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会展资讯
缺少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 哈尔滨:会展业急需环境建设
发布时间:2007-04-23  更新时间:2007-04-23  作者:本站作者  点击次数:3748

 

目前,哈尔滨正在筹备会展业管理办公室。中国贸促会哈尔滨市分会展览部部长王大力日前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透露,成立后的哈尔滨会展业管理办公室将设在哈尔滨市贸促分会,此外,《哈尔滨市展览会管理办法》也正在酝酿之中。
  在发展会展经济方面,哈尔滨是少有的低调的几个城市之一,即没有加入会展第4城的争夺战,也鲜见有打造会展中心城市的举动。对此,王大力认为,和同为东北城市的大连、长春、沈阳相比,哈尔滨发展会展产业的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都不明显。
  有媒体报道,2007年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签约的展览项目只有52个,这个数字只是上述三个城市的二分之一,每年一届的哈尔滨冰雪节和哈洽会,是业界耳熟能详的会展项目。
  一节一会支撑一个产业?
  王大力说,目前哈尔滨举办的国际级展会,还只有哈洽会一个项目。至于冰雪节只是一个区域性的旅游活动。在王大力看来,一个哈洽会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城市的会展产业。
  事实上,一直以来,哈洽会都只是哈尔滨市政府促进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区域性展览项目。直到2005年第16届哈洽会才晋升为国家级展会,由商务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中国贸促会、黑龙江省政府等多方共同主办。
  2006年,哈洽会再次晋升国际级,并正式更名为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个政府部门或商贸组织成为其协办单位,进一步突出了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和振兴老工业基地两大主题。
  鉴于哈洽会对俄罗斯边贸的影响力,在哈尔滨有关官员看来,根据哈尔滨市的区域位置,发展会展业要突出对俄罗斯的特色,以打造东北地区欧亚大陆桥会展经贸城为中心,策划对俄罗斯经贸类展览项目,组织对俄罗斯及东欧国家的专业性展会项目,把握东北区域对欧展会的主动权,逐渐增强展会的辐射功能。
  专家认为,哈尔滨会展业走向市场化还应遵循“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引进来”就是加强与国际展览界权威机构、跨国公司及国内知名展览企业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借鉴他们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走出去”则是要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同俄罗斯相邻的优势,以对俄罗斯经贸合作为重点,积极组织企业赴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办展参展。
  吸引外来展 发展“大会展”
  记者从知情人处了解到,近年来,哈尔滨提出了会、展、赛、节、演五位一体的大会展战略,以进一步推动哈尔滨的会展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据这位人士介绍,培育大型品牌赛事,已被列为哈尔滨市“十一五”期间发展会展业的重点工作。因此,哈尔滨将利用速滑及花滑项目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优势,全力发展冰雪体育项目。此外,“2009大冬会”将促进哈尔滨的比赛场馆、服务、软件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据悉,哈尔滨市正在申办全国和国际性的速滑、冰球、花样滑冰、滑雪等大型比赛,而申办冬奥会、“世界小姐”等世界著名选美比赛,也都在计划之中。
  严格地说,流动性展会几乎很少放在哈尔滨举办。但哈尔滨承接的医药展会,已经稳定了其在国内医药业的地位。据记者了解,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已经确定,第41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将在哈尔滨举办,这是国药励展继去年在哈尔滨举办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之后,连续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展馆举行展览项目,而这在国药励展也是一个例外。关于再次选择哈尔滨,国药励展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破例缘于黑龙江是个天然的大药场和哈尔滨紧邻俄罗斯的优势。据介绍,去年的医博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型参展企业如柯达、东芝、通用电器等公司曾对哈尔滨会展业软硬件条件表示满意。柯达公司亚太地区总经理藤俐称赞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是他们见过的最新、最漂亮、功能最齐全的场馆。源于医博会的成功,国药励展公司再次将本届新特药展会的物业保障、展位搭建、餐饮供应、物流配送、安全保卫、广告策划、车辆存放、会议接待、酒店住宿、接待服务等工作委托哈尔滨会展体育中心全权代理。
  据悉,为承接好本届特药会,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为新特药展会服务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部署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哈尔滨会展体育中心还成立了新特药展指挥中心,下设展场服务、物业、物流、安全保卫、餐饮、会议、酒店、智能、车辆、接待等10大服务保障系统,实行日汇报制。
  医药展会的成功举办为哈尔滨今后承接外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流动性展会拉动哈尔滨会展经济的发展正是其可为之策。

 


上一篇: 湖北会展经济尴尬中寻求突破
下一篇: 会展ESG——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会展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