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路德:从纵向思考进博会工作体系的发展路径——专访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季路德
发布时间:2018-12-17 更新时间:2018-12-17 作者: 点击次数:73001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成功举办,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参展企业3617家,80多万人进馆洽谈采购、参观体验,成交额达578亿美元。针对这次的进博会,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季路德近日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从“我们应该如何筹办进博会?”、“我们要办什么样的进博会?”两个层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要举办”,是从源头讨论进博会的存世理由;“办成什么样”,是从横截面来观察进博会的呈现;“应该如何筹办”,是从纵向来思考进博会工作体系的发展路径。
——季路德
我们应该如何筹办进博会?
第一,建立统一的指挥链。
季路德表示进博会是在地方举办的国家项目,因此很重要的是建立一条清晰的指挥链——中央就是组织委员会,负责重大决策,协调国家层面的外交外事、宣传、安全保卫工作;上海层面是执行委员会,负责地方政府的各职能协调;操作机构,不管是“局”还是“集团公司”,本质一样。三层组织,一捅到底,若横向枝节多了,对统一指挥很不利。
目前,属于国家级别的展览项目有好几个,分布在各省市,特别是我国周边省份。这些展会项目都同时具有经济和外交的双重意义,需要在国家层面指导和协调,但是具体筹办和举办,往往需要依靠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市场来操作。但如果每个项目都由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来运作,并不现实。季路德提出进博会涉及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如何完善,具有普遍意义。
第二,有机融合核心业务与保障业务。
“实际工作中,所谓核心业务和保障业务,是“血肉相连”,有机一体的。首先,保障业务必须随时明确核心业务有什么需求,不能等到核心业务召唤才提供;其次,核心业务和保障业务并不一一对应,往往一项核心业务需要数方面保障,而某个方面的保障业务是否顺利,又往往影响好几方面的核心业务;再次,实际上核心业务和保障业务往往互为因果,核心业务的某些失误需要保障业务来补充,保障业务是否成功,又影响到下一阶段的核心业务。”季路德表示。他认为首届进博会由于时间紧迫,往往特事特办,开了很多会议,投入较多资源,因此,这样的情况在未来筹办进博会的时候要避免。
第三,重视信息系统建设。
季路德提出信息系统工作有三层意义:首先是内部有明确的沟通渠道——谁负责提出什么报告,向谁提出,谁向哪些部门发出信息;有统一的口径,如涉外安全工作百题、服务标准等。二是内外沟通,包括参展者、参观者如何快速找到沟通入口,如何回答市民关心的问题。这是取得外部资源,赢得各国参展者、专业参观者,以及广大社会公众对进博会支持的必要前提。三是情报系统,主要是建立大数据系统,要能够快速了解世界各国不同语言的媒体、社交网站上对进博会的报道及好恶倾向,及时处置各种公关危机等。关于进博会的筹办路径他强调要抓住组织体制、工作机制、信息系统这三个关键并不断完善。
我们要办什么样的进博会?
而对于“我们要办什么样的进博会?”的问题,季路德是这样回答的。首先,他先表扬了首届进博会的项目设计很合理,并表达了他对首届进博会几个特点的关注:一是论坛主题;二是国家展;三是企业展;四是配套现场活动。
季路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后的进博会项目肯定会有调整,而对于如何调整他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进博会是一个有外交意义的经济项目,因此要在“经济”“外交”两方面调整。
1、经济方面,突出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
所谓国际化,就是展区设计要综合考虑中国的国际贸易战略。所谓市场化,就是考虑和贸易有关的配套服务措施,能够常态化,比如完善纠纷协商机制,金融、物流、法律、通讯等服务的现场机构等。所谓专业化,在两个层面考虑。一是增设“技术贸易”展,这样既完善了国际贸易内容,更重要的是能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促进高新技术的流通。二是在货物贸易展区中,逐步强化、细化各个类别,比如在生产资料方面,按产业类别分区,突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帮助的生产资料;在消费资料方面,更加突出国际品牌,突出有高科技、环保特征的衣食住(耐用消费品)行消费品。
2、外交方面,增加民间交往。
一是把国家展和企业展分开。在异国举办国家展,本来就是本国的国家名片,是面向异国老百姓的。进博会开幕之后,就可对社会公众开放国家展,管理上要有措施。二是对企业展里的高端装备、技术贸易等展区,可组织广大青少年,包括普通高校、职业学校的学生来参观。三是改进公众参观方式。他提出以上两个开放,是从进博会开幕就实现。而企业展区对社会公众的开放,可以继续沿袭目前的做法,即到最后两天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