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我国国际会议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09-07-03  更新时间:2009-07-03  作者:武少源  点击次数:16777

【内容摘要】

    本文作者根据20多年来在我国举办数百个国际会议的经历,系统剖析了影响我国国际会议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我国独有的国际会议审批制度;缺少全国性会议管理机构;会议行业的税收政策;会议硬软件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们的错误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我国国际会议产业的几点建议,包括适当放宽国际会议的审批政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议管理机构;会议行业也应享受优惠税收政策;扶植专业会议管理机构以及各地政府应有专项资金发展本地的国际会议产业。

【关键词】   

国际会议、主要因素、对策  

 

国际会议起源于欧洲和北美,作为一种新型行业,正在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产业。国际会议协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Conference Association,简称ICCA)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每年在世界各国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多达40万个,会议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超过2800亿美元。国际会议市场的巨大潜能和国际会议经济的高额回报,使得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积极发展本国的国际会议产业。我国是从1979年执行“改革开放”路线之后才开始举办国际会议,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各主要城市已经具备接待国际会议的硬件条件;形成了一批达到国际水准的专业会议管理机构;围绕国际会议的服务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会议产业。但是我国的发展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举办国际会议的次数排序在世界上位于30多名,而在亚太地区也排在10名以后。根据对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会议数据统计,近几年在我国举办的大型国际会议有递减的趋势,出现这种局面,既有政策上的因素,也有认识上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如下:

1、我国对国际会议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在我国举办国际会议和在其他国家有很多的不同, 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对国际会议的审批制度。在我国举办任何规模的国际会议都属于外事活动,必须经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始进行筹备。目前在我国没有经过批准,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能向国际组织承诺在我国举办国际会议。中小型的国际会议由省部级批准,国外代表超过100人的一般性国际会议就要由国务院批准才能举办。由于我国许多非专业人士并不十分了解我国现行的国际会议政策,致使一些已决定在我国举办的国际会议,由于得不到有关机构的批准而又被退回国际组织;有些突然决定在我国举办的国际会议, 我国的人员都不敢当场明确表态,造成对我不利影响。例如1999年在土耳其举办的第4届发展中国家毒理会议,在闭幕式上与会各国代表一致同意下一届会议放在中国举办,而我国的参会代表却不敢明确表态,也不敢将象征会议主办权的承办杯带回我国,就是因为中国毒理学会事先没有为该会议办理报批手续。目前这种审批制度制约了一些国际会议在我国举办。

2、我国没有国家级的会议管理机构

看待一个行业是否发达和成熟,是否具有全国性机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这其中包括行业管理组织,行业研究协调组织和推广组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设有国家级的会议管理机构有些国家是将会议和旅游放到一起进行管理管理机构称为国家旅游会议管理局( National Tourist and Convention Bureau)而有些国家则是设立专门的会议管理局Convention Management Bureau),例如德国会议推广局(GCB)就是全国性的会议管理机构,德国能够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会议大国,是与GCB作用分不开的。国家会议管理机构在发展本国的会议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能够制定长远规划,积极开发国际会议市场,特别是在资金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申办国际会议是需要先期投资的,而这种投资则属于风险投资,如果申办失败,前期的投资将全部血本无归。因此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的申办资金是由政府会议管理机构提供,例如日本会议管理局为了支持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在日本召开,一次就提供25万美元的申办经费。而我国目前没有国家会议管理机构,申办资金没有形成国家的固定渠道,主要还是靠民间的资金来运作。没有全国性的会议管理机构,导致申办资金的不足是目前影响许多大型国际会议不能在我国举办的重要原因之一。

3、我国对会议行业不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

MICE是国际上对会展行业的统称,它包括会议行业、展览行业和奖励旅游行业三方面的内容。目前在我国旅游行业享受差额缴纳营业税的优惠税收政策,因此MICE中的奖励旅游也就当然享受优惠税收政策,因此旅游机构在承办国际会议时也堂而皇之地享受优惠税收政策。我国的部分城市为了促进本地区展览行业的发展,对展览费用中的展台搭建费用和场地租金也给予优惠税收政策。而我国的会议服务机构在组织国际会议时却要全额缴纳营业税。会议服务机构收到会议代表报名费的主要用途也是支付会场租金、餐饮费和住宿费,这些费用交给会议场馆和饭店之后,又要再缴纳一次营业税,造成重复上税现象,同时也加大了会议的成本。因此有些会议为了合理避税,不得不将许多工作委托给旅行社,尽管旅行社对会议提供的服务并不十分到位。由于会议服务行业的利润率本身就不很高,全额缴纳营业税给大多数会议服务机构造成了巨大经济压力,抑制了会议服务行业的生存活力,从而阻碍了我国会议特别是国际会议产业的发展。

