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业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不过,急剧膨胀的市场也难以发出不和谐的声音,尤其屡屡被揭露骗展现象。其实,而且经过多年发展,社会各界理应根据会展业的社会特点根铲骗展陷阱。
首先是联合打造展会品牌。不论是传承下来的还是借鉴过来的展会项目,协会乃至政府各行业部门应对本行业或领域内规模大、效益高、组 织管理严格的展会达成共识,并进行重点推广,让广大参展商和专业观众了解和认识,并形成品牌效应。品牌因其广泛的认知度具有"顶端优势",其本身就会对杂牌、冒牌会展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当参展商对于非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拒绝参加的时候,骗展者自然无容身之地。
其次是形成监管体系。行业管理制度的缺失是骗展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各行业特点和管理体系的不同,行业和地区间对会展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所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给骗展者造成了可趁之机,特别是“多头管理”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多头不管”,因此企业在参展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和掌握相关制度、规范的同时,也应呼吁各行业主管部门本着合作发展的原则,尽快协商出台会展行业统一的管理规范,不要等到企业聚到政府门前讨公道的时候再想对策。
第三是多留防范之心。纵观年内发生的多宗骗展事件,可以发现,参展商对于会展选择的盲目和不成熟也同样是造成骗展者能够得逞的重要原因。很多参展企业还没有对展会的价值、作用、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里更缺少相关的专业人才和配套部门,所以广大企业应明白,参展不仅仅是展会组织者的事情;确切说,不仅仅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是展会组织者和参展商双方甚至是多方合作共赢的关系。毕竟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即把产品卖出去。从这方面说,企业对于会展的重视和认识水平、操作方法的提高是对骗展进行鉴别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