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会展业合作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09-07-03  更新时间:2009-07-03  作者:胡 林  点击次数:16133

【内容摘要】

 会展业是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新兴产业,文章运用区域合作理论,探讨了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会展业合作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对其合作体系进行了较前沿的探索性研究,提出会展业合作体系的营造区域会展业的大环境、区域会展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和开展资本营运,实现会展业规模经济效益等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  会展业  合作体系

 

一、理论背景

(一)泛珠三角

“泛珠三角”的概念缘起于珠江流域,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九个省、自治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广大的华南、西南地区,直接间接、或多或少都跟珠江有关,与珠江流域的流向、与珠江最后流入南海而形成的经济流向和文化有关。这一区域地域辽阔,相互联系密切,面积199.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20.78%,人口的34.76%。20029省(区)国内生产总值34474.2亿元,占全国的33.67%。再加上香港、澳门,习惯称“92”,而从经济地理的概念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都在这个区域中,从区域发展规律上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有经济学、地理学理论基础。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讲,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进入了向周边地区扩散阶段,有一种向周边地区经济扩散的内在的动力和要求,这样一种客观规律,为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泛珠三角作为经济社会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引领地区,发展势头更为强劲。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会展经济热潮,我国第三产业发达的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会展产业迅速崛起,基本形成泛珠三角会展经济带框架。在素有中国会展经济“三架马车”之称的广州广交会、深圳高交会、厦门投洽会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推动下,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行业性、地方性会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已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据统计,此区域的会展数量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而且国际展览管理协会中国区办事处落户深圳,这必将推动深圳会展业及泛珠三角会展业与国际同业之间的合作与发展,促进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展和综合博览会的顺利开展,同时为展览业内人士提供了更多的国际业务往来、合作、会晤和信息交流的机会。可以说,会展经济已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泛珠三角会展产业又已成为我国会展产业发展的重要晴雨表。

(二)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促进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也称为“会展产业”或“会展市场”。会展产业被认为是继金融、贸易之后颇具前景的产业之一,

与旅游产业、房地产产业一起,并称为新世纪“三大绿色产业”。

会展产业的定义包含公司业务会议(meeting)、奖励旅游(incentive tour)、协会或团体组织会议(conference  or  convention)和展览(exhibition)四个部分。英文简作“MICE” 。

会议就是围绕某个主题,通过口头、书面文字和电话网络等多种手段,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信息交流活动的临时组织。

展览即将物品陈列出来供人们观看,既具有观赏教育功能,又具有销售推广时效。

(三)合作理论

合作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合作,加强区域合作,是会展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会展发展的新动力。当前,区域会展合作在我国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潮流,不同范围和程度的区域会展合作持续涌现,其中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会展合作就是其中的一个热点和亮点。

合作是政府的一个话题,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合作产生生产力。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表明,由于所处的不同区位及其不同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各个会展经济区域的发展总是处于非均衡状态之中,非均衡增长始终贯穿于整个会展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因此,探讨非均衡状态下会展经济区域的合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充分利用核心区域的有效能量和自然、经济、技术优势,在区域总体发展目标之下,建立有效开发通道,形成有效区域合作机制,才能迅速实现优势互补,促使整个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

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一种常态结构。如何在此种结构下实现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会展经济整合发展,是一项挑战性的课题。通过珠江三角洲与省内邻区区域会展整合的案例分析,本文认为,在非均衡发展战略下,要实现会展区域整合发展,除了有效的政府干预外,建立有效的会展区域整合机制是实现会展发展的关键。

二、会展合作的必然性

中国会展业按市场化规则运作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必然要求。其表现是管理市场化、企业市场化、服务市场化等。会展业的发展也已成为拉动本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很多城市都将会展业这一朝阳产业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会展经济“19”的概念,牵动着市场和企业的神经。但纵观国内会展业,“泡沫”现象充斥市场,表面的繁荣背后隐藏着忧患。中国已加入WTO,尚处在起步状态的中国会展业以什么状态去与成熟的国外同行抗衡呢?作为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龙头: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只有快速建立合作体系才可能与成熟的国外同行相抗衡,才可能在重新洗牌的过程中争得相应的市场份额。由此,开展对泛珠三角会展产业合作体系建设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区域一体化进程。