4、重视会议硬件建造轻视会议软件建设

每谈到发展本地的会议产业,很多人特别是政府部门的官员首先想到的就是要修建大型国际会议中心,似乎主会场越大越好,分会场越多越好,好像有梧桐树就真能引来金凤凰。因此我国掀起了一股修建国际会议中心的热潮,几十座城市都修建了豪华巨大的会议中心,由于没有多少国际会议使用,空置率相当高。其实当前阻碍我国会议产业发展的恰恰不是硬件条件不具备,而是为国际会议的举办进行策划、申办和组织实施的专业会议管理机构( Professional Conference Organization,简称PCO)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专业国际会议管理人员需要极高的政策水平、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较高的外语水平,没有510年实际工作的历练,很难培养出来合格的专业国际会议管理人才。会展人才的稀缺一直被认为是国内会展行业发展的瓶颈,但是相对展览行业,会议行业的人才就更加缺少。目前我国一些高校设立了会展管理专业,但是从课程的安排上来看多数是侧重培养展览人才的,有时安排一两门有关会议管理方面的课程,由于很多教师根本没有从事过会议组织方面的工作,只是看看会议方面的书籍,自己消化消化后就给学生讲课了,这样根本培养不出合格会议人才。目前我国的PCO还面临着艰难的脱胎换骨的改造,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向自收自支的企业转型,但与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不同的是中国的PCO们并没有多少家底的积蓄,甚至连办公场所都是租来的,只有储存在人脑中的智力资源。现在国家对这些机构征收的税种和税率与其他企业完全相同,长期下去可能恐怕会使许多PCO “早晚要关门”。

5、对于组织国际会议的艰苦性和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国已经加入了大量的国际组织为在我国举办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但能否将这些组织的会议申办到我国举办,还要做长期艰苦细致的申办工作,就像奥运会一样从,从1993年中国第一次申办失败到2001年第二次申办成功,整整经历了8年的时间。国际会议年会的间隔时间通常为3 5年,在欧、亚、美等几个大洲轮流举办;往往轮到亚洲举办一届都要等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像申办奥运会一样,国际组织的每届年会至少都会有35个以上国家申办,竞争空前激烈。我国某些人士,特别是一些官员出于建功立业的意识和完成现职干部的政绩,只重眼前利益和眼前项目,对需要进行长远投资和长远规划的国际会议就缺乏积极性,特别是国际会议的举办是一个相当滞后的过程,如果把精力和资金用于申办国际会议,那么在本届任期内就不会产生直接业绩,给人一种前人栽树后人吃果的感觉,这种认识导致了目前我国的国际会议出现无米之炊、无源之水的尴尬局面。申办国际会议的工作,决不是权宜之计,会议的组织者要做艰苦细致的努力,制定长期计划、认真筹措、精心组织,积极申办。而为了获得一个国际会议的主办权,往往需要几代人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艰苦努力。

6、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也制约了我国国际会议的发展

按照ICCA对国际会议的分类统计,80%的国际会议属于科技类会议,因此发展我国国际会议产业应该优先举办科技类的国际会议,这也符合目前我国的有关政策。能否成功申办某个学科领域中的国际会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在该学科领域中必须有较高的发展水平,例如我国在化学领域里的研究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使得在短短20年的时间内,世界上所有化学领域中的主要国际组织的大型国际会议都已在我国成功举办,如号称化学界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年会,1993年在我国举办了第34届,而12年后的2005年又成功举办第38届大会。但是目前在大部分学科领域中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而我国在申办这些学科的国际会议时经常落败,如1997年中国生理学会准备申办2005年的第35届国际生理学大会时,虽然申办报告也已经国务院批准,但在离申办活动只有3个月时,听说美国生理学会也提出申办这届会议,由于两国的学术水平存有巨大差异,迫使我国不得不退出申办活动,后来该学会又连续在20012005年两次申办2009年的36届和2013年的37届大会都均未果。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提高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影响我国国际会议发展的这些因素中有的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但是绝大多数因素都是可以通过积极努力加以解决或者改善。当前是否主要应该从以下各个方面加以改进。

1、适当放宽对国际会议的审批政策

国际会议也像其他国际活动一样,分为政府性质和民间性质两大类型。已在我国举办过的世界妇女大会和万国邮联会议属于政府间的国际会议。通常举办这类国际会议需要东道国承担大量会议经费,因此今后对于这类会议是否召开,仍需由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严格审查和批准后才能举办。而对于大量民间性质的国际会议,特别是科技类会议而经费又能自筹的,是否考虑逐步由现行的审批制度过渡到登记制或备案制。目前在我国举办国际科技类展览会时,一些专门展览机构由科技部授予一定资格,在举办展览面积在一千平米以下国际科技展览,就不需要报批只需要备案即可,在举办国际会议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20年来在发展我国国际会议的历程中,有许多机构都组织过上百个国际会议,他们具有一定的外事政策水平和丰富的外事经验,他们应该可以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授权,获得在我国举办国际会议的资质。有了这种资质的机构在举办一定规模的国际会议时将不再需要办理报批手续,只要向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即可,这种灵活的政策必将推动我国国际会议产业的快速发展。

