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如何能尝到更多会展经济的甜头呢?在第三届木博会即将召开之前,记者就此做了个调查。
应该说, 牡丹江市具有发展会展经济的基础。根据会展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生态环境是吸引会展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而牡丹江市生态优势突出,有著名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200余处,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另据国际经验,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以后,会展行业将进入孕育增长期。而2005年, 牡丹江市人均GDP就已达到了1411美元。而且, 牡丹江市经济特色突出,区位和人脉优势也不可小视,这些都给发展会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建议一:小处着眼,日渐壮大
牡丹江市会展业刚刚启动,具有会多展少、时间集中的特点。因此,应先以会议为主、会展为辅,力争更多的国内外各种会议、论坛、年会等在牡丹江市落户;同时,在做好“木博会”品牌营销的同时,进一步谋划和争取综合性会展项目,实现“月月有会、季季有展”的目标。
会展业发展的核心是会展项目。建议围绕我市特色旅游的黄金季节,发展、培育、引进一批会展项目,重点打造冬夏两个会展黄金月,为牡丹江市会展经济造势。邀请国内外会展策划专家,围绕对俄经贸、东北振兴、冰雪文化、民俗风情等主题,为我市量身定做一些新的会展活动。也可以效仿申办“木博会”的经验,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优势资源,争取国家和省会展活动落户牡丹江市,进而带动更多的会议来牡丹江市举办。
建议二——公司运作,市场说话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会展经济的繁荣也必须依靠有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专业化会展公司才能实现,这已被国内外的实践所证实,而牡丹江市在这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
结合牡丹江市情况,可以顺应政府企业化的潮流,探索对包括政府会议在内的所有政府主导的会议全部实行服务外包,采用无底价招标方式,将会场租赁、材料印刷、会场布置等工作整体委托给会务公司进行操作,从而创造会议服务市场,吸引投资主体的介入,激发会展企业的形成和发展。
另外,可以建立包括广告策划、宾馆服务、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在内的会展行业发展协会,有组织、有意识地组织相关企业参与地方举办的各类会展活动,培育和增强本地企业参与会展经济的意识。
建议三:政府牵头,全民参与
对牡丹江市而言,会展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如对会展业制定财政扶持政策,吸引展会组织者和参展商来我市办会办展;制定投资鼓励政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免注册登记以及经营环节的收费,鼓励国内外会展企业来我市投资落户等等。
而全民参与也十分必要。会展经济的发展壮大,最终市民也会受益不小。以即将召开的木博会为例。如果你想从这一盛会上有所收获,现在着手准备都不算早。相关的木业、家具经营企业应该做好宣传资料,想出独特的自我推销方式;宾馆、酒店、商家应该开始完善服务软硬件建设,提高服务档次,细到宽带上网、邮件收发、国内外长途业务都能够提供;旅行社、租车公司也该行动起来,印制些宣传名片,设计些诱人的旅游线路;甚至一些街头大排档和无名小吃,也该彻底打扫一下,准备迎接客人……
除了这些与会展直接相关单位的准备外,主动参与到市委、市政府正大力推进的城乡洁净工程中,从我做起是行文明言行,热心为外来客提供服务和帮助。
当然,利用现有的浙中交易市场等场地,规划建设牡丹江市的会展经济带;利用北山文体中心,争取承办和策划一批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做到以馆养馆;在江南新区建设时,把会展中心融入其中,筹建标志性的现代化会展中心;以及建立与国内外会展企业的交流学习制度,鼓励市内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以会展为方向的课程和专业,培养会展人才等也十分必要……
叫响城市品牌,让牡丹江远近闻名,会展是条捷径;发展会展经济,实现名利双收,更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