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抗击疫情 >> 转载直播
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
发布时间:2020-06-15  更新时间:2020-06-22  作者:  点击次数:132779

       6月9日,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记者了解到,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将于6月10日至12日举行。与往届大会不同的是,今年的大会将首次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呈现。

本届大会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会展办公室、重庆悦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承办。大会以“思变——后疫情时代会展创新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来自北京、上海、杭州、台北、重庆五城的行业大咖、业界领袖及专家学者将在云端相聚,围绕“线上会展”“会展服务模式创新”“会展新基建”等关键词,分享他们“创新思变”的洞见,为当前面临挑战的会展经济启迪创新思考、探索变革路径。

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第一场直播将于6月10日举行,直播将以“‘麻’——深度揭秘何为‘线上会展’本尊”为主题,即企业如何通过对“线上”这一概念进行多维解析重新定义展会体验,从而助力会展行业在内容品质、场景体验、实际收获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届时,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CIO学院院长胡臣杰,励展博览集团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孙钢将就会展行业在会展模式、场景体验上该如何实现创新探索展开分享。

6月11日第二场直播,围绕“‘辣’——场景升级,再探极致会展服务体验”展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德国际会展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王春雷,资深创意人、Orange Group首席联络官连祐升两位嘉宾将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就面对“线上”冲击和“线下”新需求,探讨如何利用服务场景升级,解答“创新会展服务模式”这一道必答题。

6月12日第三场直播,围绕着“‘鲜’——‘会展新基建’开启展会服务新模式”的话题。中国会展行业信息产品与服务的开拓者和领导品牌——北京昆仑亿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钢,为进博会、上海国际车展提供信息化建设的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黄炳文,两位会展信息化领域的践行者和深耕者,将结合他们在会展信息领域的深厚积累,带来他们对会展新基建领域最新趋势和应用的解读。

今年初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会展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据显示,今年2-4月,中国受疫情影响的境内展会有近3500场,而出境展受影响程度更为严重。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从国家到地方也开始按下了会展的“重启键”。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薛利表示,本次创新者大会的举办时间和举办形式经过了反复思量,“线上云端的形式,非常符合当前的潮流和重庆、两江新区、悦来及国博的基因;大会举办时间恰好是在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重庆的第一个展会——第二十二届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之前,也是我们对全国和全世界的宣告:重庆会展回来了!”


第一场直播

主题:“‘麻’——深度揭秘何为‘线上会展’本尊”

 

10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CIO学院院长胡臣杰,在2020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上,以“‘云展+’ 会展创新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分享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成为会展创新者。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胡臣杰在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上做主题分享。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非典催生淘宝 疫情加速会展线上线下融合

对于会展创新的认识,胡臣杰首先分享了他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看法。

胡臣杰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瘟疫的发生,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用人类的智慧去解决今天的问题。2003年的非典催生了淘宝。所以任何一次危机,其实也是一次新生壮大的机会。

对于会展行业,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加速了线上会展的成熟,线上线下的融合也变得更加急迫。

过去20年,中国基建投入巨大,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现代物流等新基建日趋成熟,这会是影响未来二三十年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线上会展重要的基础条件。

全网全球融合 打造新的会展形态

胡臣杰认为,线上会展的本质是对人、货、场的再一次创新组合,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用算法对人、货、场进行进一步重构,把以前线下会展所缺失的东西补上去,把以前线下会展所擅长的东西,更好地跟线上进行结合。线上线下联动、全网全球融合,并提供敏捷的供应链,这是一种新的商业形态。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胡臣杰在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上做主题分享。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对此,他认为,盒马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如果走进盒马,会发现它跟传统的百货或者快销市场比,是非常不同的。每一个盒马商场都会根据周边消费者画像来动态调整货品,同时利用算力算法,对潜在人群进行精准触达。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盒马的坪效是传统门店的5倍左右。

会展行业的人是什么?是我们要招揽来的参展商和观众。以前,是通过传统的联系方式去邀约参展商,用传统的媒体宣传来吸引观众。今天,利用大数据、利用全域营销,可以更好更有效地锁定潜在的展商和观众。

因此,线上会展的创新需要一个数字化的新的底座去实现人、货、场的重构。

构建线上展馆 让每个人看到不同内容

这样一个数字化的底座包括哪些技术呢?

