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会展研究
会展教育:为产业发展“百年树人”
发布时间:2019-10-08  更新时间:2019-10-08  作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刘大可  点击次数:108909

70年来高等教育始终与共和国同向同行。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成效凸显。每一次调整与改革,都紧扣时代脉搏,为社会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中国会展教育的缘起

中国科班的会展教育为何出现在2000年之后?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当时中国以组织会展活动为主业的企业迅速增长,市场对专业会展人才产生了强烈需求;二是2001年7月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急切需要专业化的会展人才。其中,前者是会展人+才培养的基础性需求,后者是中国开启会展教育的导火索。

在这种背景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借助在外语和旅游人才培养领域的传统优势,2001年正式申请在旅游管理专业下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的本科教育,2002年9月首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进入校园,从而开启了中国会展教育的先河。与此同时,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的部分普通高校及职业教育院校也纷纷从市场需要出发,着手开展会展领域的人才培养。面对会展教育“自发式”的蓬勃增长态势,2004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普通高校以“会展经济与管理”为名称独立设置专业,首批获准招生的院校为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中国会展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市场需求拉动和政府政策推动下,2000年以来中国会展业进入了快车道。以最具代表性的展览会为例,2000年中国国内共举办1684个展览会,2010年首次突破5000个,到2018年全国举办展览会的数量已经达到10889个;展览场馆(含在建、待建展馆)数量也从2011年的153座增加到2018年的323座,展览场馆室内可用展览面积更是从2011年的504万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1537万平方米。中国会展业的发展速度由此可见一斑。

与会展产业发展的快速发展相适应,中国会展教育同样异军突起,逐步形成了涵盖高职高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所有层次的会展教育体系。其中,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是会展人才培养的主体。

普通高等教育方面,截止2019年4月份,全国已经有125所高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除西藏、青海、宁夏外,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开设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职业院校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已经有19个省市自治区的226所高职院校设置了与会展相关的专业。由于职业院校在专业名称设置上有较大自主权,会展专业的具体名称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含有“会展”或者“展示”字样,如会展策划与管理、广告与会展、展示设计等。

由此可见,截止目前全国涉足会展学历教育的高校已经超过350所,如果按照每个高校每年招收2个班级、每个班级30人的保守数量测算,每年新入学的会展学生已经超过2万人。除此之外,全国每年招收会展领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数量也将有数百人之多。

会展教育对行业发展的贡献

尽管会展教育从着手开办至今,一直存在理论偏离实践、学生本行业就业率偏低、学生高考第一志愿上线率偏低、教师半路出家等诸多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会展教育一直在争议中阔步前行,不仅为缓解会展业人才短缺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推动会展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有效缓解了会展人才短缺的局面。目前全国每年新招收会展专业学生大约在2万人左右,即使按照30%的本行业就业率估算,高校每年能够为行业实际输送5000人以上的新生力量。其他学生即使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在会展领域就业,由于已经接受了系统的会展教育,他们随时可能返回到会展行业,从而成为推动会展业发展的后备力量。

第二,有效促进了会展知识的引进、创造和传播。高等院校不仅是人才培养的机构,也是重要的知识引进、创造和传播机构。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不仅相继翻译了数十种国外会展图书文献,而且新编了数百种会展教材,与此同时,数以千计的学术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不断发表。这些工作对发现会展业规律、创造会展知识、传播会展理念等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除了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外,高校同样是直接服务于会展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教师不仅通过咨询、顾问、培训等多种方式深入到会展产业发展的实践中,而且还以专题研究等形式,在会展产业政策、展会补贴、城市会展规划、展览产品设计、展会评估、会展场馆可行性论证等方方面面为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智力支持。虽然很难对全国高校教师究竟承担了多少社会咨询服务项目做出准确统计,但是高校教师对会展业发展做出的实际贡献不可低估。


上一篇: “会+展+节”已经成为广泛的趋势?
下一篇: 会展新说 | 马歇尔产业氛围与行业展会如何引导产业创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