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区域增长极 促进会展业大发展浅析
发布时间:2009-07-03  更新时间:2009-07-03  作者:江志君  点击次数:15840

【内容摘要】

我国会展业在“十一五”期间必将取得更快更好发展。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增长极发展理论,对“十一五”期间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会展;区域经济;增长极

 

“十一五”是我国会展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除了甘肃、青海、贵州、宁夏、云南等少数几个省份“十一五”规划中没有涉及会展业外,从中央到地方的其他省市均对会展业的发展描绘了壮丽蓝图。“十一五”期间我国会展业如何布局才能整体推进,取得最佳效果?本文运用增长极发展理论,对“十一五”期间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前景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关于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rancois  Perous)在1950年《空间经济理论与应用》和一系列论文的基础上,于1955年在《增长极概念的解读》一文中正式提出,并在1961年出版的《二十世纪的经济》一书中做了充分论述。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增强。

“增长”并不是在任何地方同时出现,它以不同程度首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而且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

二、关于会展区域增长极

实践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不可能各地同步,总有先与后、快与慢之分,会展业的发展也脱离不了这个规律。有的地方发展较快,有的地方则较为缓慢,地区差异、不平衡性问题很突出。用增长极理论指导会展业发展,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再带动其他地区发展起来,在当前会展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很有实际意义。

按照增长极发展理论,会展区域增长极的确定,应主要考虑其自身发展潜力与辐射带动功能两个因素。也就是说,既为增长极,其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要先于优于一般地区,能够示范于其他地区发展。其次,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又能够将自己的资源、人才、技术等扩散交流,辐射到周边地区,带动他们一同发展。

具体说,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才能确定为增长极。

天时的涵义是指:这个区域是国家的重点开发区域,在全国的会展经济发展中,或是中心和龙头,或大展名展比例在全国占有较大比例,或市场容量较大,有雄厚的经济基础等。定量指标主要有:①GDP总量、人均GDPGDP增长速度;②人均消费水平;③二、三产业结构及服务业占GDP的比重;④大展名展数量以及在全国的位次等。

地利的涵义是指:增长极区域是信息、通讯、交通、商贸、金融等多种网络系统的结合点。服务业发达,卫生、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完善,既能够聚集更多人口,刺激当地消费,又能为周边地区输入先进的科技、人才、信息,推动周边地区发展。定量指标主要有:①城市化水平;②公路密度;③旅客运输量;④星级酒店数量;⑤外资企业数量;⑥外资总投资;⑦人均财政收入、支出、储蓄等。

人和的涵义是指:增长极地区民主、和谐,有学习、交流、创新、争鸣的大好环境,是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的窗口,是时代潮流特征明显的地带。定量指标主要有:①流动人口比重;②城市商品辐射指数;③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数目;④科技进步贡献率;⑤信息传播速度;⑥人均教育经费支出;⑦失业率等。

三、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增长极

根据增长极理论和对增长极的定性定量综合分析,我国会展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出现了以深圳广交会、北京科博会、上海世博会等一些增长点型展览会,这些展览会带动了展会所在地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出现了深圳、北京、上海等一些增长点型的会展名城,这些会展名城又影响和带动了周边地区会展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地理区域内聚集了很多大展名展,这个地理区域就是增长极。

目前,我国会展业发展中可确定的三个明显的增长极:

一是“长三角”。以上海为龙头的苏中南、浙东北会展经济带。其城市群由苏浙沪毗邻地区的16个市组成,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扬州等。这个区域内成功举办10届以上且具有相当规模、影响的展会主要有:国际婚纱摄影器材展(2006年最近一届展览面积30000平米。下述括弧中数字涵义同)、国际五金博览会、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全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技术展、国际建筑装饰展览会(40250) 、国际酒店用品博览会(46000)、国际舰艇技术设备展览会(23000)、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120000)、国际自行车展(85000)、国际玻璃工业技术展(35000)、国际焙烤展(50000)、国际纺织工业展(10000)、国际印刷包装纸业展、国际家具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展览会(20600)、国际家具展(200000)、全国电子产品展(57500)、中国针棉织品交易会暨中国国际镇棉纺织品博览会、中国水利博览会等。“长三角”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这种雄厚的基础,既是会展业蓬勃发展的引擎,又创造了极便利的条件。

