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西安市展览业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09-07-07  更新时间:2009-07-07  作者:杨 燕  点击次数:15608

西安作为中国西北的经济中心,世界闻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在西部开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区位优势。“十五”期间,西安会展经济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展览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参展到办展,展会的数量、规模、档次、频率、经营收入、成交额、贸易成交量、涉及的行业领域均发生了质和量的飞跃。

一、“十五”期间西安展览业发展基本状况

(一)场馆建设初具规模

会展场馆作为会展的重要物质依托,其国际化、现代化、人性化的程度是会展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西安的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其会展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展馆规模、面积逐步扩大,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西安目前有4个比较有规模的专业展览馆,分别是陕西工业展览馆、陕西国际展览中心、中国西部国际汽车博览中心和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原名西安国际展览中心), 总面积为21.4万平方米。其中,陕西工业展览馆和陕西国际展览中心是西安市修建较早的两个展馆,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为了满足西安会展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西安国际展览中心于2000年投入运营。该展览中心是西安市政府投资建设的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展览馆。展览中心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 26000 平方米, 可设置国际标准展位 1300个, 展馆展区展览面积 10600 平方米

“十五”期间,陕西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西安会展业发展,提出了依托西安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城市配套优势,构建西安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的宏伟目标。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策划定位为国际化、智能化、多功能、配套齐全的大型会展中心,工程占地一共3740亩,总投资约45亿人民币。其中一期占地1240亩,它将在现有西安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基础上,扩建10万平方米的展览场馆,使展览面积增至15万平方米,达到5500个国际标准展位。同时建设3.5万平方米的国际会议中心,包括30个国际化不同规格的会议厅,能够承担国家大型展会和国际中型展会,首期工程计划2007年4月建成,届时第十一届西洽会将在这里举行。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酒店、餐饮、公寓、商业、娱乐等配套功能齐备,年接纳300万人次的西部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展商城,对发展中国以及西部会展经济,加快西安迈向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产生积极的作用。

1:西安市展览场馆一览表

 

展馆名称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展馆使用面积

(万平方米)

标准展位  (个)

陕西省工业展览馆

2.1

0.5

300

陕西国际展览中心

4.7

3.0

1100

西安国际展览中心

4.3

3.6

1200

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

3 7

1 2

4300

中国西部国际汽车博览中心

1 0

3.0

1500

(二)展会效益明显上升

随着西安会展业数量的增长,会展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在不同层面都为西安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据西安市会展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西安举办的各类展览会多达360个。2002年举办的各类展览50个,成交额156亿元,创造社会综合效益10亿元。2003年展出展览53个,成交额306亿元,社会效益17亿元。2004年共举办各类展会109个,是1990年的22倍,其中全国性、区域性大型综合和专业会展占近一半。参会人员和参展客商10万人次,专业观众9万人次,普通观众260万人次,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全年展会成交额350亿元,会展业收入2亿元,创造社会综合效益38亿元。2005年西安举办的展会呈现出密度大、规模大、规格高的新特点。据市政府会展办统计,全年展会共有103个有规模的展览会、推介会,成交额370亿元,创造社会综合效益39亿元,参会、参展客商16万人,专业观众14万人,普通观众30万人。此外,从2001年以来西安展览为各种支撑性行业,如零售、运输、餐饮、酒店、展览摊位设计及搭建、货运、广告等提供的就业机会逐年增多。

12002-2006年西安展览成交额和综合效益比例分布柱形图

(三)展会日趋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

一个城市展会的专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代表和反映该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对该行业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影响力。西安成功举办了首届欧亚经济论坛、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第十五届大会和第十二届中国广告节等高规格展会,表明西安的会展内容由综合型转向专业化,会展层次由常规型转向品牌化、国际化,西安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不断提升。

“西安中国供热展”是中国供热供暖领域的行业例会,每年5月在西安举办,是中国供热供暖行业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最具权威性的国际供热供暖品牌展会,也是亚洲最重要的专业供热供暖设备展览会。几年来,该展会规模逐年扩大,从最初的展出3000平方米,到第八届的16000平方米,共有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2300家企业参加了展出,参展商国际化比例高达33%,年增长率都在30%以上,展会吸引了8.5万余人次专业观众进场参观。2005年度分别被评为西安市十大品牌展会之一和中国供热供暖行业最佳展会。

全国糖酒食品交易会从1955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74届,每年召开春秋两届,每届到会国内外客商达10余万人之多,成交额上百亿元,被誉为“全国第一大会”。糖酒会已远远超越了展览与交易本身,它对承办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综合功能的加强等均产生较大的影响,极大刺激经济发展。为此,西安在成功举办2002年春季糖酒会后,立即投入再次申办工作。经过3年多不懈努力,西安又取得2006年承办权。

