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贸易发展局正在制定修改会展政策,不久即将出台。”近日,福州贸易发展局服务业处处长林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政策扶持让福州会展业有新突破。
据福州市会展行业的一位人士介绍,福州市会展政策已制定完成,目前正在福州市法制办审核,之后还要提交福州市人大,预计明年一季度向外界公布。
据记者了解,2006年福建省经贸委曾下发了《2006——2015年福建省会展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确定,至2010年,福建会展业将实现向全国较强的二级会展都市群跨越;至2015年,实现位列全国二级会展都市群前列的目标。福州作为省会城市,也是此次《规划》中的大型综合性会展中心。
目前,中国(福州)海峡经贸交易会是福州的品牌展会,其他展览项目还不具备规模和影响力,另外,同题材展会恶性竞争现象较严重。福州应该借助紧邻我国台湾省区域优势,发展海峡两岸经贸类展览项目。
依靠区位优势谋求发展
福州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福州会展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平告诉记者,福州市大型展会只有住交会、家居博览会等,它们都是由政府主导、区域性较强、影响较小的展览项目。福州市的会展业要想有大突破,必须依靠与我国台湾省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借助海峡两岸的品牌,大力发展两岸经贸交流类的展会。
中国(福州)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简称“海交会”,又称“5·18”经贸活动,是祖国大陆与台湾省有关方面联合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对台经贸展。据了解,第九届海交会的规模达到3万平方米,该展会以台湾馆为主,展出面积达1.1万平方米,设立了台湾中部都市映象展区、台北县展区、金马澎展区、两岸创意产业展区、台湾光机电产品展区、台湾农产品展区等6个展区,共有132家企业展出,335个展位,其中台湾省企业105家,约占参展企业总数八成。
据悉,在第52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上,开展了海峡两岸汽车及汽配行业发展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受到主办单位与参展商的充分肯定。
另外,福州市与香港、澳门在地理位置上也非常近。2007年年初,在澳门举办的第九届海交会推介座谈会上,福州市常务副市长梁建勇在答澳门记者问时指出:澳门特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会展业,使会展业成为继博彩业、旅游业之后又一支柱产业。福州市可通过澳门会议展览宣传当地旅游业,向其他地区的旅客推介旅游景点及投资环境。大量外资企业投资澳门,也为当地旅游、创意、动漫等产业提供了合作机会。此外,也可利用澳门作为沟通葡语国家的平台优势,为内地企业开拓更多市场,通过澳门的转口贸易将产品送往世界各地。同时,内地的劳动力及制造业市场,也可通过澳门走向世界,如福州作为内地工艺品出口地之一,两地可加强旅游礼品的合作。
梁建勇表示,将进一步宣传澳门会展业,鼓励福州企业到澳门参加“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希望企业通过这个平台走出去,加大与葡语国家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开拓葡语国家市场。
新政策将针对无序竞争
经过20多年的精心培育,福州市会展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会展行业人士指出,近年来,福州会展业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从最初的一年只有一两个展览,发展到现在一年有十几个大型展览。过去几年,福州共举办大大小小的展会260多场,交易金额达300多亿元,单会展业一年就可以赚10多亿元。
不过,福州会展业在热闹中也有隐忧。王东平告诉记者,2005年,尽管福州这样的中等城市同 时办几个展会,但实际上会展市场还比较混乱,“克隆”现象比较普遍,建材展、服装展等同类展会扎堆。如1个月内就举办了两三场建材展,一年下来大概举办了5场建材展,这种恶性竞争现象不利于行业发展。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福州举办展会的主体过多、过乱,办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公司不具备办展条件,进行不正当竞争,使一些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品牌展会面临瓦解危险。
接触会展业多年的福州市贸易发展局服务业处有关负责人也认为,重复办展现象之所以屡见不鲜,主要是由于目前办展无章可循,一旦某类展会有利可图,大家就一哄而上争相举办。他建议政府出台规章制度,把举办展览项目的初审权交给会展行业协会,避免同类展会过多过滥,并整合展会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打造各类展会的品牌,确保会展业健康发展。
令业界欣慰的是,由于福州市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引导,这种现象已经大有改观,截至目前,2007年举办了两三场建材展,且在不同季度举办。
值得关注的是,福州市即将出台的会展业政策,就是要规范市场,促使福州会展业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