   下图是会展产业带的分布图:

 

从上图不难分析,十五期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入了新的里程。出现了从以往东部地区单极突进向四大区域多轮驱动转变的新局面。从深圳特区引领珠三角崛起,到浦东开发拉动长三角经济增长,再到天津滨海新区推动环渤海前行,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部地区抓住机遇,继续担当起中国经济发展领头羊的角色。在“十一五”期间,这一趋势势必会可持续发展。

为增强自身发展后劲,2004年广东率先提出了泛珠三角构想,并摸索区域协作的途经。此举对支撑珠三角出口导向型经济、珠三角产业向内陆转移以及市场的纵深扩展、加快西南地区经济的国际化步伐和资源优势的转化,具有重大意义。

区域会展产业规模一直是区域经济和会展产业经济研究与政策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是关系到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会展投资有效控制和会展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产业经济问题。区域会展产业规模是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层面上的会展产业的资本存量,在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的资本存量是区域产业结构系统的体现,会展产业规模一方面标志着会展产业自身的发展格局,同时,也标志着会展产业与区域其它产业的匹配发展,否则,必然会出现会展产业规模发展的不匹配特征。

(二)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系

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十分重要的经济形态,从研究区域经济与会展经济的耦合关系中发现,不同区域、不同的产业与会展经济的耦合作用是不同的。区域经济是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区域经济在纵向一体化的专业化分工发展比较成熟的阶段,两者的耦合作用愈强。

会展业对该区域经济巨大的带动作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如悉尼奥运会的举办带动了整个澳洲经济大发展。在我国,广州的“广交会”、深圳的高新技术成果会、大连国际服装节也都成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而其潜在的社会效益更是令人瞩目:成功申办“奥运会”和“世博会”使北京和上海的经济发展前景无可限量。

区域经济格局直接影响着该区域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各地闭关自守的发展模式必然行不通,打破地方局限性,突破行政区域,走区域合作发展道路,向合作要效益是总的发展趋势。由于近距离的会展产品雷同将导致资源的“减值效应”,因而区域联合开发,对资源重点、空间格局、市场方向、产品功能、最终目的等作统一设计。同时,若不进行区域合作规划,可能会导致区域内恶意竞争、替代性竞争等不良结果。形成自相残杀“无谓牺牲”的现象。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会展业要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必须寻求区域合作,把握机遇构建区域合作体系,.与域内城市协作谋求发展。

同时,会展经济是一种人类体验、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地理现象。作为一种跨界的空间行为,会展业不能囿于行政区辖区的利益束缚,这违背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空间领域内的协调合作是保证会展品质的重要因子。会展的高度相关性、开放性也导致“大会展、大市场、大产业、大开放”的发展趋势。而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己经导致跨行政区的连绵区出现,跨界需求不断产生,跨界的区域性需求项目越来越多,然而实际社会生活中,政府多是只考虑和解决行政辖区范围内的事务,很少考虑提供跨界需求服务,违背空间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也违背区域经济与会展经济的耦合关系。

(三)会展经济发展状态。

作为一个产业来说,泛珠三角的会展经济只能说初具雏形,一些基本要素还不很完备,比如市场主体的发育、行业的专业水平、行规行约的形成、行业协会的作用等,不仅与会展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很大差距,而且与成熟产业的要求也有一定的距离。

首先,从会展的运作来看,没有明确分工,很多会展企业从事着同样的工作,缺乏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分工,这难以实现社会化分工带来的高效率。

其次,大部分会展企业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长期发展战略,很多会展公司只重视如何拉到客户,不注重后继服务。

