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会展微讯
以展览增强博物馆的社交场所功能——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尝试
发布时间:2017-04-05  更新时间:2017-04-05  作者:  点击次数:5967

按照时间顺序,以主题为线索安排器物,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展览展线,随着观众认知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博物馆展览开始尝试开放式叙事,增强博物馆作为社交场所的功能。

2016年9月,在闭馆改造一年后,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下简称“丝绸馆”)重新开馆,博物馆对两大基本陈列进行了升级,并新建时装馆。2017年的丝绸馆,迎来建馆的第25个周年,在展陈理念上也不断推陈出新。除了系统展现丝绸文化、回顾丝绸历程、展示丝绸从保护、传承到创新的完整过程之外,还开始注重中国丝绸与世界的联系,尝试架构一种跨文化理解的空间,并与当代社会、时下生活相关联,为观众营造良好的参观体验。

闭馆改造带来了什么新东西?

基本陈列“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展览是在原“中国丝绸的故事”基础上做了较大改动的新展。展览将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作为展览的文化背景,讲述了中国丝绸如何发展以及怎样传播到世界的。观众可以了解到关于丝绸的种种以及它是如何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本次闭馆期间一个重头工程是新建了时装馆,时装馆中的“更衣记——中国时装艺术展(1920s—2010s)”、“从田园到城市——四百年的西方时装”分别展示中国和西方的时装艺术,这一展览是丝路展的当代延伸,时间上相承接,空间上单独展出,贯之以中外交流和丝绸发展这一内核。在博物馆整体框架建构上新增丝绸时尚版块,既有贴近当下生活的考虑,也有产业方面的思量,还能与当今时尚设计相联结,颇具看点。

可以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被阅读

“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展览共分为源起东方(史前时期)、周律汉韵(战国秦汉时期)、丝路大转折(魏晋南北朝时期)、兼容并蓄(隋唐五代时期)、南北异风(宋元辽金时期)、礼制煌煌(明清时期)、继往开来(近代)、时代新篇(当代)8个单元,展示了从史前社会到当代的丝绸发展历程。

展线按照历史脉络呈现丝绸本身的发展,并注重阐释丝绸如何从中国起源、然后传到新疆、中亚、欧洲、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据策展人徐铮副研究员介绍,该展览分为内圈和外圈两条流线,内外圈其实是相对独立的叙事逻辑,里面是按时间顺序呈现,外面则是补充说明;比如观众在里圈看到丝绸是什么,可以继续顺序参观,也可随时退场,到外圈来看绫罗绸缎,有解释、诗句配合、模型等,把微观的东西放大来看。外层有点类似链接、注释,是帮助阅读的深入阐释。

按照策展人金琳研究员的设计,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被浓缩在一个单一的封闭通道内,比如在“礼制煌煌”部分根据意大利西北部城市都灵附近的Govone城堡复制的中国房间,策展人把 “耕织图”、晚清时期的外销绸文物、意大利建筑结合在一起,事件的展示通常位于通道的末端,独立的单元架构出一个个充满体验感的空间。

定格的历史事件

时装展则能为现在的时尚设计提供一个好的思路,也是一种创新,通过展示近百年来中西方时装演变,完整的展示了丝绸从保护到传承再到创新的过程。时装也不局限于丝绸,当问及如何考虑丝绸在时装展中的比重时,策展人薛雁研究员解释道,其实并没有刻意去设置。首先丝绸馆不仅仅是丝绸,其次丝绸作为比较高档的面料,很受设计师青睐,他们在表现优美、高贵时往往都选择丝绸面料。展览中材质还是很多样的,有不少高科技、环保的材质,如光纤等等。

展览关注参观体验

丝路馆中心是一个带有天窗的圆形大厅,观众可以由二楼通往蚕桑厅。时装馆同样有顶层露台,可远观玉皇山,建筑物结构、视觉体验共同营造了观众参观体验。“空间转换的过程因此变成了一种身体亲历的体验,观众得以将对历史的观感与当下结合,在对时间维度理解的基础上又增强对空间的体验感”,丝绸馆副书记、研究馆员蔡琴继续解释道,这样的设计是出于大厅为展厅和外部空间创建了视觉联系,大厅也因此成为了博物馆统一的视觉空间以及观众流动与会面的地点。

