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立即注册
登录
首页
本会介绍
本会要闻
通知公告
研究成果
展览统计
行业动态
专家观点
政策法规
展陈资质
相关赛事
会员之家
会员黄页
本会介绍
本会章程
本会领导
组织结构
发展方向
背景介绍
业绩回顾
滚动图片
课题研究
联系方式
电子刊物
会员介绍
申请入会
本会简介
本会章程
本会领导
组织结构
发展方向
背景介绍
业绩回顾
课题研究
联系方式
工作动态
滚动图片
会内通知
人才交流
电子刊物
论文集
研究会出版物
会展实务英语
历年统计
特别关注
抗击疫情
会展资讯
会展数据
国际交流
会展研究
专题访问
会展微讯
国家政策
地方政策
通知
收费公示
申请入会
会员介绍
会员动态
会展高校
会展场馆
会展服务
会展主办
会展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
会展研究
新中国展览业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
2020-01-20
更新时间:
2020-01-20
作者: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储祥银
点击次数:
1664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展览业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壮大,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宣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构成了中国社会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
中国展览早在二十世纪初叶就已经出现,
1929年西湖博览会更是开创了中国举办大型博览会的历史。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确立、经济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时期。新中国的展览也伴随着不同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深入不断成长发育起来,为改革开放后会展产业的发展探索了路径,奠定了基础。
早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央政府就于
1950年5月在北京中南海举办了农业机械展。该展历时40天,展品为国内生产的新式农具和苏联制造的农业机械。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专业展览,也是中国近代史以来的第一个专业展览。参观者是新中国党政高层官员和民主党派领导人,共有1000余人。
从建国初期开始,为促进流通,扩大生产,人民政府在各地举办了各类物资交易大会。物资交流、交易大会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划拨、供应和流通的重要渠道和载体,一些大会一直延续下来,发展成为现在重要的消费类展览会。
新中国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展览的国际交往功能,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和参与各类国际展览活动。国际展览在宣传新中国建设成就,突破帝国主义封锁禁运,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早在上一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先后组团赴西德、捷克斯洛伐克、印度、巴基斯坦、蒙古、保加利亚、叙利亚、波兰、法国、英国、马来西亚、瑞士、奥地利、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国参展,并在蒙古、苏联、日本、埃及、越南、柬埔寨等国举办中国商品展。与此同时,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印度、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等国也相继来华办展。在外国来华举办的展览中,包括以探矿、电讯、原子能技术、仪表、电工器材、纺织机械、玻璃纤维为主题的专业展。其中,
1955年10月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国商品展览会和1956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日本商品展览会,是新中国首次与西方国家相互举办的大型经贸展览。
为了发展新中国的展览事业,同时也为了加强同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合作,中共中央在
1952年2月决定,在北京、上海建设“苏联展览馆”。北京“苏联展览馆”于1954年9月竣工。1958年,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议,更名为“北京展览馆”。广州、上海、武汉展览馆相继于1955年、1956年分别建成投入使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苏式展览馆的建设首开新中国专业展览馆建设之新河,在改革开放前相当一段时期内成为新中国展览活动举办的主要专业展览场所。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展览界最为重大的事件是创办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1955年8月,当时的外贸部向国务院请示举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并就展会名称、主办单位、展览内容、客商邀请、贸易方式、组织领导以及经费安排提出具体意见。1956年11月,“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在广州试办成功。1957年4月25日至5月25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举办。经周恩来总理提议,简称“广交会”。