2:第5-10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署项目合同柱形图

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洽谈会是由国务院特区办和江苏省、上海市、天津市、陕西省于1997年共同创办。目前,西洽会已经成为由24个省市政府共同主办、以加强东中西部合作为宗旨、以投资洽谈为重点的全国性经贸盛会。据陕西省政府报告显示,每届西洽会平均设置展位2400个左右,参会代表来自30个省区市、1000多家企业、以及10万人以上海内外商客,展期观众超过35万人次,投资贸易洽谈效果显著。

中国广告节有十届都是在沿海、发达城市举行。中国广告节原名“全国优秀广告作品展”,已成为我国最具权威性、专业性、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国家级广告盛会。2006年10月第十二届中国广告节在西安国际展览中心的成功举行,使西安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举办中国广告节的城市。正如中国广告协会所希望的一样,第十二届中国广告节使整个广告节越来越专业化,为中国广告节打造专业交流平台、商务交流平台、品牌自身宣传平台作出了贡献。

以上一系列展会成功的举办不仅反映出了西安展览业突出优势,同时充分表明西安已有雄厚的实力成为健全东中西部合作互动机制的载体,成为企业交流沟通的平台,承办以投资洽谈、论坛为主要内容的有规模的国际性品牌展会。

(四)展览企业蓬勃发展

经过1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西安会展行业逐步成熟,展览主体不断壮大。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西安市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专业展览公司和经营范围包含会展业务的公司有120多家,其中有10家左右本地的展览公司,30家左右的外地展览公司,从事与会展相关业务的特殊装饰公司、广告公司等数量众多。由场馆、广告、装修、运输、旅游、咨询、法律等为会展提供综合服务的配套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展会内容从土特产、工业品、服装等发展到房地产、旅游、科技、商贸、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教育等50多个领域,体现出西安活跃的会展市场。具有办展雄厚实力的专业公司不断增加,西安三联科技会展有限公司、陕西振威展览贸易有限公司、陕西旭峰科工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星宇展览策划有限责任公司、等已从众多办展公司中脱颖而出。其中,西安三联科技会展有限公司主要承办大型展会有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制博会)、西部国际通信展览会、西部国际焊接博览会、西部国际电子工业博览会、军民两用技术暨国防电子展览会、休博会(始于2005年)、国际电源展览会等。陕西振威展览贸易有限公司主要举办供热供暖、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电工装备博览会等方面展览。陕西星宇展览策划有限责任公司已举办西安国际工业装备博览会、西安国际城市规划建设博览会、全国粮油、饲料及加工机械展览会(杨凌)、中国(西安)国际公路交通技术设备博览会、首届“南京国际信息技术产品展览会”,“首届中国西部国际电力电工装备及技术展览会”、“中国西部航空航天、国防科技装备展览会”等若干展会。西安航发展览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西安雅图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西安雅特展览公司、西安新时代设计展览有限公司、西安明大展览有限公司等已成为西安市展厅展台设计主力公司。

二、西安发展展览业的资源与优势

(一)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陕西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发展会展经济,规范会展市场。2002年成立了西安市发展会展业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商贸、市政、工商、公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会展管理办公室,同时成立了会展行业协会。几年来,政府和行业协会从发展经济全局出发,在宏观上调控西安会展业,不断理顺展览作为流通渠道在经济循环中的关系;规划会展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制定和出台了多项措施积极政策扶持、引导、协调西安会展的发展。2003年西安市政府发布的“力发展会展经济” 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发展西安会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制定了相关的整顿和规范会展市场秩序条例,加大方多方面会展政策扶持力度,明确了西安市会展管理办公室和会展业行业协会的职能。为了贯彻《行政许可法》,西安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13部地方性法规进行了修改,其中包括从2004年7月1日起,会展公司要办会展,不用再到市商业贸易委员会下属的市会展管理办公室登记备案,修改了的法规保障了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的发展。2005年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关于“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构建西安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的报告提出了构建西安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的目标,这对于加快西安市国际化进程,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雄厚的产业基础

一个地区或城市会展业的发展,与当地产业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关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安已形成了以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和航空工业为主,建有化工、医药、建材、冶金、食品等行业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是中国重要的输变电成套设备、航空、航天、纺织、仪器仪表和电子等产品的生产基地。2002年西安市第二产业增加值372.6亿元,工业总产值1047亿元。2003年,西安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2004年西安GDP突破千亿元大关,标志着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5年,市委、市政府按照“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理念,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五大主导产业。西安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为会展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有利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通讯资源