最后,在产业链条的延伸方面,也做得不够。为会展提供辅助服务的行业,如会展信息、会展咨询、展览施工、会展评估、会展设计等行业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在产业主体方面,依然是以行政办展为主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会展经济的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同时,会展业的科研含量日益提高,现代会展越来越看重技术手段的采用,它已成为集商业、心理、广告、文化、品牌、美术等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发展,更成为会展产业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先进性标志。

泛珠三角区域的会展业发展要上规模上档次,还需要形成“泛珠三角经济区”,这是促进会展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

三、会展合作体系的实施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不均衡发展,再到均衡发展的三各阶段,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一条规律,但在实行均衡发展战略时,充分利用区域间的产业联系和地域联系网络,形成有效的区域整合机制,使发达区域的经济能有效的向不发达地区渗透,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区域间乘数效应,以实现非平衡发展条件下的区域整合发展。泛珠三角会展经济非平衡性日益突出地表现出来,仅采取各区域自身发展是很难全面推动会展经济的发展,最佳的方式就是利用区域整合的机制,加强泛珠三角会展业整合,才有望促进会展经济发展,实现泛珠三角会展经济的均衡发展目标。

会展业区域合作回应于会展业及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而竞争与合作是并存的联合体。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共谋发展,在合作中提升竞争力,是会展业发展的基础与基本理念。笔者认为必须从一下几方面进行合作,形成一整套的合作体系:

  (一)营造区域会展业的大环境

区域合作是个系统工程,其领域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配套、会展资源互补、物

流运输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劳力资源调剂、人才培训交流、科技文化合作等。会展业区域合作通过城市之间的相关协作,共同营造良性区域会展业发展环境。具体作法如:积极推动“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无障碍区”的建立,建构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会展业协作圈,提升“泛珠三角经济区”联合体的形象。便捷的交通是会展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会展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以泛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为轴心,构筑城际间快速交通运输网络,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弊端、共享信息,以吸引潜在客源市场为目标,让一切进入“泛珠三角经济区”的会展参加者知晓本区域中任何一座城市,努力在国际市场上传播这样的理念:“泛珠三角经济区”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不可或缺的会展目的地。

区域间的会展产业整合机制是会展整合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通过区域间的会展产业运动实现的。泛珠三角的会展产业运动要达到两方面:会展产业转移和会展产业区际互补传递。会展产业转移是指会展产业层次较高的发达地区向会展产业层次较低的不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会展产业区际互补传递是由于产业层次的差别,形成产品、资源、产业在区际间的运动。

通过上述会展产业运动,对不发达地区会产生更多的因素渗入,区域内部因素将会发生更深刻的蠕变,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变,会展经济就会进入更新发展阶段,发达地区通过对不发达地区会展业的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产品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使用,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环境,扩大了经济辐射,推动了会展经济的发展,因此会展产业运动使两个区域趋于整合发展。泛珠三角会展经济要实现产业整合机制,首先要加速珠三角的会展产业转移,其次要实现泛珠三角各会展邻区的互补传递。

(二)区域会展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关于泛珠三角区域的会展合作与发展问题,20046月召开的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确定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了这样的意见和安排:各方支持全面推进区域会展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区域会展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战略;建立区域会展信息库;构建区域会展网络营销系统和会展网络质量标准,创建会展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树立区域会展形象,打造区域会展品牌。从这一框架协议可以看出,泛珠三角区域会展合作的内容十分广泛,笔者认为,在泛珠三角地区会展合作与发展中,会展资源的整合尤其重要,而其中的会展产品的开发和会展品牌的打造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和内容。

因此,在泛珠三角区域会展合作和发展中,应把区域会展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摆到重要位置,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整合区域优势会展资源,开发区域特色会展产品,打造区域强势会展品牌,实现区域各方会展产业的共赢与发展,实现泛珠三角区域会展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从泛珠三角地区会展产业合作与发展的总体需要出发,对区域内各省区会展资源的类型和内涵、特色和价值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整合和开发方案。