关于这种新颖的空间结构,蔡琴有自己的思考,这种展线其实并不鼓励观众按照既定的模式解读,也不打算通过观众在空间内的移动来构建意义,这种观众的参观自由其实是凌驾于博物馆学术之上的。她认为这种尝试包含了博物馆与社会沟通互动的愿望,但有不少是值得业界去讨论和思考的,比如博物馆应在多大程度上将焦点放在藏品及蕴含的知识上,由谁及如何定义博物馆产品,还有空间架构等方面。

如何让过去与现在相连通,从学术中提取当代关怀的元素,这也是策划展览时颇费思量的地方。其实无论是从博物馆本身性质而言,还是从扩大博物馆社会影响力角度而言,这都是极为必要的。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交互的平台,不仅仅关注古代文物,更要与当下密切相连。蔡琴用一个例子来说明,现代人忙于生计,社会中普遍弥漫着一种焦虑心态,来到博物馆“发思古之悠情”其实可以很好地缓解这种焦虑。通过展览,可以与古人产生情感共鸣,在交流互动中得到慰藉,然后将这种变化反馈到社会,反馈可以是科技、设计、心理等等方面,这些反馈呈现出的变化,是策展、布展的重要依据。

充分考虑观众阅读习惯的改变

展厅安装了可互动的触摸屏,屏幕上有许多贺卡大小的图像和视频,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展厅内的藏品,还可欣赏世界各地、不同时期的丝绸精品。点击后,图像可放大,并在周围出现类似藏品,观众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按不同分类来检索图片,或者给自己喜欢的文物点赞。除了藏品图片外,触摸屏中还加入了五个视频,从丝绸之路概述、陆上丝路、海上丝路、草原丝路和一带一路五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这些架构无疑会影响观众的参观方式及他们关注彼此的方式,有社交方面的考虑。

这种藏品数字化的理念和技术是策展人徐铮从美国克利弗兰美术馆引进的,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可在有限的空间里展出尽可能多的藏品,获得优质的交互体验。全球视野的展示,能避免对“丝绸之路”概念理解得过于偏狭,以非营利形式公开藏品图片的形式也不会产生知识产权问题。这是丝绸馆在观众认知、反馈机制等方面做出的一大尝试。蔡琴认为,观众的品味和需求随着新时代的科技技术和知识传送渠道而改变,博物馆的陈设空间也因虚拟展示平台而突破了传统三维空间。

提供审美体验  不做价值判断

近年来,从国家层面提出了“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它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博物馆如何向观众讲述丝绸之路的故事,均衡国家大战略的传播与以观众为导向的叙述之间的关系,是很有技术含量的。

丝绸展并没有人为地强调“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而是努力通过展品和逻辑让观众联想到大战略,进而自己去感受丝绸对世界的影响,理解它是如何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载体。展览通篇不见强制的意识形态展示,也没有把政策战略放在明面上去阐释,但多元交流理念一直贯穿始终。展览的内在逻辑也始终贯彻这一理念,丝绸的交流在理念上至少包含三点,即货物交流、技术交流、文化制度的交流。正如蔡琴所言,丝绸之路并不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在理解、沟通中共同繁荣。展厅中可以看到丝绸之路的地图、不同国家的织机,展览中并未做比较,也是期望由观众自行比较判断。当然展陈设计方面极具有美感。

暂不论如何架构空间更符合传播规律,但无疑关注并理解观众的知识诉求、价值观变化,充分地尊重,符合其期待并善加引导,至少达到在知识层面不是洗脑,在此基础上,再谈观众与策展团队的共鸣。

上述种种,无论是打破流线型、灵活的进退场机制,还是增强互动、让展品融入建筑空间,或是关注观众参观体验,其实都是增强博物馆作为社交场所的功能方面的努力。当然,观众对这种开放式叙事、呈现多于判断的展示方式的接受能力和接纳程度,都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讨论,但是任何在展陈方面的创新都是值得关注的。25周年是丝绸馆的新起点,我们期待它呈现更多精彩。


上一篇: 会展业政策红利逐步释放 山西国际会展中心彰显龙头效应
下一篇: 用活动思维重塑中国会展教育和会展产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