胡臣杰说,线下展览通过摄像头、音频设备、图像识别等智能传感器,可以看到人群的流动是到什么地方去;通过Iot设备,可以看到整个场馆的光线、温度、湿度,然后对整个场馆进行更好的控制。

而线上展会,每个人看到的东西应该是不同的。需要利用技术,为消费者构筑一个虚拟、虚实结合的场景,带来感官上全新的体验,更好地推动消费者与参展商之间的互动,最终达成销售。

这时就需要用大数据、云计算来更好地掌控整个运营。从消费者角度,需要用全域数据来进行驱动;从货的角度,能够通过消费者数据分析出每个人的喜好;从场的角度,需要用数据来重构一个全新的浸润式的体验场景,从而更好地实现商业价值。

打造会展大脑 实现永不落幕的展会平台

会展创新到底如何做?

胡臣杰总结了策展、招展、开展和事后的运营的云上会展四部曲,并运用数据、算力与算法来支持。

策展阶段,通过数据预测社会热点,社会关注的细分领域,找到消费者感兴趣的东西;招商过程,对于潜在的消费人群或者购买商做精准圈定;在开展过程中,用技术手段让展览过程更顺畅、安全;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处理展会结束后沉淀的大量数据,以挖掘展览的潜力。

基于此,可以更好地把线下会展进行扩展,从线下到线上更加高效地融合,打开一个全渠道,触达消费者、触达社会,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展会平台。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期待和更多会展企业携手,通过会展大脑的打造,助力会展公司实现创新梦想。

10日下午,励展博览集团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孙钢在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的云端直播中,以“对疫情下线上展览会变热的再认识”为主题,分享了他对会展创新思变的思考。

“疫情下的网上展会更多是一种应急行为”

在疫情期间,各地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展览公司都掀起了一股在网上举办展览会的热潮,并做了多方面的探讨。如何冷静看待这种态势和未来走向?

孙钢认为,疫情下的网上展览会,主要还是应对疫情下突然出现的断点,是一种应急行为。比如网上广交会,最后效果如何,还要等6月下旬举办完了以后,才能做出判断。

励展博览集团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孙钢在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上做主题分享。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数字技术带来的革命,确实对线下展览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许多展览会里得到了非常好的运用,对于提升传统展览会的各项功能,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技术对线下展览会的提升、互补作用也非常令人期待。同时因为这场疫情,也会培养了更多人适应这种运用数字工具实现展会对接、观展、展示的方式,培养了大家的习惯和接受度。

孙钢认为,在对客户数据的分析和精准对接上,在及时性、便捷性,在对展览会现场感营造上,数字技术都会有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疫情结束后,可能线下展览会会很快回归到常态,但也不排除更多展览主办商,会从营收模式、观展习惯等更多角度去考虑。

“平台为王,未来流量或成展会营收之一”

孙钢认为,这次疫情其实给线下展览会的主办商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在时空上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商业交流出现断点以后,还有什么样的手段能够补上断点?

励展博览集团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孙钢在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上做主题分享。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商业是有时效性的,未来线上数字工具的开发,会让我们的展商和买家,可能通过一部手机、一台电脑,甚至一个视频电话,就可以搞定某些交易,达成合同。所以数字化的技术对传统展览会的切入,或者二者的融合,会使传统展览会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改造和提升,使传统展览会向新的商业模式发展。

对此,孙刚有更深的思考,他说,除了利用数字化的工具,线上展览会的一些功能,去对接自己线下展览会这些客户以外,孙刚还希望开发出新的线上展览会平台,提供给第三方需求者。

他认为,未来,所有的业态其实最后都是一个平台,也就是说,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为客商搭建了一个什么样的商业平台,可以让买卖双方高效互动交流,才是融合的根本方向。

虽然这种模式的成熟模式现在还没有出现,但是孙钢相信:未来能快速捕捉到新的买家和卖家的中间商,可能就会赢得这种流量。有了这样的流量,并通过这样的流量产生收入,或许在未来会成为会展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第二场直播

主题:“‘辣’——场景升级,再探极致会展服务体验”


11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德国际会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王春雷“会展业服务场景和服务模式创新”为题,在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的云上现场分享了他的观点和预判。

他认为,会展业服务场景最大变化是重构连接方式,未来会展企业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数字化的营销公司。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德国际会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王春雷在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的云上现场分享了他的观点和预判。

“高效的会展场景需具备‘六大特征’”

王春雷表示,会展场景本意是行为场合和形态,主要取决于顾客的体验价值。传统会展就是观众+展商,对展商而言,就是营销或销售的渠道,但今天要谈场景,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答案是连接,因为会展场景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一种人和商业之间的连接。