依据点——轴理论,并以水陆交通运输干线和国家宏观经济布局为主要评价因子,明确

泛珠三角会展资源整合的重点开发轴和主要发展点。在“泛珠三角经济区”内,以沿海、京广线、南昆线为空间发展战略为大背景,并结合各主要会展城市的会展业水平,现在可以预见,香港、澳门和广州将成为国家级的会展中心,深圳、昆明、南宁、长沙为地区会展中心,其他城市与“泛珠三角会展区”主要中心城市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都非常近,加之己有的基础条件,将成为次一级地区会展中心。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产生增加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会展资源的合作体系,构建会展资源区域网络,互惠互利,共享共存,最终促进泛珠三角会展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开展国际大合作,建立广泛的国内外展览关系网,积极加入IAEM(国际展览管理协会)和UFI(全球展览协会)世界展览机构,加快会展市场的对外开放。要积极与国际会展协会开展会议设施和人员培训的合作,通过与国际知名的会展公司或会展研究机构共同培训高素质的会展人才,通过举办国际性的研讨会来获取前沿的理论知识,一些国外会展企业的进入有利于会展企业与国际接轨,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力。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会展企业到国际竞争的大潮中,与世界大公司的同台较量中借鉴先进理念和成功运作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组织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迅速向规范和现代化会展企业靠拢。此外,会展业还应导入国际化运作思路,加大会展的国外宣传力度,利用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旅游优势,吸引国外厂商和观众,提升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三)开展资本营运,实现会展业规模经济效益

资本运营的内涵有两层:宏观上,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下社会配置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资本层次上的资源流动来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微观上,资本运营是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实现资本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

   “泛珠三角经济区”内会展业的规模化开发应采用“资金+管理+市场”的方式。区域内成立相应的跨区域的会展开发公司,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界定会展资源的产权关系,将资源性资产划拨给公司,则公司可用资产进行抵押或将经营权部分转让的方式对外融资,所得资金对内可用于基础设施改善、开发新产品等,对外进行兼并、收购和重组,通过资金流带动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发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该地会展的发展,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此外还可运用BOT模式,即建设——经营——移交这一项目融资方式,对区域内会展业发展所依托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进行建设。

开展资本营运,实现泛珠三角会展经济的整合体系,必须重视会展产业规模化建设。规模是产业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产业发展的持久支持。所谓“规模化”建设主要是围绕市场化展开的。

所谓市场化是针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方式,它是相对于以往计划经济下政府直接干预的资源配置方式而言的,因而泛珠三角会展经济要整合发展,必须尽快市场化,成为市场竞争的理性主体,形成公平、理性的竞争环境。

同时,市场化运作中的竞争机制也是会展产业整合发展的关键,而竞争下的信用建设至关重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的缺失必然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导致无序竞争。因而在竞争中树立信用观念,不仅成为会展经济企业化运作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会展行业中一系列问题的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1]  卞显红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M]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

 [2]  崔凤军      城市旅游的空间竞争与合作[M]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4 .3

[3]  刘荣春等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思考[M]   经济问题     2005.7

[4]  PorterM.E.      CompetitiveStrategy[M]       New York:Free Press,l9R(1.}18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J]     中国旅游出版社

[6]  汪宇明等  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受益 [M]        人文地理  2002.6

 [7]  吕拉昌等    非均衡发展战略中的区域整合[M]   地理科学  2004.10

[8] 《广东统计年鉴》[J]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91页。

[9]  会展数据  中国会展[J]  2005.17

[10] 晋美华等  物流企业整合模式探讨 [M]  物流科技  2005.8

 

【作者简介】

胡 林,广东商学院旅游与环境学院酒店管理系副教授

 

 


上一篇: 城市会展业的产业聚集与产业创新
下一篇: 机械行业展会对促进生产要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