、凡一年一届的展会,不愿意取消的,主办方可以考虑延期。延期时间选在今年6-8月为宜。一方面,疫情可能因气温上升而消退(非典在5月下旬就消退了);另一方面,此时通常为展览淡季,展馆有空档。展会延期需要客商的理解与配合。对于支持延期举办的客商,主办方应给予让利或增值服务。

二、凡决定取消的展会,主办方要主动善后,同时加强客户维护以图来年。

三、展览场馆应支持主办方在今年延期举办展会,在租金价格上给予优惠。

四、大中城市政府应鼓励主办方及展馆在今年延期举办展会,通过财政专项资金给予特别资助。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会展业造成不利影响已是现实。中国会展人不能怨天尤人,惶恐无措。我们需要面对压力,有所作为,努力降低经济损失。

返回目录

信息来源:张凡的会展洞察 2020-01-30

 

新冠病毒肺炎期间的会展产业最新认知与应对新措施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会展与品牌传播研究所副所长  张晓明

 

就在除夕之前,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国内瞬时爆发。无疑,如此大面积高强度疫情对国内很多行业都极为不利。按惯例,在除夕来临前后,多少商家能在这样的时节大赚一笔,他们同样揣摩着今年的盆满钵满。然而,他们的盈利计划完全落空了,大量货品被积压,确实损失惨重。自然,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一次疫情来得如此突然,涉及面积竟如此之广。或许这就是命运,抑或是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一次阶段性报应。

如果说,许多产业因这一场疫情而深受其害的话,会展产业所受到的冲击或许将更明显。毕竟,会展产业是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高度集中的场所。无论从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发展角度,还是促进文化交流和普及科学知识的层面,会展业都需要人与组织的高强度、高频度集聚。也正是这样的高度集聚性,会展业始终保持持续的发展势头,极大地带动着多种产业的高速发展。基于这样的层面思考,虚拟会展永远都不可能完全代替现实中的会展体验与互动。然而,此时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却需要人们延迟上班上学,各类活动几乎如出一辙地被强制性暂停,这无疑是从国家安康与社会进步的角度要求会展产业放慢脚步甚至停止原有的节奏。自然,年后诸多的年会及开业庆典活动都瞬时化为泡影,那么多期待从开年就捋起袖子大干一场的会展企业随即陷入困境,不少企业管理层在短期内明显有些“无所适从”。显然会展界在此时有些“哀鸿遍野”。

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中,怨天尤人不可取,自暴自弃不合适,消极怠工不现实。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会展人需要面对现实,积极采取一些有效对策,尽可能减少这一场严重疫情对会展产业的影响。是机遇更是挑战,我认为,这是社会发展再次考验会展产业的市场化与专业化的时候,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注重提升,积极筹划而理性面对。

在对比中,我国的会展产业发展还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多数会展企业有些苦于应付大量会展项目的执行,企业人员相对年轻,富有青春活力然资历阅历明显不够丰富,导致平时的会展活动时不时地处于应付状态。这在很大层面上凸显了人员素养的不够到位,影响着中国会展业的精度。而当下的人员没法直接上岗和企业不能正常开工恰恰给企业员工素养提升创造了极佳的学习机会,给那些苦于应付业务的会展从业人员提供了绝佳的充电机会。

干一行爱一行,只是以简单的情怀面对会展业发展谈不上太多的精度可言,只有在业务中不断学习才能真正地拥有爱一行的资本。当下的会展企业,多数为袖珍型,多数公司的从业人员时不时地因为人员紧缺而充当多面手。在当下的会展高校,多数学者有些半路出家,缺乏实践经验,缺乏产学融合与互动的体验感。会展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正在对中国会展从业人员素养提出挑战。如果中国会展业始终处于这样的发展特征,做强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如上所说,这样的疫情显然将对会展业的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诸多企业在这样的形势面前几乎无能为力,固然只能顺从国家与社会的安排而寻求对策。就在一种几乎无从下手的短暂悲哀中,人员素养的提升应该迅速进入会展产业的视野,团队合作的精度有必要再次引起业界的重视,会展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值得优化,公司面对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值得更具科学性。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当前疫情下会展产业可采取以下对策:

1.“化整为零,高度重视人员素养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从业人员是会展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立足现状通过网络化手段提升人员素养是疫情背景下会展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2.“顶层设计,精确制定企业战略而提升行业影响力”

从分散分险角度看,多元化是会展企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国际化的会展格局要求会展企业在危机中优化战略,不断扩大行业影响。

3.“励精图治,精心策划精品展会而提升品牌知名度”

疫情中的会展企业更有精力多层次思考常规展会的精度,由此可加快相关展会的品牌创建速度,为企业集团化奠定基础。

4.“提高标准,创新团队工作方式而提升展会专业度”