“今天会展场景变化,需要去重构这样一种连接,主要取决于用户需求的五个方面。”王春雷说,用户需要精准的画像、什么时间需要购买产品、什么地点使用产品、产生什么样的具体需求、用什么连接方式等。

那什么才是高效的连接场景呢?在王春雷看来,高效的连接场景主要有六大特征,数据驱动、定义准确、标签鲜明、内容刷新、体验真切和情感连接。

以连接方式中服务时间为例,业界称为微时刻,也叫关键决策点。它有四个核心要求,一是时刻准备着,二是要有相关性,三是响应的速度,四是可以预见的满意。“只有在关键决策点实现的连接才能高效,才具备上述六大特征,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王春雷说,这就需要与之匹配的创新服务模式。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德国际会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王春雷在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的云上现场分享了他的观点和预判。

“会展服务最大竞争对手是数字化营销公司”

创新服务模式,首先要明白服务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王春雷说,主要表现在四个“变化”上,目的地越来越综合化,内容融合了会展、商务、文旅、体育等各大门类;会展组织更加专业化;展会价值发生变化,企业参展的目标发生变化,观众质量发生变化;内容营销创新也发生了变化。

因为“变化”,会展服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是企业自己办展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就是最关键的数字化营销公司的深度介入。“可以这样预判,未来会展服务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数字化营销公司!”王春雷说。

面对形势的变化和挑战,王春雷给出了建议,首先回归会展的本质来思考服务模式的创新。高效的场景一定是高转化率、高连接度,具体来讲,会展主办方要为展商、观众去提供高效的场景,要转到非擅长行业,要钻到客户的肚子里去。客户是变革的动力,客户需要发生什么样的转变,就要设计匹配的产业和展会,没有高质量的观众,就没有好的展会。

其次是合作,也就是会展主办方要更多的去进行协同,要和展商、观众或是一些行业的专家进行更多共创。

最后是增强客户的体验和创意,“十二个字”可以概况:数据驱动、内容营销,技术赋能。具体来讲,是要整合各种传播渠道;列出所有接触点的清单,并评估客户旅程中的每个接触点,来确定痛点,也就是说在哪个环节最能够打动客户;要尽可能的去个性化,要给用户潜在的与会观众或展商等贴上标签,或者说给他们一些更加个性化的关联。

如何让会展的创新服务和科技运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线上分享中,资深创意人、Orange Group首席联络官,历任奥美、麦肯、电通等国际4A广告集团创意总监的连祐升给出的答案是:用品牌去创造品牌。

聚集不同厂商再造一个会展品牌

如何理解用品牌去创造品牌呢?连祐升说,会展本身就是一个平台,它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品牌厂商集合在一个很大的空间里,通过不同品牌的堆积,让产品声音叠加展现出一个全新的会展形象,形成一个非常特殊的会展品牌。

比如,法兰克福车展,汇聚了全球汽车顶级品牌,同时展现最新的车辆款式,被会展主办方定位为全时节汽车工业的奥运会;同样是车展——日内瓦国际车展,是国际汽车潮流的风向标,从1924年开始,呈现全球新车、超级跑车、新动力、新技术等,让全球知晓,引领汽车潮流。这就是将品牌车辆集聚,成就了会展本身品牌的典型。

会展传播要增强体验感和互动性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碎片化,改变了我们的品牌传播方式和沟通方式。

以布鲁塞尔车展的传播手段为例,组织者为调动观众的好奇心,采用了三个方式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首先是摄影比赛,用“病毒”传播的方式来吸引观众。其次采用唯一代码尊享的传播方式,让参与者有很强的归属感。唯一代码还不够,主办方还通过代码进行小程序“人格测试”,引发社交平台上的大量分享进行传播。“通过这样的测试,车展商更精准、更可靠的数据全部被收集起来,形成有效大数据!”连祐升说,用户在获得体验感的时候,也喜欢上车展本身,实现品效合一。

高科技在展览行业中的运用,形成更大的互动。手机移动终端是很多人集中的焦点之一。连祐升认为,会展品牌应以客户为中心,运用先进的科技,比较创意性的空间,借助社交平台,增强客户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品牌固化,成就会展本身的品牌。


第三场直播

主题:‘鲜’——‘会展新基建’开启展会服务新模式”

 