西安是西北各省通往西南、中原及华东的门户与交通枢纽,是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总体布局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目前,已形成了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主的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开通80多条国内航线、10条国际航线,年旅客吞吐能力达750万次,货邮吞吐能力13吨。西安有2条国道主干线、3条西部大通道和5条国道在西安交汇,有7条省道由西安向外辐射、环绕。

此外,西安拥有国际一流的数字微波、光纤、光缆、卫星和计算机处理等交换和传输手段的电信业,是全国六大微波通讯中心之一,可与境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000个市县直接拨号通话。

(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

西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使西安位居中国七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周围有各个朝代陵墓4000多座,出土文物达12万件。“天然历史博物馆”以其神奇魅力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旅游已成为西安优势产业。2002年西安接待国内游客1910万人次,接待境外游客7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1亿元。2003年西安市旅游业受到“非典”影响,旅游业虽全面下降,但恢复情况在全国同类城市居前列。全年共接待境外旅游者33.5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1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6.4亿元。2004年接待境外旅游者65万人次,同比增长93.2%,接待国内游客2084万人次,同比增长29.2%,国内旅游收入127亿,同比增长35.7%,旅游业总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44.7%,同比2002年增长17.5%。2005年共接待境外游客77.6万人次,同比增长19. 3%;接待国内游客2323.6万人次,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收入178.5亿元,同比增长15.9%。西安市旅游接待能力及旅游收入的持续增长,为展览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西安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西安会展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展会数量、内容、规模逐年扩大,市场日趋活跃,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会展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但是,西安会展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 展会的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32002-2005年西安旅游接待柱形图

据统计,2005年上海市举办国际展会共400场,总展出面积376万平方米。其中不少展会在同类型国际展览中脱颖而出,如上海汽车展已跻身世界6大A级车展,亚洲排名第一、“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SHANGHAITEX)”已被誉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纺织专业展览会。北京举办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和印刷展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目前,西安在会展场馆建设环境上,拥有足够的办展优势和足够的发展潜力,可利用的展览馆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而展会在知名度和品牌的无形价值或扩张程度上,与北京、上海、浙江等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除东西部贸易洽谈会、欧亚经济论坛、全国糖酒交易会、西安中国供热展等展会外,其他由企业自主培育成熟的品牌展会项目与北京和上海相比仍很少。全年承揽的国际性和全国性展会项目数量增长较慢。如何有效地培育和引导西安展会向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转变是西安会展业面临的任务。

(二)会展业还较为混乱,行业组织建设滞后

由于经济和市场的需要,西安的会展业发展越来越快。但是,成熟市场经济中的行业法规体系和协调机制尚未完善。其结果是会展举办市场仍存在管理体制不顺,法律规范缺乏,市场竞争无序,重复办展等诸多问题。同类展会同时同地的重复举办,给展商和贸易观众带来苦恼,给有限的会展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展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降低。由于会展行业协会职能尚未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内部协调能力仍然滞后。行业法规的不健全,缺少对会展从业人员和经营者的资质认定和资格审查,使得会展从业者和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有些完全没有办展经验和实力的公司巧立名目,利用各种途径,买来一个承包权,挂上时髦的招牌,就成了国内或国际性展览。这些现象已极大地影响了西安市展览市场的正常秩序,降低了会展业的声誉,也使得会展市场资源优势依然在散、小、乱的状态下运作。还有,西安会展行业尚未建立一套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口径混乱,办展主体无法及时对会展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做出合理办展计划,从而阻碍了展会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缺少一批专业素质高的会展人才队伍

伴随着会展业的迅猛发展,会展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在讲话中提到,西安会展专业展览策划人员不足10人,复合型会展人才更少。此外,在职培训层次不高,深度不够,从业人员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不足10%,这些都制约着西安会展业做强、做大、向国际推广,参与国际合作交流。西安的大部分展览公司实力仍然薄弱,规模比较大的展览公司一般也只有30多个工作人员,硬件设施也是难以与国内发达城市相比,真正有能力、有资格操作大型涉外展会的展览公司还没有几家。加之各展览公司和组展单位的管理者多是从其他行业半路转行而来,普遍缺乏会展方面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国内外先进的会展经营策略,懂展览又精管理的人才更加欠缺。此外,中国加入WTO后,举办国际展览和会务的机会越来越多。而大型的国际展会、博览会需要一批高级专业翻译、同声传译人员。目前西安受过专业培训并能完全胜任展会同声翻译的人才寥寥无几。

 


上一篇: “十五”期间东莞市展览业发展概况
下一篇: “十五”期间北京市展览业发展概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