疫情中的会展企业更有精力思考常规思维的科学性,可以在不断创新中提高标准而提升会展运营行为的专业度。

5.“紧抓机遇,顺势而为乘胜追击而提升公司美誉度”

威胁与劣势可在精心策划中转为机会与优势。会展企业可在疫情来临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6.“未雨绸缪,注重治理化危为机而提升公司战斗力 ”

公共危机为企业高层次运作提供了良好的演习机会,会展企业有必要就此提高公司治理能力,更科学地构建危机应对机制。

返回目录

信息来源:明说生态会展 2020-01-31

 

重大危机下会展产业的破局思维

吉林省会展业协会副会长  李中闯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本该欢聚的春节假期变得冷清和严峻。此次疫情属于一次突发性的重大公共性危机,具有非常大的不可抗力因素,涉及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利益,是对政府管理机制和社会运行机制的严峻考验,无法回避,只能克服和战胜。在疫情影响下,会展产业的将面临怎样的变局?如何破局?

会展产业作为新型服务业的典型形式,产业自身就具有较大风险性。同时会展活动又作为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识别度的典型事件,受公共性危机的影响风险必然会更大。据相关机构不完全统计,截止2月4日,全国大型会展活动延期举办的已经达到130余场、取消3场,展期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今年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初,相信这个数字可能还会继续上升。其他的如大型会议、节事活动、展演赛事等也都相继延期或停办。会展业受到此次疫情的不可抗力风险打击,无论是上游中游还是下游,整个产业链损失无疑是巨大的,产业发展也会滑进波谷期。但任何一个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存在波峰波谷的路径都是正常的,也符合发展规律,既然无法回避就要积极应对,思考后危机时代的破局策略。

此次病毒疫情危机,并非某一领域的局部危机,而是一场全国性的、突发的、影响到国民经济领域方方面面的全域性危机,对全国经济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都有重大的负面影响。会展业作为中观服贸行业,尤其是涉及人流规模性聚集的大型活动事件,在疫期内甚至疫情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停摆都很正常,大规模人员聚集活动将会进一步延期或停止。

凡事都有两面性,面对疫情危机,我们在全力战胜疫情的同时,也可以冷静盘点和反思一下产业的战略性发展格局和存在的问题。疫情终会过去,生活依然继续,产业还要发展,这次举国上下协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也反照出在一些领域管理机制、协调机制、执行机制的缺陷以及突发事件把控能力、组织能力、公关能力的不足。俗话说“知耻而后勇”,此次暴露出来的问题,会加速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职能结构的调整,使其职能更加完善,机制更有活力。这种未来会展业发展的大环境,未尝不是好事。

SWOT分析模型来看,会展行业当前所面对的是一种ST组合形式,即在产业本身优势的情况下面临外部风险。对于会展从业机构来讲,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发展策略,必须“以变应变”。会展产业是一个弹性很大的产业集群,壁垒性很小,可以对接任何产业并形成新的产业形式。现在的外部风险在疫情结束后可能形成新的外部机会(New Opportunity),所以会展从业机构(办展主体)需要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提升管理和执行能力,识别潜在机会。由于疫情导致的“封城”和限制人员流动、聚集,预计在疫情结束后会有一个井喷式的人员流动反弹,最明显的应该就是旅游业、酒店业、餐饮业、娱乐零售业、物流业、会议展览业等现代服贸行业都会受到明显的集中性受众回流和“补偿性”消费冲击。

因此,会展从业机构及时做好战略规划、人员培训、设施维护、硬件提升、品牌推广,不妨利用此次疫情做好危机公关、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行业口碑,蓄势待发,丰富“饥饿营销”方式和渠道,利用微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加强客户沟通,维护客户关系,争取风险应对主动权。

虽然现在疫情的结束时间点尚未明确,但因为我国如今的经济实力和医疗条件已经远非2003年的非典时期可比,所以全面控制疫情和解除疫情的时间不会太远。会展产业经过近20多年的黄金发展期,无论从国家对会展活动功能的重视程度,还是办展主体数量及实力、大型会展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展馆和配套设施的条件、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也都远超17年非典时期,因此今天的会展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也会更强。而且疫情结束后国家为恢复经济、提振信心,一定会新出台或大幅度调整各种产业鼓励政策,如放宽金融、减费降税、奖励补贴等,这对会展产业重振也是相当利好。

此次受疫情影响虽然损失没法避免,但是并不会出现所谓的“产业倒退 ”,对产业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应该充满信心。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中有句 “时过于期、否终则泰”,只要会展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国会展产业一定会否极泰来,重振雄风。

返回目录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20-02-05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十四五”县域会展经济的发展新前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