在新基建大潮下,会展产业的新基建是什么?6月12日,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线上直播第三天,北京昆仑亿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钢就会展新基建、线上会展等热词展开了分享,并提出,线上展览并非简单的将展会搬到线上,而是要运用新基建实现观众、买家和参展商之间的高效交流平台。

新基建助力会展走向云端

张钢表示,和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要更有效、更高质量的拉动经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系统信息建设、电网的建设、新能源和环保的建设。

“如果每个主办方都为一个展览投资线上展览馆,这就好比为了喝奶要养一头牛,是非常不合适的”。

历经多年发展,展览行业早已形成专业分工体系,那么如何建设云上的展览中心呢?张钢说,线上展览馆的其实是一个在展览过程中,能够给采购者和展示者更方便、更全面的线上展示平台,能够让参与各方在线上实现更好的交流和互动。

“云展览带来便利,但这个便利是需要基础的。”张钢说,以VR为例,传输标准为2K到4K,对网络的要求非常高,这就要依赖于5G的基础建设,同时又依赖于线上展馆存储能力、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在张钢看来,会展的新基建,就是将线上云端的展览中心与国家的新基建整合,建立一批非常先进的、能够满足未来商业交流需要的、高效的云端展览中心。

线上展览专业度要求更高

“展览人早在2000年,就开始‘惧怕’一个不存在的敌人——网上365天的展览。”张钢说,线上展览馆不是简单的电子商务网站,因此,线下展会没有必要排斥线上展览。

在张钢看来,线上展览不仅仅是展位、产品、展商的线上体现,更是一个短期高效的观众、买家和参展商之间的交流,其中呈现了非常重要的专业化。

“对普通观众来说,专业程度过高的展会基本没看头,所以网上展览的工作由多个团队,协力呈现了各种不同的展览形式。”

以国内最大的医药展药交会为例,专业度极高的药品展览会所展示的并不是药品产品本身,更是一个给主办商提供服务的平台。

张钢表示,云商会展的另一个特点是便利性,3D、VR等技术的应用,让线上会展就像虚拟的展台,甚至可以实现像游戏一样的场景。在线上展览兴起了以后,不少企业通过线上方式展示自己产品、工作状态或者厂房等,形式丰富多样,受众也非常愿意接受这种变革。

什么是会展新基建?它将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6月12日,在第三届中国会展创新者大会上,牵头开展进博会、上海国际车展信息化建设的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黄炳文,在分享中表示,会展行业需苦炼内功,紧随数字经济趋势,推进行业转型。

展览模式的创新将是行业的突破口

“停摆不代表停滞,停展不等于停工。”黄炳文表示,会展行业有个明显的特点,即超强的应变能力。新形势下,应充分发挥这种应变能力,苦练内功、紧随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推进行业的转型,这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

他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步伐,推动了行业新模式新技术的应用加速,数字化的转型将是行业升级的一个必由之路。“会展业同样也不例外,展览模式的创新与运用会成为会展业发展新功能的突破口。”

新基建赋能会展,推动产业上下游贯通

黄炳文表示,相比十多年前,互联网的数字技术更加先进,更加成熟,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不断影响着传统会展行业的操作习惯和思维模式。“其实,这两点因素是比疫情因素更主要的推动力。”

黄炳文认为,会展新基建就是要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在会展产业链上全面应用,形成上下游贯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会展经济生态圈,实现多赢。

新技术的应用,将让会展从简单的观看交流功能,提升到深度交互,能让观众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自主选择和接受所需要的信息,体验感大幅提升。

流量是线上会展模式的立足根本

新基建在为线下展会赋能的同时,将是线上展会的一个主要驱动力。黄炳文表示,常有人说,线上展会是365天永不落幕的展览会,但事实上,要实现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他补充,要把线下N天的展会的热度长期持续维护,对主办方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对那些只有参展营销、没有互联网营销经验的团队来说,难度更大。

“未来VR、AR等新元素将为线上会展增光添彩。但搬到线上就不等于实现了线上展会,如果团队不懂互联网思维的运营、没有流量,再好的基建,再牛的技术,也无法实现全年的热度。”他说,流量是数据获得的基础,技术一定只是帮助主办方为参展商为观众创造更大价值的工具,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创新传统的会展业务模式,这才是线上会展的本质。


信息来源:上游新闻 2020-06-09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0-06-10至06-12


上一篇: 专题线上沙龙回顾——疫情冲击下的展会发展新思路
下一篇: UFI 会展名人堂@超级对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