2、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全国性会议管理机构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是将国际会议和旅游放在一起进行管理,但是我国采用这种方式有一定难度,因为目前在我国举办国际会议的主办单位大多是政府机构,全国性学会和研究会,有的甚至是大专院校和医院等实体单位;为会议提供服务的PCO,像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和中华医学会等机构都是事业单位,国际会议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与我国的旅游机构基本没有任何联系,因此旅游系统管理国际会议似乎也不妥。在我国的展览行业中设有贸促会,是一种半官方性质的行业协会,政府通过行政授权的方式将某些政府职能交给贸促会进行管理,例如200111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规定,出国展一律由贸促会进行审批。会议行业是否也能成立类似于贸促会这样的半官方半民间的机构,来对全国的会议产业进行统一的管理,制定政策,研究中长期的发展规划,进行资金调配、人才培训和对国际会议评估等,建立这样的全国性机构对促进我国会议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会议行业也应享受优惠税收政策

如前所述像旅游和展览一样,会议的收入主要也是用来支付会场费、餐饮费和交通费等各项费用,但是目前会议行业还不能像旅游和展览行业那样享受差额上缴营业税的优惠税收政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国的会议行业缺乏全国性的管理机构。我国的旅游行业由国家旅游局统一管理,国家旅游局代表旅游行业与国家税务部门协商,使得本行业取得优惠的税收政策。而目前在我国没有会议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并且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成立一个全国性的行业机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作为我国全国性的会展研究机构,能否写出一些有分量研究报告,通过媒体进行呼吁,最终使得我国会议行业的广大服务机构也能像旅游和展览行业的服务机构一样享受到国家优惠的税收政策,这对促进我国的会议产业特别是国际会议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4、扶植专业会议管理机构

ICCA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21世纪国际会议的发展中有两个明显的趋势,其中一个就是越来越多的机构将他们的会议交给PCO来承办。而我国特殊的国策,PCO起到的作用会更大,如我国的PCO要帮助我国的专业机构申办国际会议,要制定中长期申办计划,还要协调专业机构、旅游机构、会议场所、饭店和航空公司,组成“国家队”申办大型国际会议。在筹备国际会议时,我国的PCO不仅要为国际会议安排食宿和旅游等方面的服务,还要为会议提供会务和学术方面的服务,包括制定会议筹备计划、编制会议财务预算、制作会议网站以及用电子商务进行注册和征文等各项工作。目前我国的PCO也都面临着一个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过渡的过程,原有的事业经费已经停发,完全要靠举办国际会议来养活自己,还要缴纳各种税费,会议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员工待遇降低,人才大量流失,使我国的PCO面临尴尬境地。国外对这些非赢利机构是采取免税政策,我国也应考虑对PCO实行减免税的政策,因为他们举办的国际会议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远比向他们征收些稅款要大得多。

5、各地政府应有专项资金资助国际会议

    举办大型国际会议能有效的拉动当地的饭店、餐饮、旅游、交通和商业等许多相关行业,对于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好处。但是申办国际会议不仅是一种长线投资,更是一种风险投资,往往一票之差就可能使得先前努力付诸东流。大型国际会议通常35年才能举办一届,许多会议需要提前两届就要申办,国内一些急功近利的机构是不愿意作此长线投资的,政府部门又没有专门的资金,使得申办国际会议的资金不足成为当前困扰我国会议产业不能长足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对于大型国际会议来说,每次申办活动的经费只需20万元左右,但是一个千人的国际会议就能给本地区带来上千万元的收入,对于这样高回报率的投资各地政府应该切切实实地做些工作。目前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已经看到国际会议给本地区带来的巨大商机,因而不惜重金支持国际会议在本城市召开,例如200510月苏州市政府就出资400万元人民币促成国际科学联合会执委会在苏州成功举办。

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会议设施日趋完善,都会增强我国对大型国际会议的吸引力。国际会议协会主席曾说过:中国有可能成为21世纪国际会议旅游的首选目的地。我们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为使我国召开更多的国际会议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关于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管理办法”中办(200610号文

2 “关于授予14家单位举办境内国际科技展览主办单位资格的批复”国科发外字(1999518号文

3   “在华召开国际会议财务管理暂行规定”财政部文件财外字(1997543号文

4 “我国参加的国际科技组织名录”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司

5 “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统计报告” 发布时间 2004年4月3

6 2000-2006年在华召开的科技会议和展览目录”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司

7 “德国会展业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徳中经济会展协会 杨斌

8  Tony Rogers(英)著 “会议的组织与管理和营销”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6月出版

9  Jeanna Abbott() 等著 “会展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8月出版

10  刘大可主编 “中国会展业:理论 现状与政策”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8月出版

11        “从花钱开会到会议产业”北京青年报 1999年9月27

12        国际会议协会(1CCA)网站  http://www.icca.nl

 

【作者简介】

武少源,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主任助理

 


上一篇: 探讨中国民营会展发展之路
下一篇: 关于会展经济问题的思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