二是“珠三角”。包括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举办地就在广东广州。这个区域的知名展会还主要有:中国国际包装工业展览会(40000)、中国国际啤酒、饮料及酿酒工业展览会(40000)、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180000)、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40000)、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135000)、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亚太区美容展(40000)等。这些展会的展览面积均在40000平方米以上,在业内的影响有口皆碑。这个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地带,经济活跃,贸易繁荣,服务业发达。

三是“环渤海”。狭义上的环渤海经济圈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这个区域内的知名大展几乎全在北京。代表性的展会主要有:中国(北京)国际石材产品及石材技术装备展览会(49000)、中国(北京)国际建筑装饰及材料博览会(43000)、中国国际窗饰遮阳系统及配套设备展览会(43000)、中国国际门业暨建筑材料装饰五金展览会(43000)、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120000)、中国国际建筑材料贸易博览会(45000)、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60000)、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110000)、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55000)等。2007216,中国人民大学调查评价中心公布了“中国发展指数”(包括健康指数、教育指数、生活水平指数、社会环境指数等4个单项指数),将中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划分为4个类群,北京(和上海)被列为第一类,总指数遥遥领先其他省份。天津在第二类的5个省市中位居榜首。辽宁、山东、河北在第三类12个省市中位居前四位。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兴旺发达,会展业有着雄厚的发展基础,拥有光明前景。环渤海区域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又一增长极。

四、促进增长极发展的几点对策

21世纪是市场经济大发展时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发展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新兴服务业大发展时代。会展业作为高关联度的新兴行业,其发展不能只将眼光锁定国内这个市场,而应放眼全球,比较同类项,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分工和竞争。由此,积极培育会展区域增长极参与世界分工,同时促进增长极影响和带动整个会展业大进步、快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任务。国家有必要对会展区域增长极的发展提供政策、资金支持,进一步优化其发展环境。

(一)税收减免政策。展览集信息、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于一身,带动交通、旅游、通信、餐饮、物流等相关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且是吸引外资的窗口与平台,公共服务属性及特征非常明显,属于无烟产业。政府应采取多方面措施积极鼓励其发展。比如税收方面,对于增长极区域的组展单位、参展企业可减免税收,尤其对于国外来华参展的企业和个人更不收取税费,鼓励他们带着项目、资金、技术来华参展交流。

(二)品牌展会扶持政策。200711,《商务部举办展览会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对商务部应支持的展览会展览面积、国际化程度、专业观众人数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参照这个办法,对于会展增长极区域内的展会,当地政府应制定一个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的“土办法”、“土政策”,对驰名品牌展会加以保护,加大公益宣传推广。政府可拨出专项发展资金进一步提高其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品牌化。对于那些举办多届,且达不到一定展览面积,不符合产业导向,影响较小,名不见经传的展会,应积极引导其在一定期限内转型,转型不成功的取消办展。

(三)积极鼓励社会中介组织、民营企业办展,积极鼓励国外机构来华举办经贸类、技术类展会。展览是活跃经济的行为,是一个带动面广的行业。现实表明,很多优秀展会组织者是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业协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北京时尚博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上海博建国际会展有限公司等这样的社会中介组织和民营企业,我们应摒弃对社会中介组织、民营企业的歧视,对社会中介组织、民营企业、国外机构来华办展,工商、税务等部门应给予更方便的优惠政策。

(四)积极将ISO9000认证引入展会、组展单位。ISO9000是被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的质量体系认证国际标准,它在打造品牌,增强客户满意度,拓展市场方面的独特作用已受到世界认可。如今,产品有质量认证,企业有质量认证,展会作为特殊的产品,其服务质量也应进行科学认证,以进一步提高办展水平,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目前尚未听说ISO9000认证涉足展会和会展组织单位。笔者认为,对达到相当规模的展会和达到一定水平的组展单位,引入ISO9000认证是提高运营水平,保证服务质量,提升国际影响的有效手段。会展增长极区域的组展单位应在这方面当好领头羊,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①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②孙翠兰.区域经济与新时期空间经济发展战略.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2007中国博览会和展览会.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江志君,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北省分会副编审(副教授),河北省会展经济学会副会长。

 


上一篇: 中国会展旅游竞争力模型研究
下一篇: 机械行业展会对促进生产要素
Baidu
map