首届“广交会”展览面积仅为9600平方米,外贸部直属外贸公司组成13个交易团以及吉林、辽宁、贵州、湖南、浙江、江苏、广西、广东等省区的27家企业参展,分设工业品、纺织品、食品、手工艺品、土特产品五个展馆,展出商品1.09万种。来自19个国家或地区的境外客商共1223人到会洽谈贸易。其中,港澳客商1021人,占83.48%。出口成交1754万美元,多为现货贸易。在交易额中,农副产品与手工艺品占63.91%,出口港澳占64.33%。创办“广交会”的初衷在于打破西方阵营的经济封锁(制裁),借助毗邻港澳的地理条件,通过“转口贸易”扩大中国商品出口,尤其是恢复传统商品(如茶叶、瓷器、丝绸及手工制品)的出口市场,为国内经济建设换取外汇并稳定就业。“广交会”一年两届。自创办以来一直延续至今,从未间断。“广交会”是新中国唯一跨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制度化举办的经贸展览,被视为中国对外经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改革开放之前,新中国逐步建立起外贸部、贸促会协同、协调的国际展览运作、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改革开放后展览产业大发展探索了路径、孕育了人才,积累了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中国会展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专业委员会调查统计,
2018年全国共有181个城市举办了展览活动,展览数量达10889场,比2017年的10358场增长5.13%;展览面积达14456.17万平方米,比2017年的14285.35万平方米增长1.2%。
据中国贸促会统计,截至
2018年11月13日,全国92家组展单位共赴66个国家参办展1672项,较2017年增加123项,同比增长4.89%;展出面积83.02万平方米,较2017年减少1.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1%;参展企业5.9万家,与去年持平。截至2018年11月13日,37家组展单位共赴 45个国家举办自办展153个,同比增长11.7%。
中国展览直接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约保持在
0.7%左右,据商务部服务贸易与商贸服务业司和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展览行业发展报告》,2015年全国展会经济直接产值为4803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增长11.5%;增长速度高于当年国民经济6.9%,也高于服务业的8.3%;展览业在全国GDP中的占比为0.71%,在服务业中的占比为1.4%。据郭牧主编的《2018中国会展产业年度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估算,2017年中国会展直接产值5951亿人民币,比2016年增加17.6%;综合贡献为全国GDP的5.1万亿人民币,比2016年增加13.3%;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2%,占全国第三产业总值的12%。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从
2011年开始进行会展行业统计,从2011年到2018年,统计到展览数量从7330个增加到10889个,展览面积从8173万平方米增加到14456万平方米,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81%和8.49%,展览面积增长速度高于展览数量增长,单体展会规模扩大,展览行业规模经济效应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境内展览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从
2011年开始进行展览业调查统计,第一次调查统计到83个城市,此后,随着统计调查的深入和会展业的发展,调查统计到的会展城市不断扩大,调查统计的内容不断增多。数据显示中国境内展览呈现持续、稳定发展趋势。
图
1 2011-2018年全国展览数量、展览面积增长趋势图
表
1 2011-2018年全国展览统计城市数量、办展数量、办展面积统计
另据研究会此前编制的《十五期间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和《十一五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披露,十五期间,展览数量从
2001年2378个增加到2005年3800个;十一五期间,展览数量从2006年4050个增加到2010年5400个;展览面积从4100万平方米增加到5470万平方米。
表
2 2001-2005年全国展览数量增长速度
表
3 2006-2010年全国办展数量、办展面积增长速度
根据中国贸促会提供的
2009至2018年中国出展发展统计,中国出展增长随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增长速度时高时低,发展不很稳定。
表
4 2009年-2018年出展增速统计
上一篇:
会展业与制造业如何一体化发展
下一篇:
会展新说 | 马歇尔产业氛围与行业展会如何引导产业创新?
最新更新
会展新说 | 马歇尔产业氛围与行业展...
会展新说 | 新型城镇化机遇下的县域...
会展新说 | 如何从技术逻辑上认识人...
发挥会展介质传播功能,助推新质生产力...
2020,看展览服务的“基本盘”...
新中国展览业发展之路...
会展业与制造业如何一体化发展...
《罗伯特议事规则》与现代会议...
“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智慧会展场馆...
以全局视野应对会展竞争...
热点关注
新中国展览业发展之路...
2020,看展览服务的“基本盘”...
会展业与制造业如何一体化发展...
《罗伯特议事规则》与现代会议...
“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智慧会展场馆...
以全局视野应对会展竞争...
李益:展览工程要从产品到解决方案“破...
如何承接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唐雪:会展场馆运营需补服务设计一课...
政务诚信应主动为“政策红利”护航...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